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原始森林公園網紅打卡景點

原始森林公園網紅打卡景點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7 01:16:42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延安

香山附近的野山是很多徒步愛好者進行戶外運動的熱門“打卡”地,由于不是開發景區,沒有專人進行清理,山路沿途有不少被随意丢棄的垃圾。9月17日是世界清潔日,也是中秋假期過後的第一個周末,記者跟随環保志願者來到香山附近的野山,采訪了一次“清山”行動。在10多公裡的山路内,志願者總共清理出近100公斤垃圾。志願者呼籲,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增強環保意識,主動加入清理垃圾的行動中

無序“打卡”網紅景點帶來山野污染

當天上午九點半,100多名志願者在香山腳下集結整裝待發。作為此次活動的領隊,“手護自然”志願者團隊組織者“木匠”正在給大家分發垃圾撿拾裝備。記者領到的裝備裡包含垃圾袋、手套、撿拾夾等工具。“木匠”本名劉松,他經常從事徒步活動,有一定的戶外經驗,出于清理山野污染的初心,這才組織起了“清山”志願活動,目前活動已經持續了兩年。

“清理垃圾其實很簡單,有雙手套,再帶個垃圾袋,就能夠把它們帶下山。”“木匠”說,社交平台會催生不少網紅打卡地,“有時候我們通過網友分享的照片,會看到那些所謂網紅景點的風景很好,但大量遊客湧入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随意丢棄垃圾。”

以香山附近的野山為例,這是條經典戶外徒步路線,中間有劉半農墓、觀音泉、打鷹窪等景點,每天都有不少徒步愛好者光顧。“但是徒步愛好者的素質參差不齊,有的會主動把自己的垃圾帶下山,有的直接就丢棄在了山上。有人缺少經驗,沒帶垃圾袋卻攜帶大量包裝食品,導緻一路丢棄。”不僅如此,由于野山沒有專門的環衛工人進行清理,很多景點成為遊客集中休息區,垃圾越來越多。但凡看到有堆垃圾,就會有更多的人把垃圾丢在旁邊,“破窗效應”明顯。“木匠”說,這條路線的垃圾被志願者清理過多次,目前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衆人拾柴”清出近百公斤垃圾

從山腳下的一處破舊鐵門開始攀登,記者跟随志願者正式開始了“清山”之路。沒走多遠就看到,山路兩側零散地丢棄着一些紙巾、礦泉水瓶等垃圾,志願者迅速拿出各自的工具,開始撿拾。“生紙其實是可降解的,如果遇到難以撿拾的,我們可以忽略。但很多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這是我們重點搜尋的對象。”一名志願者說,這類垃圾包括煙頭、塑料瓶、易拉罐、自熱飯盒等。

沿着崎岖的山路繼續向上攀爬,不僅路越來越陡,沿途的灌木叢也很茂密。大多數志願者對于搜尋山路兩邊的垃圾還力所能及,再進一步去搜尋灌木叢裡的垃圾就困難得多了。“很多垃圾會被扔進灌木叢,撿拾起來相當不容易,但我們都不會放過。”一名志願者說,夏秋之際植被茂盛,“清山”就會遇到這個問題。記者看到,為了清理草木深處的口罩和塑料瓶,有志願者鑽進了灌木叢,但是旁邊就是山溝,隻能小心翼翼用撿拾夾将其夾起來

原始森林公園網紅打卡景點(山野網紅景點千萬别忘了這件事)1

“真希望遊客在山上扔垃圾别丢太遠,降低撿拾的難度。”志願者無奈的背後,飽含着更多的期許。為了提醒過往的徒步愛好者,志願者都會在容易丢棄垃圾的地方或者路口拴上一條綠色絲帶,上面寫有“請把垃圾帶下山”的提示語。

原始森林公園網紅打卡景點(山野網紅景點千萬别忘了這件事)2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活動,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會産生垃圾。”在打鷹窪泉,一名志願者說。記者注意到,泉水旁邊有多處斷壁殘垣,這也成了一些遊客歇腳的好地方,周圍有些丢棄的食品包裝袋。眼尖的志願者将雜草撥開,一小堆垃圾赫然出現在眼前,大家迅速将其收進了垃圾袋。

