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财務報表的重要作用?報表分析的四大基本财務比率:變現能力比率、資産管理比率、負債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基本都源于對外的三個主要财務報表,甚至于杜邦财務分析體系、沃爾評分法和綜合評分法也不外乎是上述幾個比率的有機結合這樣财務報表數據的可靠性和實用性就尤其重要了财務報表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着資本市場的有效程度和社會自然資源配置的效率但是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管理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财務報表的局限性日益表現出來再者由于人為因素,報表數據的失真也不容忽視,如美國的“安然事件”、“世通造假”和我國的“銀廣夏”、渤海集團提供虛假财務數據等諸多例證都說明了财務報表的局限性,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簡述财務報表的重要作用?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報表分析的四大基本财務比率:變現能力比率、資産管理比率、負債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基本都源于對外的三個主要财務報表,甚至于杜邦财務分析體系、沃爾評分法和綜合評分法也不外乎是上述幾個比率的有機結合。這樣财務報表數據的可靠性和實用性就尤其重要了。财務報表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着資本市場的有效程度和社會自然資源配置的效率。但是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管理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财務報表的局限性日益表現出來。再者由于人為因素,報表數據的失真也不容忽視,如美國的“安然事件”、“世通造假”和我國的“銀廣夏”、渤海集團提供虛假财務數據等諸多例證都說明了财務報表的局限性。
一、人力資源價值與經營管理水平的局限
“以人為本”成為各行各業的經營理念,人力資源成為第一資源,那麼随之派生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也成為決定一個企業興衰的重要因素。與物質資本投入不同,人力資源轉為生産不是直截了當的,但對企業的生産、經營管理的作用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特别是在高科技企業與信息産業裡,擁有的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産對企業整體價值的貢獻遠比有形資産大。而先進的經營方式、管理水平和獨特的企業文化也無疑成為一種無形資産,它往往形成一種凝聚力,使企業整體升值,但現行的财務報表無法客觀反映這種貢獻。
二、财務報表的真實客觀性會受人為因素影響
客觀真實性是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及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憑證為基礎,而不受主觀意志的支配。這項原則要求會計在核算的各個階段,必須不偏不倚,使用真實的原始資料,客觀、真實地提供會計信息,不得人為進行歪曲。在這項原則指導下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财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實際上,财務造假的現象屢見不鮮。
三、财務報表數據提供的滞後性
财務報表對外披露的财務信息要有用、及時。這項原則要求當期的會計事項必須在當期内處理,不能延至下一會計期間。因為會計信息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如果錯過了使用時間,就失去了對決策的影響力,就會變成無用的信息。及時性是會計信息重要的質量特征。但就企業年度财務報表而言,所披露的會計信息間隔過長,缺乏及時性。企業年度财務報告在年度終了後4個月内對外提供,報表使用人了解的是4個月以前的财務狀況,至少現金流量表已經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了。
四、财務報表數據本身的局限性
(一)會計報表中的有些數據是通過估計得來的,受會計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
企業為了定期及時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将企業延續不斷的營業活動人為地劃分為各個階段,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财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定期确認和計量。在确認、計量過程中,當記入的交易或事項涉及未來事項不确定性時,例如,關于未來事項是否發生的不确定性以及關于未來事項的影響或時間的不确定性,必須予以估計入賬。
(二)會計政策的選擇影響可比性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采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具體原則是指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原則所指定的适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中所采用的會計原則;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從諸多可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中所選擇的,适合本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這從客觀上導緻由于選擇會計政策的不同影響了會計報告的可比性。
(三)穩健原則要求預計損失而不預計收益,有可能誇大費用,少計收益和資産
穩健原則又稱謹慎性原則,或稱保守主義。它是針對經濟活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們在會計處理上保持謹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計到可能發生的風險和損失。謹慎原則要求體現于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包括會計确認、計量、報告等會計核算的各個方面。從會計确認來說,要求确認标準和方法建立在穩妥合理的基礎上,從會計計量來說,要求不得高估資産和利潤的數額,從會計報告來說,要求會計報告向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盡可能全面的會計信息,特别是應報告有關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但是往往有些企業出于特殊目的,借此設置秘密準備,漫無邊際任意使用或歪曲使用謹慎原則,違反會計核算客觀性,使财務報告失真。此外,謹慎性原則的使用缺乏一個剛性的标準。
(四)不能充分反映貨币的時間價值
我國的會計準則,強調曆史成本原則、謹慎原則。現行以曆史成本為基礎的财務報表,不能客觀地反映會計期末資本的真實價值或現行成本、變現價值,沒有考慮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和資金的時間價值。通貨膨脹會使資産負債表、損益表中的各項數據嚴重地歪曲。會計核算以貨币計量為基本前提,而币值穩定是貨币計量假設的内容之一。雖然出于謹慎性原則,會計準則中允許計提八項資産減值準備,但整體會計核算還是以曆史成本計量,對于物價持續上漲或持續下跌,且漲跌劇烈的情況下,由于一些主客觀因素,也不能完全在财務報告中反映這一事實。特别是資金的時間價值,這一在财務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并沒有與會計核算有機結合。
五、信息披露不夠客觀和完整
信息披露主要是财務報告的文字部分,包括會計報表附注和财務情況說明書。會計報表附注的披露應當遵循客觀性原則如實反映。但往往一些企業出于自身利益對一些應當披露而不披露的事項予以隐瞞。如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可能的質量事故賠償、未決訴訟及擔保等,以上事項由于不滿足确認和計量條件而沒有在财務報表中反映。這樣無疑使報表使用人高估企業價值。
六、分析方法及指标自身的局限
财務指标缺乏統一的一般性的标準,工業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的一些政府和金融機構,定期分布各行業的财務方面的統計指标,甚至同行業企業的工會與個别公司的信用部門,也搜集産業平均财務比率的資料。然而目前某些報刊提供的部分行業财務數據往往行業劃分較粗,抽樣誤差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使會計報表使用者無所适從。現行财務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視“質”,會計報表較難揭示詳實的資料,因而使會計報表使用者較難取得諸如存貨結構、資産結構、批量大小、季節性生産變化等信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