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8 22:49:49

漢語的數字,當始于計數實踐。原始人采集狩獵,清點收獲的時候,定然有計數行為。自古部族之間掠奪征戰,清點割敵首級或耳朵,以計算核實戰功。《漢書卷六 帝紀第六武帝徹》:“元狩五年,大将軍大舉擊胡,斬獲五萬,賞金五十萬斤。”黃金論镒,白銀論兩,青銅論斤。

一般計數,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數豆子。共産黨領導農民鬧革命的時候,選村長鄉長,每個候選人後邊的桌子上放一個碗,每個“投票”的農民拿一顆豆子,放在中意的候選人身後碗裡,得豆多的候選人當選。

《周易》擇蓍,用蓍草做的小棍子蔔卦。“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故爾卦象的剛爻柔爻,形同長短蓍草棍子。

把數“寫”下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用點來畫豆子,于是,一字就畫一個點,二就畫二個點,三就畫三個點……點畫改成橫畫,既為看得更清楚,也為畫得更舒暢。四字的四邊形,即将四個豆連成方形。五字實際上是五豆連線。餘者七八九,都是連線所得。

有一則笑話,說财主送兒子上學,先生教寫一、二、三。兒子跑回家說:已經學會了,不再上學。财主非常高興,誇兒子聰明。某天,财主請客,讓兒子寫請柬。客人姓萬,兒子趴桌子上寫萬字,寫一上午還沒完,抱怨說:姓什麼不好,偏姓萬?

商朝和西周的時候,甲骨文和大篆的“四”自,依然寫成自上而下排列的四橫,跟傻兒子的想法一樣。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1

最開始是簡單地把相應數的豆子放在格子裡,但是大的數字,一眼看不出來,必須數一下。有序地擺放,就可以一眼看出來,不用數了。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2

既然這麼擺放,也會這麼畫,這麼寫,畫就是寫。原始人的畫都非常簡單明瞭。畫什麼東西,都可以一眼看懂,不會錯認。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3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4

所有象形的漢字,都來源于古圖畫。托古之言,謂河圖洛書。

商朝的甲骨文和周朝早期的篆字,數字字形同樣。秦李斯改革文字,因前代各國篆字筆畫繁複難寫,還不統一,各寫各的。于是删繁就簡,制成統一的篆字,稱為小篆。這麼一來,文字和書法發展史上,就有了大篆小篆的名稱和區别。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5

十字是一豎劃,非連線所得,乃升格進位。所藏青銅劍有“齊化十”陰刻銘文,十字豎劃。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6

十、百字形,又可參見《矢令簋》銘文:“…臣十家,鬲百人…”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7

李斯并沒有改變全部篆字的寫法,隻是将常用字和筆畫過多的字,略加簡化,統一規範。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8

需要特别強調,秦始皇時的郡縣公文,軍務報章,通用程邈所創造的隸書字體。現在出土的秦簡,大多是隸書字體。但皇帝诏書玉玺權杖虎符、将相旗幡印信、衙門匾額,店鋪招牌,榜書題署等等,依舊使用篆字,以示莊嚴,還有加密功能。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9

秦簡

隸書字體的秦簡,與漢以後的隸書有所不同。秦隸沒有後世所說“蠶頭燕尾”的波磔。魏晉書家稱有波磔筆畫的漢隸為八分書。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10

數字的單詞是不可數名詞嗎(數字的非數詞用法)11

在魏晉書家眼裡,波磔顯然成為重要的審美價值關注。因此,改變或轉移了之前的審美價值觀。隸書的形象也由此大不同于甲骨鐘鼎。

帝舜少時師務成子,師生二人有一次精彩的對話。舜問:“中國有字,外國也有字麼?”務成子說:“有的,為師寫幾種字你看。”舜看了老師寫的字,想了好一會兒說:“外國的字橫行無忌,比較自由。中國的字,筆畫多的可以有數十筆畫,筆畫少的隻有一兩筆畫。不管筆畫多少,都可以用一樣大小的格子去規範。筆畫少的字,就像一個人生在幸福家庭,俯仰無憂,但又必須謹慎守中。筆畫多的字,就像一個人生在不幸的家庭,處境囧迫,動辄得咎,但隻要各自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反而顯出能力和美觀。一個國家的文字,應該就是一個國家的國民性吧?”

雖然數字發源于古人的點數計數實踐,但在漢語自足體的運作中,數字并不囿于數詞之用,更多用作它用。

“六王畢,四海一。”句中一字,顯然不是數詞。意思是一統或統一,是動名詞。

一天星鬥、一地雞毛。句中一字,也非數詞。意思是整個、完全、滿滿。類同的句式還有一身正氣、一腔熱血。

一往情深,一如既往、一意孤行。意思是專一、笃定,執着、固執等等。反之,三心二意、五心不定,六神無主,七上八下,等等,大抵有數詞之名,而無數詞之實。漢語數詞的後邊,通常有量詞,漢代以百粒粟之重為铢。二十四铢為兩,十六兩為斤。先秦時貝币,大貝二為朋,中貝五為朋,小貝十為朋。朋是貨币單位,字形并貝,後簡化為并月。

《荀子勸學》:“一可以為法則。”意思是都可以為法則。

《左傳》:“一予一奪。”意思是時而給予,時而剝奪。

《史記 滑稽列傳》:“寡人之過,一至于此乎?”意思是竟至于此嗎?

《孫子謀攻》:“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意思是或勝或負。邏輯上的選言判斷。

《老子》:“聖人抱一而為天下式。”指精神性的道,或可解釋為宇宙模式和社會範式。故而又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僅作語氣助詞。

其餘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非數詞用法,諸君可自行查考運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