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像】
郭威原本是澤潞節度使李繼韬的“牙兵”。後來,李繼韬被李存勖派兵攻滅,郭威收編進了後唐軍隊,入了莊宗李存勖的親軍“從馬直”。
天福十二年(947年),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不久,攻下開封,定為都城。郭威幫助劉知遠稱帝有功,升戳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帥大軍的将相。
不久,後漢高祖劉知遠病逝,郭威和蘇逢吉同受顧命,擁立劉承祐繼位,是為後漢隐帝。郭威官拜樞密使,掌管全國的兵權。
後來當時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绾、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相繼擁兵造反,郭威平叛成功。
之後北伐大敗契丹,以功進封邺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河北諸州郡皆聽郭威節制。
郭威自稱為周朝虢叔後裔,因此以“周”為國号,史稱“後周”,以别于其他以周為國号的政權,又以郭威之姓,别稱“郭周”,或以柴榮之姓稱“柴周”。
後周統治範圍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以及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地區。
後周太祖郭威:後周開國君主,後唐順州刺史郭簡之子。乾祐四年(951年)正月丁卯日,郭威正式稱帝,國号大周,定都汴京,年号廣順。
後周世宗柴榮:後周第二位皇帝,太祖郭威(侄子)養子。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日,郭威駕崩,二十一日,柴榮按照遺诏,在柩前即皇帝位。沿用顯德年号。
後周恭帝柴宗訓:後周末代皇帝,周世宗柴榮第四子。顯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訓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靈柩前即皇帝位。沿用顯德年号。
周元通寶
周元通寶始鑄于周世宗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仿唐“開元通寶”錢制鑄錢,名“周元通寶”。銅質小平,隸書對讀。“元”字第二筆左挑,背有月紋、星紋或星月紋。
星紋或左、右或上、下,月紋不常其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穿之一角。每錢背月似為八卦方位之一。
錢文
周元通寶錢文仿唐開元通寶錢文。改“開”為“周”,“周”字方正勻稱,“元”字長橫左挑,與開元通寶相比較扁,“寶”字較小。錢文為隸書,兼有篆書成分。錢文莊重,挺拔,深峻。
形制
周元通寶形制仿唐開元通寶形制,外廓較寬,内廓較細。
真品周元通寶一般錢徑在2.4厘米至2.5厘米左右,大型者達到2.58厘米,小型者隻有2.26厘米。
重量一般在3克至4克之間,最重者4.6克,輕者2.9克。
爐記
【周元通寶爐記】
周元通寶基本為小平錢,也有少量大樣錢鑄行。小平錢以光背為主,也有背星月者,為開爐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