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病,平時會有打嗝、反酸的情況,吃飽一點會撐得難受,吃辣的話容易胃痛,吃生冷食物容易拉肚子。像這種慢性胃炎,有沒有好的食療方,輔助調理胃腸道呢?快了解一下吧。
慢性胃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發病率随着年紀增長而上升。主要表現為反複的上腹部飽脹不适或疼痛,常伴随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嗳氣或反酸等症狀。如果病症較輕,也可能隻出現飯後飽脹、泛酸、嗳氣等輕度消化不良症狀。
急性期、慢性期,區别對待
慢性胃炎的飲食,最好根據病情而定:
1、急性期發作時,最好吃點流質飲食。食物要易消化,少油、少渣、細軟,如米湯、清湯、藕粉、去皮紅棗湯、杏仁茶、淡茶水等。如果有劇烈腹痛、大量嘔吐出現,應盡早就醫。
2、病情緩解後,可逐漸吃點半流質食物,比如煮的較爛的挂面,肉餅湯等。少吃産氣多的洋蔥、甘薯、豆類等,以及或者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加糖的牛奶、豆奶、蔗糖等。
要不要喝湯?要根據胃酸多少區别對待
經常有患者會問到“慢性胃炎患者适不适合喝湯”。實際上,這要區别對待。
如果胃酸過多,則要少喝點濃湯、雞湯,應該适當喝點淡牛奶、豆漿,多吃饅頭或面包來中和胃酸
如果胃酸分泌不足,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果汁,都可以吃點。它們有助于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
其他注意事項
就一般的慢性胃炎患者而言,如果病情反複發作,則應該注意戒煙、戒酒,保證三餐規律,确定自身是否有胃部感染,或者是否有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藥物。
平時要避免吃纖維較多以及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如整粒的大豆、蔗糖、芹菜、韭菜等。
另外要注意烹饪方法,像煎、炸、煙熏等加工手法的菜不容易消化,會延長在胃部滞留的時間,影響炎症創面的愈合。
平時也需要避免過度精神緊張,做到勞逸結合。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對防治慢性胃炎有積極的意義。
養胃食療方
下面這兩款食療方比價經典,分别适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酸過多性胃炎的患者服用:
1、淮術砂仁陳皮煲豬肚
幹淮山30克、白術15克、砂仁5克、陳皮5克、豬肚半個、生姜3片。 将食材和藥材洗淨,把豬肚、淮山、白術、陳皮、生姜放入煲内,加水,大火煮沸中小火在煲一個半小時,最後放入砂仁煮5~10分鐘,加入食鹽調味即可。這款食療湯能補脾健胃,适合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胃酸分泌減少者食用。
2、鮮淮山大棗胡蘿蔔粥
鐵棍淮山100克、胡蘿蔔50克、大棗3~5枚,粳米50克。 将藥材洗淨,大棗去核,放入鍋中加水煮粥即可。這款粥食能補脾養胃、化滞補虛、補益氣血,适合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胃酸分泌過多者。
慢性胃炎患者平時飲食要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腸負擔。同時要注重平時營養的補充,如熱量攝入不足,可用幹稀搭配的加餐辦法補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