容易歇腳的地方不僅會出現食品包裝袋,還會有不少煙頭丢棄。在另一處石階旁,有遊客正在歇息,待他們走後,看到周圍散落着一些煙頭,志願者用撿拾夾小心夾走。“在山野中吸煙,不僅容易誘發火情,還很不好清理,自覺禁煙真的很有必要。”

記者又跟随志願者來到一處廢棄的攪拌機前。有志願者告訴記者,先前的多次“清山”活動,他們都發現攪拌機裡面堆滿了垃圾,也都進行過清理。然而再次來到攪拌機前,情況還是讓人吃驚。隻見成堆的塑料瓶、食品包裝袋等垃圾将攪拌機裡塞得滿滿當當。

原始森林公園網紅打卡景點(山野網紅景點千萬别忘了這件事)3

靠近攪拌機口的垃圾容易撿拾,可是深處的垃圾一度難以夠到。志願者隻好找來一根長棍,爬到攪拌機頂,通過狹小的口,用長棍将垃圾一點點捅到另一側,再由志願者将垃圾一點點夾出來。忙活了近半個小時,足足裝了四五個大袋子,攪拌機裡的垃圾才終于清理完畢。

原始森林公園網紅打卡景點(山野網紅景點千萬别忘了這件事)4

“由于荒山野嶺沒有配備垃圾桶,很多遊客看到這處廢棄攪拌機,就會把它當做是一個天然的‘垃圾桶’,後面的遊客看到裡面有垃圾,也會往裡面扔,日積月累,這裡就成了垃圾站。所以,我們一直提倡要把垃圾帶下山。”

因為攜帶的工具有限,對于中途遇到的一些諸如泡沫塑料或者廢棄家具等體積過大或者過沉的垃圾,志願者心有餘而力不足。“這類垃圾比較少,但是也有,有的可能是附近村民丢棄的。對于處理不了的垃圾,我們會反映給相關部門,請他們協調處置。”“木匠”說。

下山後,志願者對所有的垃圾進行了稱重,在12公裡的山路上,大家總共撿拾了97.22公斤垃圾,低于前幾次在同一條路線清理出的垃圾重量。“對我們來說,撿不到更多的垃圾是好事,我們希望以後的垃圾數量會越來越少。”

原始森林公園網紅打卡景點(山野網紅景點千萬别忘了這件事)5

期待更多遊客加入環保行動

“我們是保護自然的好少年,你們也要愛護環境,别亂丢垃圾。”在一處山泉旁邊的大石頭上,幾名遊客将食品擺了一地,正在吃東西,“清山”隊伍中的一名小志願者走上前去,用稚嫩的童聲發出善意的提醒,逗樂了大家。“我們肯定會自己帶走。”吃東西的人群裡傳來了這樣的保證。參加此次活動,記者最大的感觸就是,“清山”本身也是一種宣傳,通過志願者的實際行動,越來越多的人深受感染,不僅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還紛紛表示願意從自身做起,投入到環保行動中去。

參與“清山”活動的志願者中有不少都是孩子,天真無邪的孩子有天然的感染力,無論是撿拾垃圾的積極性,還是勸阻不文明遊客,都給成年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下次也會帶着孩子,告訴他不要在山野亂丢垃圾,還要帶着他像你們一樣撿拾垃圾。”一名遊客說。

原始森林公園網紅打卡景點(山野網紅景點千萬别忘了這件事)6

“一路走下來我們也看到不少垃圾,能不能給我們幾個垃圾袋,下山的過程中也撿撿垃圾。”記者在行進途中目睹不少遊客被志願者的行為所觸動,主動向志願者索要垃圾袋,迫不及待地想要參與其中。同時記者也發現,有些遊客自帶了專門的垃圾袋,自覺地把垃圾帶下山。

“‘清山’活動貴在堅持,我們希望能通過一個隊伍的行動,帶動更多的人增強環保的意識。”“木匠”告訴記者,前兩年招募志願者的時候,好幾天都沒多少人報名。如今,環保意識愈發深入人心,每次的“清山”活動招募往往一發出鍊接,報名很快就超額了。“如果有人一直扔垃圾的話,撿拾就沒有意義,解決不了問題。撿拾垃圾說到底隻是一種補救措施,我們更希望從源頭改變大家的行為,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在山野亂扔垃圾的危害,從自我做起,不亂扔垃圾,把自己的垃圾帶下山,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