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僅為記錄個人學習纏師解《論語》的心得。有些東西隻看不寫,會忘記得很快,看了,能寫出自己的心得,才可以說懂得了一些。
内容過于晦澀,不喜請劃走,有緣者一起走一段,即為欣喜。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一、象形之美漢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是其起源之一。
周,甲骨文字如下圖,在“田”裡加四點,郭沫若認為“周象田中有種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
周,密也。——《說文》
周密:周到而沒有疏漏。
看圖說話:外圍先用籬笆圍起來,将自己的田與其他的田或者雜草隔離開,不留一點口子,是不是沒有疏漏?内裡分成四塊,便于管理,每一塊都種上相應的莊稼,同樣沒有疏漏。自此,無論内外都是周到沒有疏漏。
比,甲骨文如下圖,兩個親近的人,緊靠相依,并肩向前。
其本義是夫婦并肩匹合,即《說文》:"比,密也"。引申為并列、親近、挨近、相連接、勾結、等同、比較等義 。
看圖說話:兩個人,肩并肩,一起走。
比,并沒有好壞之分,含義為步調一緻、并肩而行。從成語來看,比翼齊飛代表的愛情多麼美好,朋比為奸代表的壞朋友讓人厭惡。
二、讨論孔夫子的周、比1、字面意思:
君子見聞學行周到沒有疏漏,但不會讓别人跟自己步調一緻、比肩而行;
小人總想讓别人跟自己步調一緻、比肩而行,但見聞學行卻不能周到沒有疏漏。
2、二層思考:君子小人之辨
人如果分類為君子和小人。
小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比,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跟他一樣步調一緻、比肩而行。來源是其内心的一個“我”,在這個“我”的牽制下,小人自己會造出某種标準、某種框框,讓自己跟随着造出來的标準、框框前行,同時也會引導甚至強迫别人跟他一樣遵循這種标準、框框一起前行。慢慢的這種标準、框框就可能進化為小人之學,比如宗教,西方有基督,東方有道教,立的就是上帝、道為标準,讓所有的人都遵循上帝、道的指引。
君子,所見所謂所學所行周到而沒有疏漏,君子的世界不設标準、框框,是一個不相的世界。君子,見聞學行都是從當下現實出發,全面地收取所有的材料,包含社會的方方面面,上層建築、民間疾苦、生老病死、愛恨情仇.....一切材料都不相的收取。
3、對大同世界的思考
世界上的花有無數種,人有無數種性格,讓所有的人都去依照同一個标準,無異于制造标準件的工廠,世界還是世界嗎?還有進化的可能嗎?
大同世界,不是所有的人都一樣,所有的花都一樣。
大同世界,應該是不同而大同。以花為例,花的種類有牡丹、芍藥、月季、玫瑰....無窮盡的種類,每一個種類按照不同的分類又可再分為無窮盡的,比如按顔色分白牡丹、粉牡丹、1%白99%粉牡丹.....各種顔色各種搭配之下,自然會有無窮盡的顔色,多姿多彩。
大同世界的不同,來源就是“周”,将所有的不同周到而不疏漏,将所有的不同都集合到一起,自由發展,才能達到真正的大同。
小人的世界,因設立了标準,而隻有小人。異教徒的稱呼,本身就帶着無盡的血淚。
君子的世界,是世界本身,世界本身既包含了君子,也包含了小人或者其他,君子“周”其“不知”而“不相”之,轉“不知”之世界為“不愠”之世界,如同陽光普照,無所謂照物,而物得陽光而自彰,陽光無彰也無需彰。
望天下大同,就醬子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