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7:14:51

趙雲、文鴦,出入萬衆,單槍匹馬,所向無前

——《西園聞見錄》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毋(guàn)丘儉、文欽謊稱得到了郭太後的手诏,于壽春舉兵6萬讨伐司馬師,開啟了曹魏後期淮南三叛的第二叛。

司馬師不敢怠慢,親率大軍10餘萬前往迎敵,并命諸葛誕、王基、鄧艾等将領與之配合。

此役,司馬師仗着兵多糧廣,以對峙的方式與毋丘儉所率領的淮南軍拼消耗,淮南軍不能速勝,内部動搖,最終被司馬師大軍剿滅。

一般來講,這種雙方對峙拼消耗的戰役,其戰鬥過程應該乏善可陳,但這場戰役卻因一個小将的出現而讓戰場上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多事的淮南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幹掉曹爽,奪取曹魏大權後,在魏國淮南地區發生了三次針對司馬氏的大規模叛亂,史稱“淮南三叛”,毋丘儉、文欽之叛為第二叛。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1

曹魏時期,為應對蜀吳兩國及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進攻,而設立了“四征将軍”,“四征将軍”的每一位都手握重兵,而淮南地區正是曹魏政權為防備東吳進攻而設立的軍事基地,由征東将軍駐守。

司馬氏奪權的重點是魏國都城洛陽,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之變前曾長期在雍涼地區防備蜀漢方面的進攻,所以司馬氏對于魏國的中部和西部有較強的控制力,但對于位于帝國東部的淮南地區的控制力不那麼強。

司馬氏力量上的鞭長莫及讓淮南地區将領在客觀上擁有了與司馬氏對抗的條件,而司馬氏專權篡位的行為,又為淮南地區的将領向司馬氏發難提供了天然的理由。

嘉平三年(251年),曹魏重臣司空王淩曾向司馬懿發難,發動了淮南第一叛,此役司馬懿親自率領大軍剿滅了欲在淮南起事的王淩集團,但司馬懿本人也在數月後死去。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2

司馬懿死後,司馬氏的權柄交到了長子司馬師手中,司馬師在朝中沒有父親司馬懿那麼大的威望,所以他通過一系列操作來樹立威信、收買人心。

有趣的是,無論是随後向司馬氏發難的毋丘儉,還是更久之後發動叛亂的諸葛誕,都曾被司馬師成功收買。

尴尬的處境

毋丘儉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這樣的家庭讓毋丘儉自帶很多政治光環,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間,毋丘儉擔任當時還是平原王的曹睿的文學掾。

魏明帝曹睿繼位後,毋丘儉得到了重用,官至幽州刺史,獲得了領兵的機會。

毋丘儉擔任幽州刺史期間參與了剿滅遼東公孫淵的軍事行動,此次軍事行動的主帥正是當時的太尉司馬懿。

明年,帝遣太尉司馬宣王統中軍及儉等衆數萬讨淵,定遼東。儉以功進封安邑侯,食邑三千九百戶。

——《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鐘傳》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3

此後的毋丘儉在魏國東北部領兵,與高句麗鏖戰數年,打得高句麗不敢進犯,又在随後的合肥之戰中打退了諸葛恪率領的吳軍的進攻,此時的毋丘儉是不折不扣的淮南實力派。

毋丘儉與司馬家關系複雜,司馬懿率領魏軍剿滅遼東公孫淵時,毋丘儉為司馬懿副将,司馬家發動高平陵之變奪權後,毋丘儉與司馬家關系還算友好。

司馬懿死後,剛剛接過權柄的司馬師為樹立威信而興兵伐吳,毋丘儉、諸葛誕均參與其中,但是這次伐吳以失敗告終。

事後,司馬師并未對毋丘儉和諸葛誕做任何處罰,隻是互換了二者的防區,倒是處罰了其弟司馬昭,此舉成功幫助司馬師籠絡了人心。

但毋丘儉與魏明帝曹睿的友好關系,讓毋丘儉明白,自己不可能成為司馬家真正的心腹,之前的友好關系不過是有共同敵人時的暫時合作罷了。

随着司馬師站穩腳跟,開始為維護自己統治而在朝中大開殺戒,毋丘儉感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大。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4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魏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等人打算發動政變,廢除司馬師,改立太常夏侯玄為大将軍。

