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淨率與市盈率哪個重要?(一)業餘投資者沒有“市值”的概念,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市淨率與市盈率哪個重要?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業餘投資者沒有“市值”的概念
除了現金流折現法這樣的“絕對估值法”,投資者日常還會采用市盈率法、市淨率法、PEG法等比較簡便的“相對估值法”。從本質上來說,所有相對估值法都是在現金流折現法基礎上衍生出來的。
市盈率=市值/淨利潤=股價/每股淨利潤
市淨率=市值/淨資産=股價/每股淨資産
簡言之,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P/E Ratio)就是公司普通股總市值相對于歸屬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的倍數,或者股價相對于每股盈利的倍數。市淨率(Price Book Value Ratio,P/B Ratio)就是公司普通股總市值相對于歸屬普通股股東淨資産的倍數,或者股價相對于每股賬面淨資産的倍數。
大家平時買賣的股票,基本都是上市公司發行的普通股。普通股代表的是對企業的所有權,普通股股東擁有最後分享公司經濟利益的權利和對公司重大決策投票表決的權利。通常,公司賺的“息稅前利潤(Earning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首先要支付債券所有人的利息,剩下的叫“稅前利潤”,接下來向政府繳納所得稅,再剩下的才叫淨利潤。不考慮合并報表的情況,如果公司除了普通股還發行了優先股,那淨利潤首先要保障優先股股東的分紅,我們前面講過的永續債就是一種優先股。優先股股東沒有表決權,但分紅權在普通股股東之前。最後剩下的利潤,不管多少,都是普通股股東的。投資者日常讨論的股價,是指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如果沒有特别說明,每股淨利潤和每股淨資産,也都是指每股普通股的淨利潤和淨資産。股價乘以企業發行普通股的總數,就是我們常說的市值,計算公式為
市值=股價×普通股總股數
專業投資者更喜歡說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多少,而非股價是多少。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間比較貴賤時,對比市值遠比對比股價直觀,因為每家上市公司發行的普通股總數是不同的。比如,你隻知道A上市公司每股股價10元,B上市公司每股股價5元,是完全無法感受到哪個便宜哪個貴的。但如果你知道A上市公司市值1000億元,B上市公司市值500億元,那就意味着1個A公司可以換2個B公司。很多時候,都不需要對企業業務有多麼深入的了解,憑常識簡單對比市值,便知貴賤了。2015年6月,中小闆上市公司的萬達院線的市值達到驚人的1371億元,而與此同時,香港上市的恒大地産才隻有600多億元人民币市值,這意味着買下萬達院線的錢可以買兩個多恒大地産了。當時萬達院線擁有幾百家電影院、年營業收入53億元,淨利潤不足8億元;而恒大地産則擁有幾百個大型房地産開發項目,是銷售規模過千億元的全國龍頭地産商,年利潤百億元左右。兩相對比,很明顯資本市場瘋了,至少有一頭定價錯了,或者兩頭都錯了。
非常可悲的是,我日常接觸到很多被稱為“韭菜”的業餘炒股者,連市值的概念都不知道,僅憑每股股價的高低和曆史K線圖來感知股票的貴賤。在他們眼裡,3元的股票比10元的便宜,100元的股票太貴了。一些上市公司,正是利用這一點,玩弄高送轉的把戲。所謂十送十,其實就是把一股拆成兩股,總股數增加了一倍,淨利潤總額沒變,每股淨利潤降了一半,公司總價值其實沒有任何變化。但是,由于每股股價因為除權瞬間降了一半,使得無知的業餘炒股者以為股價比以前便宜了,盲目抄底買入。這就好比昨天豬肉30元/公斤,今早“大減價”啦,快來買呀,15元/斤啦。連基本的計價單位都搞不清楚還想炒股賺錢,與賭博何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