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來分享老子的《道德經》,今天我們聊聊第66篇:百谷王。這是道德經的名篇之一,這一篇中,老子讨論道家思想一個重要的命題:不争。
無為和不争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前面我們讨論了很多關于“無為”的内涵,今天我們來聊聊“不争”。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一篇中的大概意思。
老子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大概意思是說,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就是因為它善于處下的緣故,所以能稱王。同樣的道理,聖人想要站到高處領導百姓,必須在言語上懂得謙遜就下;聖王想要站到前面領導百姓,必須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到後面;隻有這樣,大家才不會感到沉重的負擔,大家也不會覺得受到傷害。然後,天下百姓才會樂于擁護他,而不會感到倦怠,因為他不和任何人相争,所以天下也沒有人能與他争,天下就是他的了。這就是老子說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不争”兩個字,在5000多字的《道德經》裡面,一共出現了8次,比如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聖人之道,為而不争”等等。為什麼道家思想反複強調“不争”呢?在今天的普遍崇尚積極進取,鼓勵競争的價值觀裡面,道家思想的“不争”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有點不思進取的感覺,但其實道家思想的“不争”另有深意。我從幾個方面來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這裡的“不争”或者“争”,其實不是手段,而隻是目的。在今天的社會環境和主流價值觀看來,“競争”往往是好的,競争是實現公平,獲取資源的一種手段,而競争的目的是赢。所以,競争是實現你目的的一種手段,但是在道家思想裡面“不争”其實隻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也就是說,道家思想中的“不争”隻是一種态度,而不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很多人誤以為道家思想的“不争”,其實也是一種争,隻是通過” 不争”來實現“争”的目的,但其實并不是,就像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不争這是一種态度和天賦秉性。
其次,為什麼道家思想為推崇“不争”呢?難度競争不好嗎?其實我們還是要回到道家思想的本原,道家思想的“道”是自然之道,道家思想認為,大自然自有一套運行的規則,它們并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就像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大自然對待萬物都是一視同仁,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和趨勢。道家思想的視角是以大自然的角度來看待人類,所以,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需要的是去适應大自然的規則,順勢而為,才是最好的策略,所以沒有什麼好争的。
第三,在道家思想裡面,“争”其實是一種“有為”的表現,和道家思想的“無為“精神是背道而馳的,“為而不争”才是道家思想的精髓,為而不争,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注重過程努力,而不要過度關注結果。“為”就是做事,做事的過程;而“争”的是結果,佛學中說說:因上努力,果上随緣。自己努力了,結果是好是壞,就順其自然就好。把關注點始終聚焦于自身,因為你唯一能掌控的就是你自己,外在不确定性太多,結果随緣。所以,從這個角度理解“不争”,并不是放棄競争,而是始終關注提升自己,自我修煉,因為你的競争對手,其實隻有過去的自己。所以老子說:夫唯不争,天下莫能與之争;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最後,其實“為而不争”的道家思想,也體現了東西方思想的差異,西方思想比較注重競争和對抗,表現出對大自然的征服,前面我介紹過,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臘,古希臘是海洋文明,以遊牧和貿易為生,天生對大自然沒有太多依賴,反而對人和制度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西方的理性和民主發展比較早。而我國古代是農業文明,古代農業靠天吃飯,所以,我們天生對大自然有敬畏之情。儒家思想的“天”,道家思想的“道”,其實都有隐喻大自然的意思,因為“天”對于我們的生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所以,我們非常敬畏“天”,講究“天人合一”。同時,中華文化也非常具有包容性,講究融合統一。
“合”字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字,這一點其實對比中美兩國的對外策略就知道的,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競争意識非常強,尤其是特朗普把這種零和博弈精神發展到了極緻。而我國在對外策略上,非常具有包容性,比如我們提出了“全球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很有包容性的對外策略,比如我們在亞洲、非洲等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國也是全球化的積極倡導者,在這些對外策略的背後,其實都體現了中華文化中“不争”和“融合”的精神。
好了,今天我們簡單分享了老子《道德經》這一篇中的“為而不争”的思想内涵,希望對大家有啟發,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後面我将繼續分享,更多有趣的中國哲學思想,如果喜歡我的内容,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