此時被司馬師提前獲悉,他率先動手,滅李豐、張緝和夏侯玄三人三族,并廢掉張緝子女張皇後。

這還不算完,已經明确感受到魏帝曹芳不可靠的司馬師随後直接廢掉了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司馬師的一系列操作讓毋丘儉感到極端不安,一方面,毋丘儉與夏侯玄關系友好,此番司馬師以血腥手段幹掉夏侯玄,難保以後不對與夏侯玄關系密切的自己動手;而司馬師兄弟對于皇帝都能行廢立之事,日後如果針對自己,毋丘儉将毫無還手之力。

感受到威脅的毋丘儉經過短暫的猶豫後決定:趁着如今自己手上還有兵權,一不做,二不休,與司馬師拼個你死我活。

主動出擊

起兵前,毋丘儉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力量較弱,若想撼動司馬家的統治,必須尋找外援,揚州刺史文欽與曹爽關系密切,曹爽在高平陵之變被司馬懿幹掉後,文欽也一直受到司馬家的壓制,其内心對于司馬家十分不滿。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5

于是,文欽與毋丘儉一拍即合,決定聯合起兵反司馬師。

初,儉與夏侯玄、李豐等厚善。楊州刺史前将軍文欽,曹爽之邑人也。骁果粗猛,數有戰功,好增虜獲,以徼寵賞,多不見許,怨恨日甚。儉以計厚待欽,情限好洽。欽亦感戴,投心無二。

——《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鐘傳》

毋丘儉、文欽在起兵前還聯絡了同樣與夏侯玄關系密切的諸葛誕和寒門出身的鄧艾,但鄧艾、諸葛誕都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司馬氏一方。就這樣,毋丘儉、文欽起兵計劃被司馬師獲悉,雙方火并随即爆發。

縱然毋丘儉與文欽聯手,實力也遠不及權傾朝野的司馬氏,在知道計劃敗露後,二人決定先下手為強,将淮南地區各将領召集至壽春,強迫他們與自己聯合一同反司馬師,并在當地又緊急招募了一批兵馬。

毋丘儉、文欽本部兵馬加上臨時招募的兵馬共計有6萬餘人,其中不乏與常年與東吳作戰的強兵悍将,二人又在周邊郡縣大舉收集糧食,為起兵做着後勤上的準備。

待一切準備得差不多,毋丘儉、文欽二人曆數司馬師十一項大罪,以受郭太後之托為名,正式起兵反司馬師。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6

遂矯太後诏,罪狀大将軍司馬景王,移諸郡園,舉兵反。

——《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鐘傳》

司馬師則不顧傷病親率大軍前往淮南平叛,就這樣,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正式打響。

攻守之道

戰争中,每一方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作戰的方式和節奏。

在這場與司馬師的對決中,毋丘儉率領的淮南軍缺點是兵力、糧草均有限,優點是其中不乏戰鬥力強的老兵,這種情況下,淮南軍應選擇主動進攻,速戰速決,趁司馬師立足未穩,在短時間内給其以沉重打擊,這樣一來,還會引起朝野震蕩,讓朝中其他反對司馬家的勢力也采取行動,這樣一來,司馬家的統治将快速土崩瓦解。

于是,毋丘儉親率大軍渡過淮河,急行軍六百餘裡,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在短時間内直抵洛陽。

但司馬師也不是吃素的,作為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深得父親真傳,做事考慮周全且行事極其果斷,當初,司馬懿密謀起事時,隻有司馬師與司馬孚等少數幾人研究,起事的具體事宜連司馬昭都不知道,為起事準備的3000死士也是由司馬師負責訓練。起事前一天,司馬昭緊張得徹夜難眠,而司馬師照常睡覺,沒表現出一絲慌亂。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7

