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逃離秦國邊關前,想住旅店,店主說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沒有證件店主要連帶判罪。拒絕了這個逃犯。商鞅歎息道:“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這就是作法自斃的來由。
商鞅變法
作者:十年砍柴
“作法自斃”這個成語今人常用,查其源頭,應該是典出《史記·商君列傳》。2400來年,這個典故一再被人使用,說明在中國———甚至是人類曆史上,作法自斃的故事一再上演。
商鞅是衛國公室之後裔,源出姬姓,因此又被稱為衛鞅。到了商鞅這一代,由于是旁系子孫,家庭已經破落了,流落到異國,給魏國相國公叔痤當門客。此人不甘心久處人下,少年時刻苦向學,史稱其“好刑名之學”。———刑名之學,就是法家的學說,走的是李悝、吳起的路數,和後世“法治”辭相近而意相差甚遠。中國古代的法家不以保障普通人的權利,而限制官家權力為基礎,相反乃是提倡官家特别是君主進行集權,用嚴刑酷法來威懾與管理官吏和百姓。凡法家者,多刻薄寡恩之人,商鞅也不例外。
最精緻的曆史讀本,請訂閱微信公衆平台我們愛曆史(his-tor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