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衣成本?文/杜一蘭标價1598元的羽絨服,生産成本僅75元,服裝業有這麼賺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羽絨衣成本?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文/杜一蘭
标價1598元的羽絨服,生産成本僅75元,服裝業有這麼賺錢?
近日,ELAND衣戀中國一款羽絨服因原材料以次充好,被北京市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約1.4萬元。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衣戀涉事羽絨服标價1598元/件,生産成本75元/件。上千元的衣服生産成本不到百元,一時間,衣戀成為衆矢之的,不少網友表示:“款式老土,質量與價格不匹配”“這牌子還在?”
曾幾何時,衣戀風靡一時,是無數女孩的“夢中情衣”。“當時能穿衣戀,在學校裡可是又時尚又有面子。”周女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然而,随着當年穿衣戀的女孩們長大了,新興消費群體消費習慣、偏好發生變化,衣戀也從女孩們的“心頭好”,變成壓箱底的雞肋單品,衣戀怎麼了?
多次被罰近期,北京市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衣戀一批羽絨服因以次充好,其背後公司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被要求改正并處以罰款14382元,沒收違法所得。
具體來看,2021年7月,衣戀委托丹東翔騰服裝有限公司為其生産涉事羽絨服共80件,生産成本75元/件,産品明示的執行标準為GB/T14272-2011《羽絨服裝》、GB18401-2010C類《國家紡織産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同年9月,衣戀将其中7件産品用于在北京漢光百貨的專櫃銷售,2件産品用于在北京君太百貨的專櫃銷售,标價1598元/件。
然而北京市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發現,上述羽絨服“配料成分不符合産品上注明采用的産品标準”,存在以次充好等問題。
消息一經曝光,#标價1598元羽絨服生産成本僅75元#引發熱議,衣戀被推上風口浪尖。不少網友表示,“這不就是欺騙消費者嗎?”“假冒僞劣産品”“小時候高攀不起的牌子,還好買不起”。
随着輿論愈演愈烈,衣戀中國于2022年2月10日發表緻歉聲明,聲明顯示,“因該事件讓消費者誤以為ELAND品牌的加工成本即為商品的總成本,為此給顧客帶來的不便,我們表示歉意。”
同時衣戀表示,會加強内部管理和供應鍊管理,從商品的出廠到上架進行更加嚴格的管控。
來源:衣戀中國微博截圖
這并非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首次被罰。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21年2月,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因生産、銷售不合格産品,被上海市闵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同年5月,又因“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被上海市闵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萬元;2021年6月,再因虛假商業宣傳,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分析認為,近年來線上線下渠道變革重構,對傳統以批發和門店為主導的羽絨服市場沖擊非常大,由此推動這類品牌紛紛轉型線上或做授權分銷,而品牌方急功近利的品牌套利行為,對市場、品質、價格、服務等缺乏有效的監管與引導,導緻羽絨服假冒僞劣現象非常嚴重。
程偉雄表示,衣戀被輿論廣泛關注的以次充好、低成本高價格售賣的行為,已經觸及品牌信任危機,對于企業繼續取得用戶信任存在挑戰。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近年來,衣戀在中國市場從原來的所向披靡,到目前面臨很多本土品牌的挑戰,給其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不管怎麼說,市場競争一直存在,如何用好的産品品質,好的服務,誠實守信的态度去服務消費者,是企業品牌應該要遵守的基本準則。”
抛售資産天眼查顯示,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是衣念(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隸屬于韓國衣戀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衣戀集團(THE E·LAND GROUP)創始于1980年,以女裝事業起步,旗下擁有E·LAND、PRICH、ROEM、SPAO、BodyPOPS等多個服裝品牌,已發展成為韓國第一大時尚零售集團。