眼看毋丘儉大軍殺來,司馬師沉着應對,他認識到了毋丘儉、文欽所率領的淮南軍戰鬥力強,但是後方不穩,後勤保障能力差,于是命令諸葛誕、王基等人襲其後方,斷其歸路,自己則親率大軍與毋丘儉、文欽所率領的淮南軍對峙。

司馬師深知淮南軍尋求快速決戰,所以他一定不能讓淮南軍得逞,司馬師命令大軍隻與淮南軍對峙,不準出戰。

淮南軍與魏軍在項縣陷入對峙,淮南軍速戰速決的戰術落空。

意識到司馬師要與自己打消耗戰的毋丘儉數次組織進攻,意圖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但是這一切均在司馬師的意料之中,司馬師大軍結堅營據守,淮南軍數次進攻均被打退。

毋丘儉、文欽所率領的淮南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被二者裹挾而來,其家眷均在中原,眼見不能快速取勝,淮南軍中有些人開始出現異志。

見軍中開始出現不穩定因素的毋丘儉和文欽十分焦急,他們急需一場勝利來穩定軍心。

司馬師也知道此時的毋丘儉需要一場勝利,于是,他決定“送”給毋丘儉一次勝利,司馬師命令鄧艾所率領的一萬餘“泰山軍”運動到樂嘉縣一代,以劣勢兵力誘淮南軍來攻。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8

但在暗中,司馬師已經親率大軍趕到樂嘉現附近,隻等淮南軍主力一到,便果斷出擊将其全殲。

看起來,戰役的結果已經沒什麼懸念,貿然進攻的毋丘儉沒有任何翻盤機會,而擁有優勢兵力的司馬師指揮得當,一步步戰術環環相扣,甚至有幾分悠然自得的意思,但事實上,司馬師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從容。

眼球崩出,一聲不響

司馬師的問題一方面來自朝中,他親自率大軍征讨毋丘儉,朝中反對勢力蠢蠢欲動。為了應對朝中反對勢力的突然發難,司馬師留弟弟司馬昭在洛陽,兄弟二人一個在外,一個在内,即使一方出現意外,另一方也能即使救援。

而另一個問題則來自司馬師本人的健康情況,司馬師自幼年時起,眼睛就生有瘤疾,且根據記載,這種瘤應該是不斷生長的,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做手術切除,司馬師是有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的通過手術切除眼部瘤疾的第一人,而毋丘儉發難前,司馬師恰好剛剛做完一次手術。

出征淮南前,其幕僚紛紛因為司馬師眼疾未愈,不建議他親征,由其叔父司馬孚來代替他擔任前線總指揮,但深感事态嚴重的司馬師還是決定親征。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9

因部署得當,司馬師的健康問題并未影響其在戰場上占據主動,但凡事皆有意外。

文欽與其子文鴦率領淮南軍趕到鄧艾軍營地附近時,意外發現了司馬師大軍,這個狀況完全超出了文欽的意料之外,他一時之間竟不知如何是好。

關鍵時刻,文欽的兒子文鴦告訴父親,如今司馬師大軍就在眼前,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即使立刻撤退也未必能全身而退,倒不如趁着司馬師大軍立足未穩,對敵營發起突襲,讓敵軍陷入混亂,到時候即便要撤退,也會比現在從容。

文欽考慮後采納了文鴦的建議,二人兵分兩路直撲司馬師大營。

文欽、文鴦率領的淮南軍突然向自己的大營殺來,這一點出乎了司馬師的意料,司馬師驚吓之餘,眼疾複發,眼球竟崩裂而出,掉到了地上,血流不止。

司馬師疼痛難忍,但是為了不引起大軍震動,司馬師并未聲張,而是咬着被子忍受着劇烈疼痛,整個過程一聲不吭。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10

