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

如何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23:51:23

油菜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年種植面積超過1.1億畝,居世界第二。傳統種植油菜,主要取籽榨油,由于當前油菜籽國内外價差懸殊,國内油菜生産效益并不高,如何提高油菜種植收益呢?

近日,根據今年氣候特點和生産實際,為科學指導今年油菜秋冬種生産,農業農村部油料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提出2020–2021年度油菜秋冬種技術指導意見。其中一大亮點是,為拓展油菜用途,提高綜合效益,指導意見推薦了“一菜多用、一種多收”4種方式。對此,結合公開報道資料,這裡作一解讀。

其一,大力發展觀花油菜。

指導意見指出:在城郊及旅遊資源豐富地區,通過種植不同花色品種、設計景觀圖案、延長花期等方式,發展觀光旅遊、養蜂産業。

如何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作飼料每畝收益翻番)1

解讀:油菜因其花色鮮豔,花期吸引遊客紛至沓來,因此一些鄉旅和景點開始推廣種植觀光油菜,觀光油菜已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作為觀光油菜,人們一般選擇花期偏長、株高适中、不同熟期的高産穩産品種。種植時将不同熟期、不同花色品種分區域規模化種植,這樣可延長花期,增加旅遊收入。而科研人員也不斷發力觀光油菜的培育。經過4年多的科研攻關,江西農業大學青年教授付東輝團隊已培育出38種彩色油菜花,其中13種顔色達到穩定效果。浙江省農科院研究員張冬青則耗費十餘年時間,研發出一款可三季開花的油菜新品——迎春一号。該品種通過育種技術,破解了油菜隻能通過低溫春化、在春天開花的難題,可以在秋、冬、春三季開花,花期能長達3個月。冬季裡觀賞油菜花,不再是夢想。

其二,發展綠肥油菜。

指導意見提出:種植營養生長旺、莖葉産量較高的品種,在前茬播種(移栽)前10–15天粉碎翻壓還田。

如何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作飼料每畝收益翻番)2

解讀:綠肥是我國幾千年農耕文化的寶貴遺産,20世紀80年代以前,綠肥還一直是我國農業生産中氮素、有機肥料和飼料的重要來源之一。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加之收益不高,綠肥種植面積這些年急劇下降。雖然油菜作綠肥有着其他綠肥不具備的優勢,但由于一般油菜品種株型高大、莖稈粗壯堅硬等原因,存在腐解慢、翻壓難等問題。針對此,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在全國率先選育出油菜綠肥專用品種——油肥1号、油肥2号。目前,油肥系列品種以稻—稻—油菜綠肥、中稻或一季晚稻—油菜綠肥模式在湖南水田推廣應用,初步實現了油菜綠肥的回歸。

其三,推廣“菜油兼用”。

指導意見提出:選用早發、再生能力強的高産早熟品種,早播早栽,薹高30–40厘米時,摘取主莖頂端15厘米左右菜薹作蔬菜,利用分枝生長收獲油菜籽。

如何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作飼料每畝收益翻番)3

解讀:油菜苔即油菜的嫩莖葉,是人們餐桌上一道美食。河南信陽市農科院目前在該市推廣的油菜品種就是甘藍型油菜。甘藍型油菜由甘藍和白菜經過雜交加倍進化而來,不僅清香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其維生素C、硒、鈣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蔬菜。而在2019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率領的科研團隊,培育出全球第一個“硒高效”蔬菜——雜交油菜苔新品種“硒滋圓1号”。該品種種植技術與種植菜苔類似,播種後2個月即可采摘,一次種植可采摘3-4茬,畝産油菜苔量可達600公斤-800公斤,配套密植栽培措施可實現更高産。

其四,推廣飼料油菜生産技術。

指導意見提出:宜選用硫苷含量低、青飼産量高的“雙低”飼料油菜品種。根據飼喂方式和加工要求,在蕾薹期至角果形成初期進行機械采收。

如何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作飼料每畝收益翻番)4

解讀:冬季是青飼料缺乏季節,讓油菜“改行”喂牛羊,效果如何呢?貴州省農科院油菜所研究員杜才富團隊順勢而動,自2018年篩選出高蛋白甘藍型油菜作為飼草,育成了三個蛋白飼料油菜新材料及兩個蛋白飼料油菜新組合。經測定,其植株粗蛋白(幹基)含量最高達到26.92%。油菜青飼料市價一噸300元左右,一畝田收獲5噸就能有1500多元的收入。此比收油菜籽收益幾乎翻了番。通過密植和多次收割,還可提高産量,增加收入。

對于上述油菜多功能開發利用技術,實現“一菜多用、一種多收”,提高種植效益,你怎麼看?你有何更好提高油菜綜合收益的妙招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