1994年,衣戀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其官網顯示,“經過十幾年來植根于本土的不斷變革,集團旗下品牌已超過40個,在全國百餘座大中城市擁有超過7000家賣場。”
确實,早些年衣戀憑借較為出衆的做工、設計,以及彼時國内“韓流文化”盛行,在國内風靡一時。周女士稱:“那個時候能穿衣戀的衣服,是身份和時尚品味的象征。”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2008-2012年,衣戀中國區的銷售額分别為35億元、50億元、66.3億元、89億元和114億元,增長率分别為42.9%、32.6%、34.2%和28%。
然而到了2016年,衣戀逐漸走下“神壇”。2016年,衣戀以近50億元的價格出售了國内消費者熟知的服裝品牌Teenie Weenie,接盤方為中國服裝企業錦泓集團。
2017年,衣戀關閉了旗下快時尚品牌SPAO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的部分門店。SPAO成立于2009年,号稱更适合亞洲人體型、膚色和氣質的服裝,主要走親民路線,于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在國内的門店數量一度超過50家。
然而截至目前,SPAO官方微信顯示,在中國内地僅剩14家門店,分别位于上海、杭州、蘇州、武漢、成都等地。
到了2019年,衣戀仍然走在賣資産的路上,以近18億元向特步出售了旗下K-Swiss(蓋世威)、Palladium(帕拉丁)、Supra等品牌。
與此同時,随着近年來中國服裝市場的競争日趨激烈,衣戀的核心品牌ELAND的經營情況也面臨挑戰。根據此次北京市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在2021年9-11月,ELAND在北京漢光百貨、北京君太百貨合計上架了9件涉事産品,共售出2件,其中1件為抽檢售出。
來源:各品牌天貓旗艦店截圖
另一方面,與同行相比,ELAND國内線上渠道的發展也略顯遜色。截至2022年2月16日,在天貓平台上,ELAND、太平鳥、森馬的旗艦店粉絲數分别為380萬、1114萬、1432萬,其中ELAND銷量第一的産品有超過300人付款,而太平鳥、森馬銷量第一的産品付款人數均超過4000人。
程偉雄認為,“衣戀的下坡代表一個時代落幕,韓流時尚文化曾經是本土大衆流行時尚的主流,隻要是韓國品牌就能在本土市場所向披靡,而在今天的市場現狀面前,韓國品牌等國際品牌也需要和本土流行文化進行有效結合才能赢取用戶。”
他表示,在産品調性上要具備自身的特色,而不是單純的工廠ODM買手思維,這樣極易導緻産品品質管控和同質化現象嚴重,在當下,C2M、DTC模式已成為工廠直接對接用戶、品牌直接對接用戶的主要模式,“如果品牌在産品的研發、采購、供應鍊上依然還是采用傳統方式,業績下滑也就順理成章。”
張毅指出,“依戀目前面臨這種局面,主要是缺乏足夠的創新,不管是産品,還是經營模式、品牌營銷推廣等,都出現了一定的滞後。”
面對規模龐大又競争激烈的中國服裝市場,衣戀該怎麼做?
路在何方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我國服裝行業市場規模穩定上升,從2012年的1.42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08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57%。中商産業研究院報告顯示,我國服裝市場規模龐大,預計2021年将達2.4萬億元。
但同時艾媒咨詢報告稱,“當下服裝市場雖然迎來井噴,但未來服裝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生産,走創新發展之路,也是值得每個企業去思考的問題。”
就衣戀集團而言,雖然在中國市場經曆了關閉門店、抛售資産等一系列事情,但截至目前,其微信官方商城顯示,仍有ELAND、PRICH、ROEM、SCOFIELD等8個品牌,涵蓋男女裝、童裝、内衣、箱包等多個領域。接下來衣戀集團在中國市場又該如何發展?
來源:衣戀集團微信商城截圖
“品牌要想取得更長遠的發展,尤其在中國市場,還是要加大力度做好産品,商業模式也需要與時俱進。”張毅表示,與十多年前相比,目前中國市場的消費者有更強的消費能力,但也有更高的消費需求,本土品牌逐漸崛起,對衣戀都是不小的挑戰,需要不斷的突破和創新。
“疫情加速了全球用戶消費的分化,特别本土市場在線業務蓬勃發展,借助技術叠代的商業模式,促使本土品牌在應對消費人群、消費偏好等方面的變化有了更多的嘗試與變革。”程偉雄稱,特别在産品供應上的變革很大,不再是滿足單一訂貨制時代,而是“小單快反”的柔性供應鍊走在市場前沿。
在他看來,進入本土市場的國際品牌,有些産品更新依然按照春夏秋冬的上市節奏,而本土更多品牌已經嘗試按周上市、按節氣(節假日)主題營銷,在和用戶對話中已經不是單一手段,而是根據線上線下不同的生活圈層、不同地域層級用戶,精準營銷。
程偉雄認為,當前服裝産業正處于轉型升級期,依托大數據,用戶的畫像和标簽捕捉得更加精準,企業也能更好地做好采購、生産與上市物流配發、市場營銷、陳列推廣、門店服務、上市與促銷價格以及毛利等規劃,有計劃、有序地推動産業不斷進步,衣戀也應順勢而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