欽子鴦,年十八,勇力絕人,謂欽曰:“及其未定,擊之,可破也。”于是分為二隊,夜夾攻軍。鴦率壯士先至鼓噪,軍中震擾。師驚駭。所病目突出,恐衆知之,齧被皆破。

——《資治通鑒魏紀八》

文欽、文鴦發起的突然襲擊雖然在最初一度讓魏軍陷入混亂,但是淮南軍畢竟人數有限,魏軍很快穩住陣腳,與來襲擊的文欽、文鴦軍隊作戰,雙方混戰一夜,眼看天要放亮,文欽、文鴦知道,一旦天亮後讓魏軍知道虛實,自己将不可能再逃脫,于是引兵撤退。

七進七出

眼見文欽、文鴦軍撤走,司馬師命手下魏軍追擊,面對身後追兵,文鴦再次表示,追兵人數數倍于己,一味逃跑難以走脫,必須先發動反擊,挫敵軍銳氣,然後撤退。

文鴦率領十餘騎向數千敵軍發起了反沖鋒,魏軍數千騎竟不能将這十餘騎全殲,文鴦率部對魏軍沖擊數次後引兵退去,司馬師又調來數千騎兵追趕,而恰在此時,文鴦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面臨來勢洶洶的數千魏軍,文鴦匹馬單槍殺入陣中,魏軍莫不能當,文鴦連續殺入數次,共計殺傷魏軍百餘人,事後魏軍竟不敢再追,文鴦安然撤出。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11

鴦曰:“不先折其勢,不得也。”乃與骁騎十馀摧鋒陷陳,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辄殺傷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資治通鑒魏紀八》

文鴦與其父文欽彙合後,返回淮南軍大本營與毋丘儉彙合,但毋丘儉聽聞文欽、文鴦父子戰敗,已經連夜逃走,其餘淮南軍也作鳥獸散。

文欽、文鴦本欲逃回壽春,但此時壽春已被諸葛誕所占,二人無奈,隻得投奔東吳。

毋丘儉同樣帶着親信一路逃亡,得知壽春已經失守後,親信紛紛棄毋丘儉而逃亡,最後毋丘儉在蘆葦叢中躲避追兵時被一名叫張屬的平民所殺。

司馬師滅毋丘儉三族,封在平定毋丘儉的戰役中立有大功的諸葛誕為鎮東将軍,儀同三司。

司馬師在指揮作戰時眼疾複發,血流如注,未及時醫治,戰役結束後司馬師病情加重,生命危在旦夕,趕緊叫來弟弟司馬昭,将軍政大權托付于司馬昭手中。

文鴦首次展露出其勇猛之姿(文鴦七進七出仿佛趙雲再世)12

至此,淮南第二叛:毋丘儉、文欽之叛暫時告一段落。

淮南第二叛以毋丘儉、文欽戰敗,司馬氏的統治得到鞏固而告終,這樣的結果并不讓人感到奇怪,雖然毋丘儉手中握有為數不少的淮南精兵,但是與司馬氏手中的軍隊相比仍顯太少,更不要說雙方在後勤方面的巨大差距。

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文鴦的突然襲擊差點讓魏軍最高指揮官司馬師因眼珠崩出而喪失指揮能力。

但即便是文鴦突然襲擊這一神來之筆,也在城府深不見底的司馬師的默不作聲中失去意義。

毋丘儉死,文欽逃,一切看起來已經結束,但事實并非如此,更大的風波已經開始醞釀。

之前與司馬家合作幹掉毋丘儉的諸葛誕,在接替毋丘儉之後也感受到了來自司馬家的威脅,他與毋丘儉一樣,認為不能坐以待斃,因為有了毋丘儉的先例,諸葛誕準備更為充分,所以在發動反叛時引起的風波也更大,當然,這是後話。

隻要魏蜀吳三國對峙的局面不變,曹魏集團就不能放棄在淮南駐紮重兵來防禦東吳,而隻要淮南軍事集團存在,司馬氏掌握的魏國中央政權與淮南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就客觀存在,淮南地區的反叛就會一直持續下去,這與王淩、毋丘儉、諸葛誕是否忠于曹氏無關。

直到鹹甯五年(279),晉武帝司馬炎派大軍20萬南下徹底滅亡東吳政權後,淮南地區的叛亂之風真正得到抑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