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尚沃離開秋月庵的時候,石崇大師曾告訴林尚沃,他将來會遇到三個重大的危機,并且送給了林尚沃三個錦囊。
三個錦囊分别是:第一“死”字;第二“鼎”字;第三戒盈杯。
那麼,林尚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當中,僅僅是會遇到三個危機嗎?這裡的“三”是一種歸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數字裡面,“三”有着特殊的含義。
可以理解,林尚沃的三個危機,其實是三類危機:
第一類,必經的困惑。這類危機,隻要勇往直前,便可化險為夷。化解這種危機,卻是需要苦思冥想的,因為遇見此類危機時,人并未真正成熟。
第二類,順風順水後的大意。人生旅途上,人總是在摔倒、爬起,總結經驗,步向成熟。這類危機悄無聲息,保持警惕的話,可以發現;疏忽大意的話,不容易察覺。
第三類,人生巅峰處的自大。人總會達到空前鼎盛的時期,此時的人,會覺得凡事都在可控範圍之内,難免會做出錯誤之舉。經過大風大浪的人,得失已不再重要,此時,即使知道是錯誤之舉,也會在所不惜。
下面,我就林尚沃第一個危機,來解讀“死”的含義:
在書中,出現第一次危機,“死”的時候,是林尚沃帶了5000斤紅參來北京,因為價格過高,受到北京商人的聯合抵制,一斤紅參都沒有賣出去。
5000斤紅參,壓了林尚沃大量的資金,若紅參賣不出去,不能變現,無疑會使他破産。那麼,北京商人的抵制,是否應該?林尚沃的定價是否合理?
北京商人的抵制,是可以理解的。過去每斤紅參25-25兩的價格,而這次林尚沃帶來的紅參,要價40兩/斤,是他滿天要價嗎?
不是,價格上漲的原因有三:一是當年紅參減産,缺貨走俏;二是,出口中國的人參開始收稅;三是,之前的價格已經維持200多年,在物價上漲的同時,之前的價格已是利潤微薄。
放在林尚沃身上,若以原來的價格出售,等于宣布他破産。林尚沃為了拿到人參交易權,投入大量财力,他能夠壟斷人參交易市場,也下了血本。所以,他是有條件、有資本,又不得不去漲價。
漲價是必然的。但是目前,他所面臨的困難,是人參有價無市。這個“無市”是人為的,是被北京商人抵制了。北京商人要求他降價,隻有降到之前價格,才會買。
但對于林尚沃來說,降價是死,賣不出去也是死。所以,他陷入“死”局。
這時的他,想到了石崇大師所預料的,他的第一危機出現。
死,有兩種:(一)、降價。降價可以使紅參全部售出,但沒有利潤可言,這是林尚沃最不願意做的。
(二)、挺過去。這也是林尚沃最終選擇的。
石崇大師給出辦法中的“死”,是個有禅意的“死”。在佛學中,死既是生,也就是說,死是一種境界,是告别過去的一種方式。
這裡的死,是種涅槃重生的意思。隻有告别過去的思維模式、處事方法,才能獲得重生。人生才得以升華。
存亡自如,死是結束,也是開始。
石崇大師所指的第一危機之死,不見得一定是指北京商人的抵制,而是一種,在林尚沃經商之路上的重大困境。
困境面前,是如何決策,才是關鍵。石崇大師料到,林尚沃将來一定會遇見他解決不了的困難,當平安度過困難,林尚沃才會有所成就。
幸而,林尚沃通過金正喜的點撥,悟透了“死”的含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想開之後,腦海中的疑雲散去,從來變得更加豁達。
再将紅參價格從40兩漲到45兩時,林尚沃已經從“死”中“活”過來了。他是向北京商人宣布他的态度!
回程之日,林尚沃的紅參依舊沒賣出去,他采取的方式是火燒紅參,不正是涅槃重生嘛。
對于林尚沃來說,紅參賣不出去,自己已經“死”了,對于死人來說,便沒有可怕而言,沒有疼痛而言。
此時,燒毀紅參,對于北京商人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他們面臨的,将是無參可賣,藥無參而非藥,紅參卻是他們的救命稻草。
所以,面對林尚沃的從容燒參,北京商人可謂是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比林尚沃還急。等他們救下所剩紅參之時,即是林尚沃完勝之時!
最後,北京商人不但以高價購買紅參,并且承擔了燒毀紅參的損失。林尚沃不但沒有任何虧損,還賺的缽滿盆滿。他不僅赢得了财,更鞏固了自己的商業地位!
林尚沃用的是“破釜沉舟”之計,從而大獲全勝。
《商道》重在“道”,書中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從商之道,更是做人之道。
從林尚沃的死而複生中,我們得到那些啟示呢?
1、原則。從一開始,林尚沃就不打算降價,就算遇到前所未有的抵制,他都不曾動搖。降價的路不可行,他才努力去尋找其他破解方法。
2、變通。“窮則變,變則通”。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變得通達。
3、唇亡齒寒。在社會上,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利益當前,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與己相關的人,往往是存在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給别人添堵,正是給自己使絆。
記得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故事,稍後解讀……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