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世濟民。
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那麼,學了經濟專業以後,會不會很好就業呢?這個問題可不是這麼簡單的(太長不看版:6個主要的就業方向請拉至文末)。
2019年7月6日,在亞布力論壇北京研讨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維迎誠懇地說:研究企業家35年,研究越深,就越不敢給企業家提什麼建議。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馬雲在2012年說過的一句話:“假如企業家要去聽經濟學家的,這些企業家一半已經死掉了。”
圖片來自網絡
聽起來,經濟學好像沒啥用嘛~~~當然不是的!
首先,經濟學可是一個大家族。根據教育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 2011修訂版,經濟學被列入13個一級學科門類,具體又分為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通常下設6個二級學科,包括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以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下面的二級學科更多:包括金融學、區域經濟學、财政學、國際貿易、統計學、勞動經濟等,而不同學校又有更具體的特色專業設置,比如北大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中央财經大學的保險專業等。
下圖是《世界經濟網》的專欄設置,無論是專欄還是專欄裡的内容,都給人包羅萬象的感覺。
其次,經濟學是幹什麼的,有啥“功能”?
國家投入這麼大的精力,培養經濟學的專業人才,肯定不是閑着沒事幹、那麼,經濟學到底是什麼的,有什麼“功能”呢。
百科定義曰: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 。所以,經濟學的任務是解釋為什麼 提供怎麼辦的建議。
比如,宏觀一些的,好的或者壞的經濟政策,都可能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發展。
我前些日子讀了一本書《大英帝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陷入更嚴重的危機,而這個時候的英國采用了一種措施:住房貸款,即鼓勵房地産發展,同時鼓勵普通老百姓買房,國家可以為老百姓提供買房費用90%的貸款,讓你用幾十年來還。是不是看着這個政策好熟悉?但是在當時的歐洲,絕對屬于創舉,因為歐洲其他國家,大部分城市的老百姓、工人都是沒有房子租房的。這個舉措,讓英國避免了内戰和衰落。這算是一個經濟學有用的例證了。
再比如,微觀一些的,在進行職業選的時候,通過經濟學原理預測行業發展前景、區域發展前景,也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有前瞻性的選擇。
但是,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聽起來跟就業的關系并不直接。所以,經濟學的就業也就成了被吐槽就業較難的一個專業了。
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因為:當我們說學以緻用的時候,是說“學的東西能拿來換錢”。但是,經濟學并不像工程類學科一樣,能創造出一個物件賣錢。
第三,經濟學專業就業有難度,但是就業質量還不錯。那麼,實際上,經濟學的就業情況到底怎麼樣呢?
1.整體來看,就業質量還是不錯的。
雖然在求職的過程中,要比IT等工程專業的同學們經曆更複雜的選擇和競争局面,但是社會對于經濟學的需求始終都在。因此就業的工資待遇、行業都不錯。
對比化學專業,化學的平均工資是7000,而化學應屆生剛過5000,那麼經濟學還是不錯的。
對應的行業也是高報酬行業,且相比化學,經濟學明顯集中在東南沿海的一線城市。
2.就業的難度,主要體現在競争力上。
經濟學最對口的領域是市場和銷售,而這兩個領域特點也非常明顯—— 入行的門檻相對較低,并且大部分都是以能力論英雄,而非學曆。因此,求職者必須和各種學曆、經驗背景的求職者一起競争,且競争的關鍵往往是層層的綜合素質篩選。
對于經濟學的本科生來說,如果本科專業設置又偏理論,那麼很容易面臨兩種尴尬:
一是應屆畢業生不可能直接去做經濟學家;二是大學所學知識距離企業需要的操作技能較遠。
第四,結合我自己的輔導經驗,分享經濟學專業就業方向
不管難還是容易,歸根結底我們還是要就業的,以下是我輔導的、經濟學專業同學主要的就業方向,供大家參考。
1、金融方向
很多優秀的經濟學同學,會往金融方向走,具體做法是:或者跨考金融研究生,或者通過校園招聘直接求職銀行理财/貸款、金融公司市場/銷售/客服類崗位。
我輔導的特别厲害的同學,也有進入某個事業部做具體行業或領域的調研分析助理工作的,但這就需要比較紮實的經濟學背景和數據分析整理能力啦。
