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其它科目
不止是英語,所有的科目也是一樣。如果學不好,都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反思:興趣動機、信心問題、态度問題、方法問題等。前面所講的東西都可以遷移到其它科目上去。所以下面再分别對數學、物理、語文科目從不同的視角再談一談感想(當然不是說我這幾科學得好,隻做抛磚引玉吧)。
數學:
我們的學生(民本)大多數數學都不好
在高中階段,數學課程的内容也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并沒有掌握好,并且沒有形成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但相比高等數學,高中數學知識内容畢竟有限,并且有很多時間反複學習、做題。然而高等數學從内容難度上有很大的提升。同時大學學習進度很快,科目多壓力大,幾乎沒有時間複習,基礎差的學生很難跟得上。
不光民本、相信很多普通本科的學生也是很吃力的。
(以下學習困難學生比率是我估計的、未經過調查)
重點學校學生:知識結構、邏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很強,大多數沒有問題。 學習困難的比率1/10;
普通本科學生:知識結構、邏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一般,學習困難的比率4/10;
民本學生:知識結構、邏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較差,學習困難的比率8/10;
我想民本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邏輯能力較差;
2.接受較慢;
3.不思考或不善于思考;
4. 習得性無助,就是已經失去信心。
造成:
1. 因為跟不上而放棄學習;
2. 考試當成背答案;
Vote:
1. 你是否會因跟不上而放棄學習?
2. 你怎樣準備考試?理解還是背答案?
我覺得學習有這麼幾個層次:
1.知識結構碎片化、有很多漏洞、知識點間缺少聯系;
2.知識結構有漏洞、知識點間一定聯系,但缺少解題的圖式。
3.知識結構較好、知識點間有聯系,也有解題的圖式,但缺少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知識結構較好、知識點間有聯系,有解決問題的圖式,理論聯系實際,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們的學生多屬于1、2種情況:
解決辦法:
1.了解學生的入學情況,包括數學分數,志願情況,輔以問卷調查或測驗。
(都說民本學生基礎差,但到底差在哪裡,有人做過權威調查嗎?
高考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的一個總體性檢查,但是最後隻給出一個分數,我們得不到任何其它信息。高考應該給出一個相對詳細的評估,如知識結構、邏輯推理、空間想像、人文素質等,也為學生報考志願、今後的學習、職業規劃提供參考。)
2.補救式教學。
對于那些沒有跟上而掉隊,自我放棄(習得性無助)的學生,提升其信心、改變其學習态度。加以補救教學。
具體方法如下:
1. 激勵、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學不好原因,告訴他們如果有好的方法、數學能力會有很大提升。
2. 彌補其知識漏洞。
3. 傳授解決問題的圖式。
a.數學學習幾個關鍵的轉折點:如從正數->負數;整數->分數;整數->小數;
十進制 -> 其它進制;一維 -> 二維 ->三維;線性 -> 非線性;直線->曲線;平面->曲面;有限->無限;宏觀->微觀;變化->變化率;
每個環節轉換如果不順利的話,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要重點加強學生的理解。
b.我在看《教育心理學》課程教材的過程中受到一些啟發,讓學生學一些學習相心理學關的原則是有益的。幫助了解自己、掌控自己的學習。
c.少量的練習,無須大量練習。
吉林大學王元元教授在研究人工智能,有一個方向就是怎樣以小量的練習就可以讓AI達到一定的學習成果,而不需要搞“題海戰術”。
事實上,從芬蘭的教育來看也是可行的,芬蘭用比其它國家少得多的學時,達到了幾乎最高的數理成績。
Expansion:
以下摘自《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芬蘭孩子的上課時數,比起多數國家都少得多;功課從沒有多到做不完,周末或假期的作業不會讓孩子忙到不能好好休閑。寒暑假就是放松休息的假期,甚至,根本也沒有什麼寒暑假作業!舉例來說,他們在數學的教學方式是在課堂上演練靈活多元,但卻不是反複做習題、寫考卷,而是着重題型的理解與課堂的講解,上課時間也不會多占用到其他課程。若能在課堂中讓學生學會的内容,就不需再花額外時間去重複演算,而是讓學生有自行消化吸收的空間與時間。
芬蘭中學生在OECD的2007年公布的“國際學生教育評量”(PISA)數理成績上,雖不是第一,但也隻比第一名的中國台灣少一分而已,并且在前兩屆評量中,都位居第二。
