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兩首寫諸葛亮而非常有名的詩,一首是《蜀相》,一首是《八陣圖》。
寫前一首時,杜甫剛結束了長達四年的颠沛流離生活之後,從秦州、同谷移居四川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之下在浣花溪畔安家,生活終于安定了下來。第二年的春天,詩人到諸葛祠探訪,臨祠傷懷,睹景思人,有感而發寫了一首七律,詩中由景及人,由人及己,情緒沉郁頓挫,格調雄渾悲壯。那一年是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杜甫49歲,已逼近天命之年,于是他長歎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有淚,但還無恨,詩人還以英雄自拟,心底裡還存着報國之志;後一首是詩人766年(大曆元年)的作品,這時杜甫已經55歲,他初到夔州,見到八陣圖後,睹陣思古,于是命筆又寫一首,這次是五言絕句,此詩幹淨純粹,直言惋惜,恨意綿綿不絕,詩中已經暗含着對主君的深深不滿,以及自己暮年病軀的悲哀,此時無淚,但恨意深遠。
(三顧茅廬)
兩首詩詩中的人物同樣是諸葛亮,杯中的酒是同樣的,心中的塊壘卻已不同,到寫第二首詩時,時過境遷,杜甫已經意識到自己垂暮之年,不可能再回重要位置,他發出的不再隻能是沉重的歎息,也不再流下滿襟的淚水,他在諸葛亮最具代表意義的作品“八陣圖”之前,表達了自己的深深的恨意,于是他說: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詩意圖)
從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獻上《隆中對》(需要注意,那一年,劉備48歲,諸葛亮隻有27歲)開始,似乎三國的天下大勢已經在諸葛亮長遠的規劃之中,但是三國的形成,遠遠要比小說《三國演義》裡寫得複雜得多,諸葛亮所作的貢獻也遠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那麼神奇和重大,據正史《三國志》對諸葛亮的中肯評價是這樣的:“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将略,非其所長欤。”也就是說,諸葛亮初出茅廬之後,直到後來劉備攻下漢中,主要的軍事決策者仍是劉備,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在任命為相國之後才充分發揮,他的長處在于治國,而不在于軍事,到後期劉備攻吳失敗之後,他連年征戰基本以失敗告終,原因也在于他不擅長軍事。
(傳說中的八卦陣示意圖)
本詩中所提到的八陣圖确有其事,記載這件事的,也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他寫道:“亮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三國·蜀志·諸葛亮傳》)八陣圖是諸葛亮演練兵法的形勢推演圖,它決不像小說中說的那樣陸遜誤入陣中就差點困死那樣神奇。
但無論如何,諸葛亮的貢獻不可磨滅,即便是他的貢獻主要是政治上的,諸葛亮輔佐劉備從無到有創建蜀國基業,作用是巨大的,至少他是形勢的把控者,因此杜甫說他“功蓋三分國”。在這個過程中,諸葛亮是穿梭外交、拟定策略的年輕軍師,可以說是他一手促成了赤壁之戰,至少在十分劉備軍團十分弱小的情況之下促成了孫劉聯盟。
在赤壁之戰中,真正拼命的,是曹操的南征軍團、荊州降軍和周瑜指揮的東吳水陸軍。在赤壁一戰中,曹、孫集團兩敗俱傷,曹軍潰敗逃散人達十餘萬,周瑜在江陵之戰中重傷,因而早逝。所以,在這場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中,真正主要的受益者就是劉備軍團,出的力氣最小,獲益最大,之後才有三國鼎立的局面,因此說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并不為過,因為劉備所準确依循的戰略規劃,正是諸葛亮早年規劃好的,諸葛亮是戰略家,但具體的戰術上,他遠沒有老辣的劉備能幹。
(赤壁之戰)
“名成八陣圖”。八陣圖很有名,否則杜甫不會把它跟“功蓋三分國”相提并論,據說是因為陸遜追趕劉備的敗軍時,被八陣圖阻擋,終至陸遜敗歸,小說中甚至描寫陸遜受諸葛亮嶽父黃承彥指引方得脫困,八陣圖因此名揚天下,因為老于軍事的劉備敗歸時,是諸葛亮的八陣圖抵擋了追兵,這對于諸葛亮來說,确實是成名一戰。至于當時戰況如何,水流如何,天氣若何,石頭如何擺布等,均不可考,因此八陣圖越傳越神,到杜甫時,八陣圖已成神迹,八陣圖的名聲也牽帶着諸葛亮的聲名由此大起。八陣圖據傳有多處,杜甫在夔州所見的八陣圖就是所傳困住陸遜的八陣圖所在地。
(陸遜被困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八陣圖相傳到唐朝時,仍保有原來的樣子,五尺高、六十圍,縱橫排成六十四堆。幾百年來一直保持不變。“石不轉”化用了《詩經.邶風.柏舟》裡的“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在杜甫心中,八陣圖的石頭不轉,是有象征意義的,象征的是諸葛亮對于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渝。劉備去世時,諸葛亮43歲,劉禅隻有17歲,劉備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回答:“臣敢竭盡股肱之力,效死忠貞之節,至死而後已。”他這樣說的,也确實這樣做的,這是他的偉大之處,心志如磐石之堅。
“遺恨失呑吳”。不管是什麼原因,劉備率軍去攻打東吳是背離了諸葛亮的長期規劃的,這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失去理智的劉備将自己的事業帶向沒落。因此,杜甫說“遺恨”,是因為劉備違背了諸葛亮的規劃,破壞了“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這才使得蜀漢的統一大業中途夭折。這是主君的錯誤,是諸葛亮無法控制的,因此杜甫替諸葛亮惋惜,替諸葛亮抱不平,替諸葛視“恨”。這時,杜甫把自己的畢生遭遇代入到諸葛亮的人生經曆裡,杜甫替國家着急,替自己不平。
(成都武侯祠)
最後這兩句,懷古與抒懷融為一體,懷古為實,抒懷為虛,虛與實渾然不分,渾然無迹的抒懷融合在史實的講述之中,兩首詩都寫諸葛亮,杜甫感懷的都是自己,杜甫喜歡諸葛亮,原因是人格上的相似,杜甫是諸葛亮的超級粉絲,因此,杜甫大部分精彩的時光,都待在離諸葛亮生前所在的成都,就像李白,他喜歡謝靈運,于是,他的大部分人生時光,都扔在了南京。
(【唐詩閑讀】之73,圖片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