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秋日紀懷
周燕婷
覺秋光上柳眉,樽前記取賞花時,一雙蝴蝶醉芳菲。
草色漫随風瘦減,蛩聲恍似夢迷離。幾人曾見水流西?
詩人簡介:
周燕婷,别署小梅窗。新華社《新華詩葉》顧問;中華詩詞論壇高級顧問;中鎮詩社副社長。1982年師從嶺南名宿張采庵先生,有《小梅窗吟稿》。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王季思、黃施民、李汝倫等前輩支持下,與周克光、蘇些雩等發起成立後浪青年詩社,被推舉為社長。
點評:
自古詩詞文章多感懷悲秋傷時之作,這首《浣溪沙·秋日紀懷》卻寫得清雅悠遠、感而不傷。
不知不覺地,秋光上了眉頭,愁思上了心頭,恍惚間還記得春光明媚、百花盛開的時節,蝴蝶翩翩翻飛沉醉其中。李清照寫重陽時節秋風一陣比一陣涼,用人和黃花作比:“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篇《秋日紀懷》卻用草色漸減來寫秋風漸緊秋意漸深,頗具新意。
蛩聲,就是蟋蟀的聲音,秋色秋聲中聽到蟋蟀的聲音,寒意頓生。王安石有《五更》詩:“隻聽蛩聲已無夢,五更桐葉強知秋。”《秋日紀懷》與王安石句子意相反而情相同,一是五更聽到蛩聲難以入夢,一是聽到蛩聲像做夢一樣迷離恍惚。正寫反寫,都是因秋聲而動情而生感;有夢無夢,或思遠道,或憶舊遊,都一樣的神思飛揚款款情深。
末句“幾人曾見水流西”稍顯突兀,但很醒豁。一江春水向東流,像日月經天一樣,曆來如此。江水不能西流,就像人生一旦入秋便不能再青春,其中有太多的遺憾。所以李後主《相見歡》有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秋日紀懷》用問句作結,作者的感歎又進了一層,其惋惜韶光易逝的秋日之懷在此也更強烈地傳達給了讀者。
(特邀點評人:顧建平)
“每日好詩”點評專家名錄
曹宇翔、耿占春、顧建平、洪燭、霍俊明、簡明、雷武鈴、冷霜、李少君、劉向東、盧輝、羅振亞、莫真寶、譚五昌、唐翰存、唐詩、汪劍钊、王久辛、王士強、西渡、楊克、楊慶祥、楊墅、餘怒、臧棣、張清華等。
(以姓名拼音為序,排名不分先後)
“每日好詩”欄目主持:孤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