芬蘭學生竟然能在數理能力上足以和亞洲學生平分秋色,讓歐、美、亞洲等各國,每一年都派出不少教育團到芬蘭來,想好好了解芬蘭老師在學校是怎樣教的,學生在學校是怎樣學的,才能用比大家都少的學習時數,創造出比大家都更平均、更優異的成果。
4. 在專業基礎及專業課程中解決其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5.如果他們在外語方面有所提高,會加強他們學習的信心。
Episode:
我本人數學方面資質較差。主要是接受慢,但還是肯思考和專研的。
上大學時高數那種吃力的感覺記憶猶新。感覺是跟不上老師講課思路(老師隻是飛速地闆書),和高中比進度太快,沒有時間課後消化。那時沒有網絡,很難查找資料複習,也不好意思問同學,所以掉隊。
Conclusion:
現在條件好很多,一個是老師上課手段、授課理念的改進,二是有豐富的網絡資源,如果再加上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個别輔導,對那些高數學習困難的同學,有這幾大措施的幫助,大多數學生應該是可以跟上的。
Tips:
不去思考,拿過來就背,把理科當成文科學(當然不是說文科隻需要背),幾乎成為一種定勢了,必須打破它。
所以必須重新認識你的學習、不光是英語,其它的學科也是一樣。
需要動腦深入思考、探索事物之間、事物内部的聯系。
這裡再強調一下:圖形化、形象思維對于邏輯思維不強的同學是不不可多得的好幫手,并且對任何學科都是通用的。下面舉個我學習物理學習的例子:
物理學習:
Episode:
初中時剛學電學那部分時,由于電壓、電流、電阻的規律由于比較抽象,看不見摸不着,不好理解(那時沒有現在的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所以盡量想辦法理解它,于是我就想到了用水來類比電,想像一個水槽、水管、水泵組成一個水的循環系統。水管中的水流來類比電流、水泵來類比電池,水槽水的高度類比電壓,水管内水的阻力來類比電阻。
此後,關于電阻串聯電阻後變大、并聯電阻變小,電流短路等等都借助水流能很好地理解了。
通過這樣的形象化,我對電學的理解深刻了很多,公式也能記住了、做題也會做了。
有人質疑了,你這樣做類比合理嗎?有沒有科學性啊!
後來讀研究生時我學自動控制原理、再後來我又教這門課,發現這個類比是很科學的。
控制工程中有一個概念叫相似系統。
所謂相似系統就是系統之間的數學模型相似或一緻。電氣系統和液壓系統是雖然表面上相差甚遠,但它們的内部運行規律是一緻的。不僅如此,它們的參數也正如我前面所做類比一樣是一一對應的。
電氣和液壓都有“流動”的特性,有相似性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更有甚者,它們和一個看似毫不相關的機械系統也是相似的。
相似系統
所以事物表象千差萬别,但其背後的規律是一樣的,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處。
中國古代的智慧,易經、八卦、中醫,将世間萬物背後的“模型”抽象出來,就是陰陽五行,它們之間的作用規律就是相生相克,用于理解世界、解決問題。看來古人的抽象概括能力是極高的,遠遠高過我們現代人啊。
高中時也是一樣,物理不能理解的時候我都采用形象化的辦法。可能是因為我的抽象思維不夠發達。而我又有強迫症,我不能理解透的東西我沒辦法做題,再簡單也不行。這種方法還是奏效的,我的成績快速上升,最後的高考結果極大地超越了自己的預期。
語文:
以作文為例,講講我作文是怎樣開了竅,從不會寫到寫得好的。
高二之前我還不會寫作文,寫的就是流水帳、空洞無物、湊字數,想到哪裡寫哪裡、結構框架都沒有。
老師應該是講過怎樣寫作文,但好像都沒聽進耳朵裡去。
直到有一次看了幾篇“佳作”之後,突然就有感覺了,想到作文(議論文)其實是有固定的套路的(類似八股文一樣)。
先提出觀點、再論證(多角度)、再反證,再辯證、再結論就完事了。
觀點要比較新穎,不要跟别人都一樣(調整視角看問題),論證材料要比較充分等等。
所以再作文的時候就注意了,對題目進行仔細、深入的分析,找到一個比較好的角度,提出比較新穎的觀點。
同時平時也注意收集素材(正面的、反面的,記得那時做了一些剪報)。
結果、神奇的事情真的就發生了。作文成績逐步提高,多次被老師課堂表揚,并且高考發揮得也不錯。
(當然,好在是寫議論文。如果是其它文體,估計提升就沒這麼快了)
直到現在,我也經常寫一些文章。有一些新鮮的想法就寫一寫,包括現在正在進行的。不管怎樣還是能夠把自己想法表達清楚、并且觀點也比較鮮明、論證也是比較充分的吧(自我感覺),雖然文字沒有那麼華麗,有時會天馬行空收不住(沒太多時間修改凝練)。
學會學習:
作為一個民辦高校老師,有時覺得很無奈。很多學生不會學習。
考試就靠劃範圍,把理科的邏輯、計算、推理題當成了背誦。
我希望同學們能正視自己、正視問題,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策略,改進自己的學習。
如果你有哪些方面的學習困難,也可以提出來,大家一同解決。你覺得困難的在别人看來可能并不難,給你點提示說不定就“一語點醒夢中人”了呢。
Tips:
高效學習法,你都嘗試過嗎?
1.費曼學習法
2.思維導圖法
3.西蒙學習法
4.PQ4R法(Preview,Question,Read,Reflect,Recite,Review)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