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乾元重寶價值

乾元重寶價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07:24:04

今天說說“祥符錢”,它的鑄造與古代最後一場“封禅”鬧劇有關。

“封禅”是什麼意思呢?所謂“封禅”是古代君王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的禮儀,“封”指祭天、“禅”指祭地。封禅不能随便舉行,隻有在祥瑞不召而至之後才能舉辦。

據司馬遷記載,實際舉行過封禅活動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秦始皇,另一個是漢武帝,他們分别是在統一六國和北伐匈奴掃除邊患之後,去泰山舉行了封禅儀式。此後直到唐朝才又有高宗武則天玄宗舉行過。進入宋朝以後,太祖、太宗都沒有舉行,但是沒有什麼作為的真宗卻大張旗鼓地舉行了一次,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這完全是一場自欺欺人的鬧劇。

事情已經過去快有一千年了,所有的一切也都早已水落石出、煙消雲散,隻有當年那場鬧劇演出過程中,鑄造的兩種“祥符錢”遺留了下來。

下面就通過見證了真宗自導自演封禅鬧劇的“祥符錢”,去揭秘鬧劇背後的動因。

我們先來看看與這次封禅有關的兩種“祥符錢”

乾元重寶價值(乾元重寶的善後與三位理财家的恩怨)1

祥符元寶

乾元重寶價值(乾元重寶的善後與三位理财家的恩怨)2

祥符通寶

如圖所示,“祥符錢”雖然也是一種年号錢,但是卻有點與衆不同。一般的年号都是兩個字,但是它卻是四個字,叫“大中祥符”。不但年号是四個字,而且造了“祥符元寶”“祥符通寶”兩種年号錢,開創了錢文中元寶、通寶并用,一個年号同時鑄造兩種錢币的先例。這些都有點不同尋常,似乎預示着這一年号有着特殊的寓意或是特别的來曆。

實際上,“大中祥符”這一年号的背後,确實隐藏着宋真宗内心一個天大的秘密。因為他有一個抹不掉的心結,想要通過編織一個“天書從天而降”的騙局,來自導自演一出封禅的鬧劇,從而達到消除他心結的目的。

宋真宗作為一國的君主,貴為皇帝,有誰能與他過不去?以至于讓他留下抹不去的心結?

這說來話長,需要從大家都很熟悉的“澶淵之盟”說起。

公元1004年的陰曆正月元旦,宋真宗進行了第二次改元,将年号由“鹹平”改為“景德”,後來以瓷器名聞世界的江西景德鎮,就是根據這個年号起的地名。

這次改元并沒有帶來什麼好運,因為還沒有過完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在正月十一日這一

天,邊境上就傳來了契丹國的蕭太後與皇帝一起率兵入侵的消息。新被任命為宰相的寇準建議真宗也禦駕親征,迎擊契丹的入侵。但是,相當于副宰相的參知政事王欽若,卻私下建議真宗去江甯(南京)避難,還有人主張學唐玄宗去四川躲避。寇準雖然覺察到了王若欽他們私下的這些活動,但是假裝不知,仍然堅持真宗應該率軍親征。

無奈的真宗,隻得跟随寇準一同到了宋軍與契丹對峙的前線,進入了宋軍駐守的澶州城。

兩軍初次接戰,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契丹的司令官竟然中了宋軍的流箭而死于陣前,士氣因此大跌。宋軍這邊的士氣雖然大漲,但是包括寇準在内的決策者們,都沒有乘機消滅契丹,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意思。出兵隻是為了議和。但是,如果是由寇準自己來決定議和,又怕事後被罵賣國賊而受到彈劾,因此寇準就将真宗一起拉到了前線,希望由皇帝來提出議和。而真宗本來就沒有與契丹開戰的勇氣和決心,因此,一看初戰宋軍占了上風,契丹有議和的想法之後,便立即同意,想見好就收。

經過談判,以宋朝向契丹輸送财物為條件,雙方達成了和議。内容主要有兩條:

一是雙方互稱“大宋國”與“大契丹國”,宋為兄、契丹為弟,兩國建立了兄弟關系;

