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王耀慶發布會

王耀慶發布會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7-08 09:16:09

大多數觀衆認識演員王耀慶,是從他出演的各類電影和電視劇開始的。他曾參演《失戀33天》《浮沉》等知名内地影視劇,也憑借《創業時代》中的IT精英李奔騰、電影《無雙》中的卧底警探獲得較高人氣。

在今年的上海書展上,他帶來首部文字作品《耀慶職人訪談錄》,收錄了包括林奕華、林懷民、李士龍、陳建骐、鐘澤明、焦元溥、田島征三、北川富朗、桢文彥9位藝術家的創意人生。除了藝術家之外,在同名文化記錄短片《職人訪談錄》中,他還走訪了不少其他職業的人,例如制鹽的匠人、捕魚的海女,甚至還打算未來以一名舞者的身份出現在大衆舞台上。“不管你從事什麼職業,大家認定的道理都一樣——你必須對自己負責,你必須一直堅持,才有可能做到最好。各行各業,沒有例外,我覺得這就夠了,很開心。”

在上海書展上,澎湃新聞專訪了王耀慶,聽他闡述制作《職人訪談錄》背後的心路曆程。

王耀慶發布會(王耀慶談耀慶職人訪談錄)1

王耀慶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本文現場圖均由澎湃新聞記者程千千拍攝。

【對話】

澎湃新聞:這次你為我們帶來的是首部文字作品《耀慶職人訪談錄》,能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新書的主要内容嗎?

王耀慶:從2016年開始,我和團隊策劃、拍攝了15集的訪談節目《職人訪談錄》,這些節目陸續在我的微信公衆号上推出。這一次用文字的形式整理成書籍,使内容的呈現更加完整。我希望能借此讓所有的朋友理解這些人對生活、職業的堅持和熱情以及人生的看法。

這本書裡收錄的受訪者都是與藝術工作相關,其中包括了北京人藝的李士龍老師;《職人訪談錄》的配樂人,古典樂推廣人焦元溥老師;雲門舞集的林懷民老師;舞台劇導演林奕華;音樂創作人陳建骐老師;假音人樂團樂手,陳奕迅、郭富城演唱會鼓手,同時也是我們舞台劇巡演音效設計師的鐘澤明;将近20多年的時間一直在專注藝術展覽,改變了很多鄉村環境的日本知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日本繪本大師田島征三;日本知名建築師桢文彥老師,我跟他們暢談對于職業,對于生活,對于生命的理解,相信對很多朋友都會有所幫助。

王耀慶發布會(王耀慶談耀慶職人訪談錄)2

《耀慶職人訪談錄》

澎湃新聞:你提到了你訪談的九位藝術家,能談一談你對具體人物的有怎樣的一種選擇标準嗎?

王耀慶:我一開始的設想是介紹我身邊的一些朋友,他們都是素人,可能沒有什麼名氣。後來和團隊一起讨論,覺得還是從大家知道的人入手比較好,這樣會更有親近感。

第一期采訪的就是林奕華導演,然後找到了林懷民老師,之後順着這條路線就踏上了藝術的“不歸路”。這畢竟也和我的演員工作相關聯,不知不覺地采訪了很多跟藝術相關的工作者。在這麼多看似不同的窗裡面,有很多東西是一樣的,那就是對于藝術的熱愛,以及對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執着。

所有人,不管在哪個年紀,不管在哪個高度,不管是什麼職業,他們隻問自己一件事情,就是怎麼樣把這件事情做到更好?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澎湃新聞:你剛才也提到這是第一冊,那是不是說明之後還會有第二冊,第三冊?

王耀慶:對,我是這麼希望的,全部應該會有12冊。哈哈,但是通常立flag的最後都會崩塌得很快。也許随着我們的職人訪談錄一直推展下去,會集結不一樣類型的受訪者,我希望能給大家看到不一樣的選擇。

澎湃新聞:平時你有自己喜歡的作家和作品嗎?

王耀慶:平常看的最多的應該都是劇本。除此之外,也喜歡村上春樹的小說,我喜歡這種絮絮叨叨,很口語化又很龐雜的叙述底下,說的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我還喜歡英國作家彼得·梅爾,他的《有關品味》開啟了我對于上流社會的想象,我買過很多送給我的朋友們。

澎湃新聞:這次采訪九位幾乎都是名人,在具體的訪談當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難?能不能聊一聊做這本書的過程?

