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并多次強調家風建設問題。他說:“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還引古人話說:“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們仍可以在曆史的長河中吸取家風建設的經驗和教訓。
1
趙武靈王的悲劇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圖)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流傳千古。他敢于廢祖宗之陳規,破世俗之陋見,取異族之長補本幫之短,銳意革新,功勳卓著。但英雄難過美人關、難過兒女關在趙武靈王這裡竟也重演。趙武靈王早年立太子趙章,後因做一春夢,按圖索骥娶了大夫吳廣的的女兒孟姚,這便是趙惠後。自此,趙武靈王沉浸于溫柔鄉,朝政廢弛,後來竟愛母及子,把君位傳給了孟姚所生的趙何,自稱“主父”,也就是太上皇。原太子趙章發動兵變,被趙何的太傅李兌當着趙武靈王的面殺死。後因為害怕被治罪,李兌發兵圍住趙武靈王的行宮,數月不撤,趙武靈王一代雄主糧盡食絕,竟以英武之軀爬樹探巢取卵、捉鳥而食,但終被活活餓死。每每想到此番光景,都令人扼腕歎息、怆然心顫。明代于慎行論及此段曆史,歎曰:“才足以辟地兼國,遠迹振業,而不能割愛于婦人,聲色之易人,固若是哉!”
2
誤國誤家的王政君
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年輕時個性溫婉,很懂婦道,因為漢元帝生長子劉骜即漢成帝,母因子貴,但她利用漢成帝的孝順和懦弱,縱容自己的兄弟把持朝政,政事不出其家族私門,最終緻王莽篡漢。漢成帝的舅舅們不僅幹政,還僭越枉法,驕奢淫逸,門庭高廣如帝宮,甚至偷鑿城牆引水入自家園林,更有甚者居然向成帝借宮殿以避暑。及至侄子王莽篡位,才知利害,但為時已晚。班彪在《漢書》中論曰:“婦人之仁,悲夫!”
3
班固敗亡于家奴
東漢初期著名史學家班固,著《漢書》,續《史記》,可謂名垂青史,但卻因家奴牽連緻死。班固曾任蘭台史令,并與大将軍窦憲交好,其子與家奴等常仗勢蠻橫無理,甚至為非作歹。某次,家奴在外大醉,沖撞了洛陽令種兢的車隊,不僅不認錯道歉,竟然反過來破口大罵。種兢工于心計,隐忍未發。後窦憲在宮廷争鬥中被殺,窦氏家族遭到打擊,班固亦遭猜忌,但漢和帝并未深究。可是種兢卻趁機報複,把班固作為窦憲黨羽逮捕收監,直到死在獄中。漢和帝獲知此事已晚,雖然加以追查,但種兢以辦案小吏頂罪,最終不了了之。後人評價班固,工于治史卻不能齊家,尤其不能“教學諸子”、整肅門風,實乃一大缺憾。古語雲:莫用三爺,廢職亡家,班固可謂一例。
4
修文厚德的鄧綏
鄧綏是東漢開國功臣鄧禹的孫女,《後漢書》記載,鄧綏“六歲能史書,十二通《詩》《論語》……晝修婦業,暮誦經典,家人号曰諸生。”十五歲選為漢和帝貴人,與皇後陰氏同學于班昭,因身材颀長秀美,氣質隽雅内斂,很得和帝寵愛,但從不恃寵而驕,反處處遵奉皇後,甚至不與皇後穿同色衣裝。陰皇後嫉妒鄧綏,竟使用巫蠱之術詛咒她,事發被廢,鄧綏仍積極維護皇後。折服于鄧綏的品質、才華與氣度,和帝立鄧綏為皇後。在為皇後和臨朝為皇太後的十數年裡,她謙退自守,主動抑制外戚,同時重文修史,勤于朝政,建樹頗豐。東漢共有六位臨朝稱制的皇太後,或被逼宮返政,或遭動亂被殺,唯鄧綏卓然而出,蓋與其修文厚德有關。
5
董氏妻賢夫禍少
(請君入甕圖)
《資治通鑒》載,武則天時期的奸臣酷吏來俊臣,因助武則天消除政敵而深受賞識,威加朝野,權傾天下。上林令侯敏,常常谄媚巴結他,其妻董氏谏之曰:“俊臣國賊,指日将敗,君宜遠之。”侯敏聽從了老婆的勸告,開始遠離來俊臣,來俊臣就把他外貶為武龍令。侯敏不甘心亦不願前往赴任,董氏又勸曰:“速去,勿留!”後來,來俊臣失勢被殺,其黨羽皆遭清洗,大都流放嶺南,侯敏卻因此免禍。古語雲:妻賢夫禍少。孔子曰:小道雖有可觀焉,緻遠恐泥。今日可鑒!
作者介紹學習經典
于天罡,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名家、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理事、老子研究專家,現任吉林大學政策研究室主任,曾任吉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兼任吉林省國學研究會副會長,孔子學會副會長、吉林炎黃國學書院副院長、中國人才研究會婦女人才專業委員會委員,《超星學術視頻》《說文解字》《職業指南》電視頻道主講嘉賓。近年來,為黨政機關、大專院校和企事業單位做有關管理、國學和女性成長等教育培訓咨詢四百餘場次。
學習經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