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咨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被診斷為焦慮症已經有差不多二個月了,這期間我不斷在跟焦慮抗争,診斷後醫師給我開了阿普唑侖跟舍曲林服用。
在網上查資料,有的說服藥效果确實好。但要在半月後才能體現,資料顯示舍曲林成瘾性很小。連續服藥幾年也不礙事。也有些說如果好轉後停藥還是會複發,有可能要有長期服藥的打算。
目前我的症狀貌似已經轉化為廣泛性焦慮症。就是毫無自主的會出現,擔憂、心慌、恐懼、胸悶。不局限于特定的壓力,情緒波動很大。一件很小的事可能就會觸發以上症狀。生活壓力确實有,但不至于到出現如此大的反應,連自己的好多興趣愛好都丢棄了。
始終開心不起來,為未來擔憂,其實又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最初是擔心自己有癌症之類的憂慮,後來到擔心家人出事,再後來就是工作上的擔憂。總之整個心情繃的很緊,後來就開始瘋狂地在網上找治療焦慮症的辦法,大家可能也都是這樣的開始吧。
服藥10天後,我自己停藥了,停藥的想法是,我可能被誤診了,隻是暫時性焦慮而已。因為每次發作都是幾分鐘到幾小時就自動好轉,一旦忙起别的事情,就跟以前一樣,心情也好起來,包括現在也是,忙工作了就忘記了焦慮的存在。
但是一旦閑下來就胡思亂想,不定時觸發心慌,胸悶,恐懼的心理,于是我感覺自己确實已經是一個焦慮症患者了。自己感受吧,沒這病的人估計永遠感受不到其中的痛苦。
這幾天我以為就這樣好了。昨晚跟朋友吃飯喝了點啤酒,想不到晚上再次發作,猝死的感覺,心慌,胸悶,迅速爬起來下樓跑了兩圈,回來洗個澡舒服了,一覺到天亮,不知道發作是否跟酒有關系。
鑒于以上的了解,我決定選擇鍛煉身體來對抗,早晚跑步,慢跑,每次15分鐘左右。跑到微微出汗至喘氣為目的,每個人的肺活量不同,适合自己就好。這是我讓自己心理不抗拒跑步的底線,否則我會堅持不下去。
現在已經堅持到第10天了,效果肯定有,心情跟身體出現了變化,脾氣沒有了,精神狀态好了,睡眠也相對穩定,發作間隔時間長了,但跟發病以前還是不同的。生活好像沒有了太大的激情,天天按部就班的生活狀态,心情不差也好不到哪去。每天我都會用日記寫下我的感受,和身體狀況,我希望我能夠一點點的進步。
人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相信所有和我一樣因為人生的不如意、坎坷而焦慮的朋友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對抗焦慮症,并從中走出來,我們要相信人的自我修複能力,加油吧!同是焦慮症的病友們!!!
專業心理咨詢師分析:
焦慮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像上面那位患者自行診斷、停藥的行為是絕對錯誤的,如果對自己的病情變化有所疑惑,一定要聯系主治醫生,由醫生分析判斷。
01、常見的焦慮形式①廣泛性焦慮:經常或持續的無明确對象和固定内容的提心吊膽及緊張不安,肌肉緊張,難以忍受而又無法擺脫。習慣性的對事物的消極預期和災難化聯想,以及習慣性的焦慮情緒和回避做法。是一種謹小慎微,嚴防意外發生的身、心狀态。
②軀體症狀:焦慮情緒引起的身體不适感,如胸悶氣短、肩頸僵硬、頭暈腦脹、頭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難、腸胃不适......很多當事人一開始的時候會以為是軀體疾病,跑到醫院檢查又發現不了什麼實質性的問題,醫生往往會給一個輕微病症的診斷,有的醫生會建議去看心理科,後來才知道是焦慮的軀體症狀。
③失眠多夢:焦慮情緒和軀體症狀引起的睡眠困難。很多是因為擔心睡不好影響第二天的學習、工作或者人際關系而焦慮、睡不着。從某種層面來說,黑夜是對白天的逃避,真正的壓力源是學習、工作或者人際關系,現實問題解決了就能睡的踏實。
④疑病症:為身心健康擔憂,對身體過分關注,感覺過敏;各種檢查均未發現器質性疾病,未發現主觀症狀的軀體原因。對軀體症狀的疑病性解釋和災難化聯想,引發焦慮,擔心、害怕。從某種層面來說,疑病症狀是對壓力的一種逃避反應,是身心在給自己争取休息的時間,争取到更多的照顧、尊重和體諒。
⑤驚恐發作:急性焦慮發作,無明顯誘因、無相關的特定情境,發作不可預測;在發作間歇期,除害怕再次發作以外,無明顯症狀;表現為強烈的恐懼感,可有瀕死感、失控感等痛苦體驗;突然開始,迅速達到高峰,發作時意識清晰,事後能回憶。對身心症狀的疑病性解釋和災難化聯想,引發恐懼,擔心、害怕。從某種層面來說,驚恐發作症狀是長期壓抑的情感的急劇爆發。
⑥強迫症狀:窮思竭慮或反複檢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體驗到觀念或沖動來源于自我;有症狀自知力,感到異常,希望消除,但無法擺脫,因為焦慮和痛苦。實際上是身心試圖通過反複思慮或檢查來獲得心安,以減輕焦慮感。或者通過某些現實層面無法實施的想象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⑦社交恐懼:在意自己的表現和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害怕程度與現實處境不相符,對所怕情境回避,直接影響社會功能。大多是因為擔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緊張不自然,所以才會緊張不自然。社交恐懼症者内心深處是害怕孤獨的,渴望被陪伴和關愛。
02、康複從想法開始
覺察自己的思維活動過程,發現是怎樣的生活經驗、自我觀念、自動化思維在使自己感到焦慮。 需要先放慢自己,才能把自動化的、快速的思維過程認識清楚。把思維的内容和依據記錄下來,檢驗其真實性與合理性,對過去、現在、未來和自己、他人、環境重新進行解讀,用更真實、合理的想法代替原有的思維。包括: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解讀,對當前正在經曆的事情的看法,對自我、他人和環境的認識,對即将發生的事情的預設。
這就是認知重建,這一部分的工作量比較大。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就事論事的,通過實際的焦慮事情,來發現自己頭腦中的想法,過去的生活經驗,既成的觀念,以及對未來的預設。具體的過程是:我感到焦慮了,剛才發生了什麼?我想到了什麼?我為什麼會這麼想?我這麼想的依據是什麼?我還可以怎麼想?我怎麼想更合理?我的想法改變了之後,我的感覺怎麼樣?
