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芋和小米渣是雲南方言版的《貓和老鼠》。喜慶且治愈童、青、壯年。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我會用到它們的圖片。為什麼叫《大洋芋和小米渣》呢?請懂的同學留言給我解釋一下,我認真百度了,小米渣是小可愛的意思。本能的以為,小米渣就是一小點點。
重點是大洋芋。
雲南人愛洋芋,愛的那麼深,愛的那麼認真。上大學那會兒,食堂裡最愛打的菜就是洋芋。
土豆泥,土豆塊,土豆絲,土豆片,煎,炸,炒,烤,花樣層出不窮,價格一直一塊,比吃肉還香。
街上大多賣的是切成豎條花型的炸洋芋,用薄荷涼拌,麻辣香,吃到停不下來,那時就五元一碗。
寝室裡還愛珍藏子弟土豆片,大袋的,一起八卦時間分享。為啥叫子弟?據說吃洋芋,長子弟。就是越吃越帥的意思。青瓜味,番茄味,烤肉味,麻辣味,原味輪換着吃,怎麼也不膩
香脆的土豆片讓我忘了可比克和周傑倫,沉醉在嘎嘣脆的世界裡,不想自拔。大學畢業後很多小夥伴離開了雲南,聊天時都說時常想起土豆片。過年我帶娃去大學室友家,必備伴手禮之一是土豆片。
工作以後,說實話,我很少吃土豆片了。怕長胖,視油炸為惡魔深淵。昨天徒步去鄰近的村寨,正巧碰見趕集,熙熙攘攘的人群流動着,現炸土豆片滋滋作響,聽到它和齒間發出的脆聲,我不自覺的拿起一片就開嚼,年輕的老闆娘自豪的說每天可以賣上千斤土豆呢!就是刨土豆太累了!
稱了一份原味的,一份現伴的椒香味,邊走邊觀察生活。這土豆片承載的不止我青春的記憶,它包裹了整個雲南人家鄉的味道。
有誰不愛這焦黃香脆的土豆片呢?
資本包裝的裹挾下,還是盆裝,鮮切,現炸的它更有滋有味!
你如果來雲南,别錯過市場裡的鮮切土豆片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