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連續四次位列主流合資品牌

連續四次位列主流合資品牌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9 12:05:03

本周銳評(10.11~10.17)新體制催化老品牌

連續四次位列主流合資品牌(新體制催化老品牌)1

本周又有人從工信部新車公告中報料,QJMOTOR将要推出700cc的拉力,TRK502的模樣,700的動力,配方還是那個配方,但味道會更沖一點。

連續四次位列主流合資品牌(新體制催化老品牌)2

公告中的照片都醜得不要不要的,先湊合着看。

連續四次位列主流合資品牌(新體制催化老品牌)3

與此同時,還有一款350踏闆也要上市。

QJMOTOR這兩年新車上得速度非常快,這速度他要說自己是第二,沒有人敢說是第一。

銳圓簡單分析,QJMOTOR上得快有幾個原因:

一是他們原來的發動機平台比較多,錢江自己研發的,貝納利那邊的,再搞一個QJMOTOR,資源存量既在,何妨擴而張之,所以他們的産品就像細胞分裂,一分二、二分四,裂變速度非常快。

第二個原因是就是吉利科技成為錢江股份的最大股東并掌控經營權後,有一種資本的原始沖動,要做業績,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既然決定做,為麼不快點做。

第三個原因就是貝納利在國内市場多多少少有點審美疲勞,品牌價格已經形成定勢,向上突破有困難,向下傾斜不甘心,百年的意大利品牌,逼格必須保持,而下方又有一段區間市場可以參入,于是再注冊一個QJMOTOR,這樣兵分兩路,一路抗KTM之流,一路怼CF之輩。吉利在汽車領域多品牌戰略玩得溜熟,多個品牌層次分明,内部末位淘汰,産品有進步就啟用新品牌,以前老品牌的負面口碑随着末位淘汰一起打包清空,你别說,這套打法還挺符合中國國情。

第四個原因是坊間傳的,說B與Q兩個品牌内部股權結構不同,這樣那樣,這個聽聽就算了。

第五個原因或者就附帶的一個效應,就是QJMOTOR可以搶市場上更多的商家資源,這個套路本田的Honda Wing也是這麼玩。QJMOTOR一出,首先對做貝納利的商家也是一個刺激,商家囿于一地,做土皇帝的心态都比較重,特别是代理商,和工廠關系就是自己的核心競争力,現在工廠要發展更多的關系,就看你努力不努力。

連續四次位列主流合資品牌(新體制催化老品牌)4

話分兩頭,最近的摩博會,力帆也又一次登場。為什麼說“又”呢,是因為他上一屆以及上上一屆沒有參加。力帆多元化運營失敗,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過去已經歸檔“曆史經驗教訓”了,所以就不多說了。力帆也被吉利科技收購入股,也就不存在以拖待變的選項了,迅速執行吉利的整合戰略是唯一法門,所以參加摩博會,展示一種姿态,也展示了自己這兩年的研發成果——KPT400,這款車應該是力帆團隊已經在執行中的研發計劃,以後力帆肯定會和QJ有資源共享的動作,我們且拭目以待。

如果說入主錢江是配合溫嶺市——吉利的出身地的産業結構調整,有奉旨成婚的意思,入主力帆則不能如是簡單看了,似乎吉利在構築自己的摩托車産業版圖。這對于過去靠生産累累慢慢發展的摩托車行業來說,可以說是異種入侵,基因突變。

現在大家一定不要把吉利科技當成一家純粹的汽車企業,甚至曾經的摩托車企業,他已經是“産業資本”——有産業背景的資本,資本行事的原則和作風和企業不一樣,和單純的金融資本也不一樣。

摩托車行業現在面臨着新的曆史機遇或者發展窗口,從可能性來說,越多的新玩法會産生更多的可能性。在資本看來,摩托車似乎還是有油水可榨的,吉利玩過摩托車,後來把它末位淘汰了,現在殺個回馬槍,李書福怎麼想的,非常值得八卦;另外,長城、五菱也傳說躍躍欲試,呵呵,嘿嘿,哈哈,熱鬧。

有 産業背景的資本進入摩托車,肯定會對摩托車産業的發展産生推動作用,錢江和力帆又有活力了,這是可以看到的。過去摩托車行業也有過大整合,兵裝對嘉陵、建設、輕騎就來過一次,但是這種略有行政色彩的整合後來失敗了,核心問題是如何整合嚴重同質化的産能,簡單擴大規模在通路車市場日益衰落的情況下,肯定難有成效。這次是資本整合,病還是過去的病,藥是新藥,如何把QJ和LF各自做出特色,可能是個需要研究的課題,也是我們期待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