王耀慶:在訪談的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困難。因為當你跟另外一個人有着相同的信念,對于很多事情有着同樣的體悟的時候,就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舉個例子,我們在日本株洲采訪到一位海女,“海女”能夠在不背氧氣筒的情況下,下海采幹貝,打魚或是采珍珠,她們把這作為一種職業。這位曾經的海女現在海邊開一個餐廳,我覺得與她的對話極其精彩,她的話句句都是正能量。

她的職業要靠海為生,看天吃飯,但她從來不以此為苦。我問她說:“如果天天下海不是很累嗎?”她說:“這就是我的職業,這就是像我們這種靠海吃飯的人要去面對的事情。”我們會去很小的地方,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但是他們卻會帶給我們想象不到的啟發。大家如果看這本書,就能夠在其中的某一頁感受到和我一樣的感動。

這本書在出版的整個過程當中,遇到最大困難就是我們要定書名,讨論了非常久,想不到一個好的。當我們決定好的時候,發現别人已經注冊了,所以就也不能用了,最後還是決定叫它原來的名字,就是職人訪談錄。

但是我們加了一個副标題是遊藝的人,大家可能會問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指那些在藝術和自我空間裡面自由自在遊玩的一些人。當你的工作已經不再是工作,而可以閑意遊玩的時候,我相信是一個很快樂的心情。

王耀慶發布會(王耀慶談耀慶職人訪談錄)3

澎湃新聞:采訪這麼多很酷的職業,你之後會考慮嘗試其他的職業嗎?

王耀慶:當然會。雲門舞集的林懷民老師今年要退休了,他退休之後就會有比較多的時間,所以我打算跟他學舞,明年我就可以以舞者的身份出道了。

澎湃新聞:書中最後一章是你的自問自答,為什麼會想到用自問自答的形式?

王耀慶:我希望從别人身上得到對于自己職業的認知,想要知道他們對于各自行業的看法。當然,我對表演行業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我想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是這樣看待敬業,看待堅持,看待熱情。

采訪完這麼多人之後,我認為應該總結一下我是怎麼看待自己的。比如,我采訪過李士龍老師,我問他表演是什麼。而我自己也是一個演員,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要怎麼回答?我勢必也要交出此時此刻對于表演的一個認知。

也希望能通過這個方式來做一個小結,對此前我所做過的事情有一個交代,畢竟也做了一段時間了,應該勉強算得上是半個職人。

澎湃新聞:你一開始對職業精神這個話題産生了很大關注,才催生了這本書,為什麼會一開始就這麼關注職業精神這個話題?

王耀慶:與其說是職業精神,倒不如說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樣非常幸運,我們的工作其實就是我們的興趣。如果能夠從事一份喜歡的職業,掙錢其實就是比較其次的部分了,最起碼每天都在實現自我,在追尋一個一直渴望的東西。

有時候,我們隻是在滿足别人的期望,現在必須做一個好兒子,必須要做一個好爸爸,必須掙很多的錢,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為符合外界的期望而活,很少有時間問問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

當你喜歡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也幫助了很多人。首先,别人會因為你的工作而獲益,因為你節省時間,這是個高效的工作方式。其次,當你的熱情感染了很多人,事情也會往正向的方面去發展。所以在三年前,我們就想介紹這些對自己的工作有熱情和興趣的人給大家知道,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且一直堅持下去。

澎湃新聞:在這九個藝術家的訪談當中,是有哪幾篇讓你覺得印象比較深刻?

王耀慶:職人訪談錄本來是想要每個月更新一集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限制了。目前為止,三年我們也隻做了15集。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我們去采訪田島征三老師,他是一個日本的兒童繪本畫家。我在訪問受訪者的時候,是一個很随性的狀态,不會清楚地列出15個問題,請受訪者依序回答。而是聊到我感興趣的話題,就會一直追問下去。比如采訪兒童繪本畫家,可能首先會提一些類似什麼時候開始畫畫的問題,而不會想到一個對于兒童繪本畫家的訪問,最後會進行到生與死的讨論。人要面對的第一件事就是生,而最後一件就是死。生無法選擇,但是我們一輩子都在學習怎麼面對死亡。對于這個問題的讨論,是采訪之初完全沒有想到的,是順着聊天一直聊到的。

我問他,老師你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他說,是幫助很多病人,用他的繪畫,用他的藝術去治療這些身體、心靈上受到創傷的人。這是因為他自己的身體其實很不好,曾經得過胃癌,曾經面臨過死亡的威脅,他知道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所以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幫助更多的人。于是我們就開始聊到關于如何看待死亡,生命中的最後一天要怎麼過。老師用非常釋懷的方式回答我說,他想要旁邊坐着美人,大家一起喝着酒,聊聊天,然後他就可以走了。

所以就是這份對于未知的不确定,讓我們願意一直保持好奇心做下去。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會在哪個人身上可以讨論到什麼樣的話題,這和我們的生命、人生是真實有關的。

澎湃新聞:剛才也聽到你好像對電影很了解。

王耀慶:了解不敢當,就是喜歡看電影。因為我在大學的時候,花了很長時間學電影理論,最高的記錄是20天在電影院看了37部電影。紀錄片、動畫片、文藝片、商業片什麼片子都看,有一段瘋狂的追電影的時間。

澎湃新聞:有沒有比較偏愛的導演或者作品?

王耀慶:我有比較偏愛的演員,湯姆·漢克斯的電影每一部我都看。 在導演中,我喜歡朗·霍華德,就是拍《阿波羅13号》的那位。

澎湃新聞:你會在表演中努力模仿湯姆·漢克斯嗎?

王耀慶:我如果能模仿得像湯姆·漢克斯就厲害了,他是我的偶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