03、康複從情緒開始
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和身體反應。為自己的情緒和身體反應命名。
做一些事情放松、愉悅自己的身心。情緒和身體反應的變化也會引起思維的變化。催眠引導放松、繃緊放松、語言暗示、畫面想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滿足自己的身心需求......
繃緊放松訓練:依次用力的繃緊身體上的大塊肌肉,比如小腿、大腿、臀部、腰部、腹部、胸部、雙臂、肩部、頸部的肌肉,持續的繃緊,直到感覺繃不住了,然後松開、放松。
語言暗示:輕柔、緩慢的語言暗示,放松、平靜、安心……
畫面想象:回憶曾經的美好體驗,輕松、喜悅、自信……的回憶。或者想象藍天、白雲、海邊……等美好畫面。想象的如同真實發生,盡管内容是想象出來的,但感覺是真實的,正如病理性的焦慮、恐懼感也是自己邏輯推理、畫面聯想出來的一樣。
做自己感興趣、擅長的事情:揚長避短,更容易專注進去,更容易取得成效,進而可以獲得輕松、愉悅、自信的感覺。
滿足自己的身心需求:對自己好一點,看到自己身體和心理的需要,給與适當的滿足,對自己多一些理解、寬容和愛。
04、康複從行為開始
覺察自己的回避、退縮和拖延的行為習慣。
越是逃避的,越是焦慮和恐懼。打個比方說,自己遇到一隻狗,然後感到很害怕,轉身就跑,也不敢回頭看,跑着跑着就感覺在背後追自己的是一頭惡狼,更加恐懼,再跑着跑着又感覺在背後追自己是一頭猛虎,再跑着跑着就感覺背後是無邊的恐懼,從而更加的疲于奔命,焦慮、恐懼和疲憊,甚至會絕望。
尋求依賴、抱怨他人,會加重自己的焦慮。
一個是認為自己無力面對和解決,必須要依靠他人,再一個是别人并不欠自己的,也無法為自己承擔,所以也會拒絕。
依賴性強的人最害怕的就是被抛棄,因為自己無法給予他人滿足,反而需要持續的向他人索取,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他人早晚會感到厭煩,從而抛棄自己。喜歡抱怨的人,盡管能夠獲得一時的滿足,但是從長遠來說,大家都會避之惟恐不及。
勇敢的面對問題和循序漸進的解決問題,能夠提升自信心。往往在面對了之後就會發現,原來它也不過如此。很多問題要解決起來都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如果總是想用最快的方式最好的解決問題,往往就會面臨失敗,而且還會受到傷害,失去面對和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勇氣。比如要跑100米,正常人七八十步可以完成,而心急的人卻想用兩步跑完,不僅失敗,而且因為步子邁的太大,而受到了傷害,從而一蹶不振,離目标還很遙遠。
可使用方法:系統脫敏法、暴露法,想象預演和生活實踐等。
系統脫敏療法:把某個焦慮、恐懼的對象劃分為若幹等級,等級要相對均勻,幅度要相對小一些,然後從焦慮、恐懼感最弱的情境開始,進行放松訓練,用放松代替焦慮、恐懼感,直到可以完全放松下來,再進行下一等級的放松,依次進行脫敏。
想象預演:對于某個焦慮、恐懼的等級,還無法從現實層面适應的情況下,可以先進行想象預演,就是把自己焦慮、恐懼的情境想象出來,然後置身其中,觀察自己的想法,如果發現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調整;觀察自己的感受,進行放松訓練;觀察自己的做法,如果發現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調整。從而通過語言建立理性的想法、放松的情緒感受、有效的行為做法,作為應用于具體生活情境的準備,提前獲得自信和經驗,再落實到生活中。
05、給焦友們的忠告
要做的工作還是挺多的,自己要有耐心、要多努力,循序漸進、腳踏實地的探索、調整和完善自己。
記住:慢就是快,快就是慢;足夠慢,才能足夠的快。如果感覺自己容易迷失在自己的思維過程、情緒變化、身體反應和外在表現裡,感覺自己調整有些困難,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及精神科醫生的協助,以加快康複進程。
作者:蓓蓓258369
來源:簡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