二是宋朝每年向契丹贈送白銀二十萬兩、絹帛十萬匹。

因為和議是在澶淵達成的,因此曆史上稱為“澶淵之盟”。直到後來徽宗和金國合作,于宣和二年(1120)簽訂聯合金國夾攻遼國的“海上之盟”,這一和約才被撕毀。但是,六年之後,北宋就滅亡了。北宋之所以沒有成為五代的那些短命王朝,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了這個條約,确保了北部邊界将近120年的和平。

澶淵之盟的簽訂,既回避了戰争,又保全了國土。雖然每年要送給契丹國白銀二十萬兩、絹帛十萬匹。但是,這個數額遠遠少于真宗心裡的底線。如果要是開戰,宋軍獲勝的希望微乎其微,而軍費的開銷則遠遠不止這些。因此,和約簽訂以後,真宗很高興并有一種成就感。他認為這次禦駕親征,雖然說不上是大勝契丹,得勝回朝。但是,保護了黎民百姓,特别是北方邊境的居民,從此以後将不再遭受契丹的騷擾,可以和平的過日子了。

這次議和的成功,最大的功臣應該是寇準,因此得到了真宗的厚待。但是,寇準的政敵、号稱“北宋五鬼”之一的王欽若,素以陰險狡詐著稱。他在嫉妒心裡的驅使之下,忘記了當初正是他私下勸真宗放棄華北,去南京避難的事。如果不是寇準的堅持,宋室的南渡恐怕就不用等到120年後的高宗,真宗這一朝就完成了。對此,王欽若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陰險地去給寇準使壞。

《宋史》記載,有一天退朝之後,王欽若留下來對真宗說,“澶淵之役,陛下不以為恥,反而說這是寇準給國家立的功勞,您怎麼能這樣認為呢?”真宗很吃驚地問他此話怎講?

王欽若說:“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就是城下之盟。您以皇帝之尊,禦駕親征的結果卻是簽訂了一個屈辱的城下之盟,哪裡還有比這更丢人的事?将來會被後人恥笑”。

聽了這些話,真宗的表情開始變得很難看。王欽若又進一步解釋說:“陛下您聽說過賭博嗎?賭博的人在快要将錢輸盡的時候,就會将剩餘的都壓上,這叫孤注一擲。這次澶淵之戰,陛下您就是寇準手裡的孤注,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

經過王欽若這樣一盤别有用心的挑撥離間,使得本來從澶州回來以後興高采烈,感覺很好的真宗,一下情緒大跌,心情變得郁悶起來。他覺得王欽若說得有理,開始懷疑寇準當初逼他去澶州城的動機,在信任動搖的基礎上,對寇準進一步産生了厭惡。不久就将寇準降為刑部尚書,并外放去管理陝州,改用王旦為宰相。

将寇準排擠出朝廷之後,針對整天悶悶不樂,已有心結的真宗,王欽若又故意建議朝廷發兵去征讨契丹,奪回燕雲十六州,通過這種方式洗刷澶淵之盟的恥辱。真宗說這樣做民衆要受苦,因此他不願發動戰争,要王欽若想想看還有其它什麼辦法,能夠消去他的心結。

王欽若于是又心生一計,建議真宗去泰山封禅,說這樣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外國”。

真宗聽了以後為難地說,沒有天降祥瑞怎麼能封禅呢?王欽若反問道,陛下難道相信上古聖王時代的“河圖”和“洛書”嗎?他說古代就有人造祥瑞的情況發生,隻要“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則與天瑞無異也”

這裡需要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河圖”“洛書”的來曆。

“河圖”“洛書”語出《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裡的聖人指的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和“書”畫成八卦,後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推導出六十四卦,并分别寫了卦辭。因此,後人就認為“河圖”“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

王欽若的意思就是說,“天瑞”是可以人工制造的,隻要皇帝深信不疑,并昭告天下。那麼,人造“天瑞”就是天賜的祥瑞。

真宗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認可了王欽若人造祥瑞的主張。但是,他又擔心宰相王旦是否配合。王欽若說,他先去向王旦傳達旨意。随後,真宗又召見王旦,并賞給他一壺酒,裡面裝的全是上等的珍珠,王旦對此自然心領神會,表示默認。于是,真宗和王欽若聯手編織的這出人造祥瑞并進而去泰山封禅的鬧劇就要上演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