2、甲方的零售部門、快消行業或電商平台
很多經濟學相關專業的同學,每年厮殺的最激烈的領域是快消行業,比如寶潔、聯合利華、娃哈哈、H&M這一類公司的校園招聘。這類公司的校園招聘,從面試問題和篩選條件看,也更注重綜合素質,比如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但是快消最近幾年招聘數量在下降,所以拼快消的難度就提高了。
電商平台因為是互聯網的玩法,所以在校招中的雇主形象、薪酬待遇都給的比較好,也成為同學們比較看好的領域。因為電商的核心業務是銷售,所以,對經濟學類專業的需求也相對較大,但電商平台起的快、散的也快,所以,穩定性方面确實是很多同學顧慮的點。
3、乙方的咨詢類
我把咨詢類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咨詢雖然也是乙方,但它是“有光環”的乙方。對于經管類學生而言,咨詢還是心頭的一片白月光。而麥肯錫等頂級國際咨詢公司,招聘流程雖然嚴格又難度大,但是考題往往和經濟學相關,比如案例分析題。所以經濟學類專業的學生,拼咨詢公司,也算是專業對口,如果專業學得好,在面試中是有優勢的。
4、乙方營銷類,公關媒體策劃會展等。
很多經濟學的同學,不願意去乙方,覺得是食物鍊的底端,特别是學曆背景好的。不過,乙方的營銷,其實是經濟學專業對口的崗位,因此有經濟學背景的同學在營銷乙方領域,應該會有更長足的發展機會。
5、新興的經濟學崗位
在就業輔導的過程中,同學反饋了一類很有意思的崗位,值得考慮,但這類崗位并不大衆,其招聘數量也不大,如果你鎖定這個目标,那就要耐下性子慢慢找。
這類新興崗位,就是基于數據分析技術産生的運營、數據類崗位(各公司名稱千差萬别)。IT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很多數據分析工具也促進了數據分析的應用,所以很多公司的數據分析類崗位,并不需要IT和數學背景,而是經管類背景就行。
比如,我輔導的一位中山大學的經濟學姑娘,就應聘到了保險集團公司的總部,做品牌運營。其崗位職責是:基于公司的數據分析軟件,分析不同産品在地域的銷售情況,然後産出分析報告和銷售策略報告。
再比如,我輔導了一位國際貿易的同學,她求職的是上海一家第三方公司,專門進行數據分析,為貿易公司提供數據咨詢。這家公司有紮實的IT人員和數學人員,但是分析之後的數據呈現,結合行業和經濟學理論概念的建議,就要由她所在部門完成了。
6、其他類,比如考公務員等
當然,任何一個專業都可以考公務員或者考教師資格證,所以,這也是一個就業方向。不過,公務員和事業編制,有一套獨立的考評體系和職場文化,在此就不做分析了。如果要考的話,建議報一個專門的培訓班(線上、線下均可),雖然這并不是必選項,但從我輔導同學的經驗來看,報個班還是更高效一些。
最後,如果你是經濟學專業,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那麼我有三點建議:
如果你有明确的求職目标,不管是專業就是還是跨專業就業都是非常好的。但也确實有很多同學畢業時仍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特别是偏理論的經濟學專業(即本科階段專業就叫經濟學,相比國際貿易、金融要更偏理論)的同學。如果你還沒有特别清晰的就業方向,那麼我有以下3個建議。
一是,學習數據處理相關知識
數據處理相關知識很多,包括EXCLE的高段位技巧、R類的軟件應用,以及基礎的數學理論。這些硬核知識的學習,能夠作為經濟學專業的補充,讓你将來有更多選擇。因為在投資分析、市場營銷、品牌、産品設計等環節,越來越重視數據,這是大趨勢。
二是,培養紮實的可遷移技能。
與工程類專業的就業考察重點不同,經管類專業更看重綜合素質,特别以下這些可遷移技能,都是我們可以花時間和精力去儲備的,因為它們幾乎是各個專業和崗位通用的。
-文案能力,不怕寫東西。
-表達能力,在會議等場合能清楚的提問和說出自己的觀點或者描述自己的工作。
-人際關系能力,能和人進行團隊合作。
-行政服務能力,整體上工作有條理,待人接物靠譜。
三是,鍛煉自己的經濟學思維,受益良多
雖然經濟學專業,不像工程專業那樣“換錢”很直接,它不是某個實際的操作技能。但經管類專業,帶來的更多的是思維方面的訓練,認真學習會形成一套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會讓你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都受益良多。所以,不要因為就業有難度就黑自己的專業。
比如我系統學習過女性主義專業,它在我看影視劇、職業發展、婚姻家庭等方面都非常好地提供了不同的觀察和分析角度,而且,不僅增加了自己的專業自信,也能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認可。
我認為:一個伴随自己多年的專業,理應讓它有這樣的價值和位置。
1.文章首發今日頭條:@為好優姐姐
2.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即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