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香港電影崛起于商業社會的土壤。
動作、喜劇和犯罪、異想等商業娛樂題材,一直都是主流,也撐起了香港電影的繁華盛世。
從而有群星璀璨。
進而才有了關于“票房号召力”強弱問題的紛争。
這個問題也頗為有趣。
但網絡放大了惡意,也放飛了某些人一廂情願的想象。
他們永遠隻基于“粉絲視角”去體察這個世界,坐井觀“天”。
将一些本來無可争議的東西,變成了反複撕扯的話題。
比如言必稱單抗。
或片面否定雙雄結構電影中演員的商業号召力。
又用商業娛樂片與小衆文藝電影比票房。
與基本事實不符。
我們本着認真的态度,嘗試去做一個深度的解構和剖析。
因為數據和作品說話,方才會有真正的說服力。
而既然談到商業票房。
話題又避不開現下活躍的幾位頂級大咖。
而慣例來講,雙周一成的年代早已遠去,也都各自封神,無須再提,甄子丹作為最後的動作巨星,因為類型優勢的緣故,也可略過。
所以涉及的演員包括郭富城、劉德華、梁朝偉和古天樂,餘者不論。
雖然貌似老生常談,但角度不同,收獲亦不同。
先從争執的話題開始說。
數據一目了然。
郭富城手握三個香港一番年冠票房、華語片香港影史冠軍和破影史紀錄一次,以及有三部在内地破十億票房的電影,涉及作品為《風雲之雄霸天下》、《寒戰》、《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戰2》和《無雙》。
劉德華有一個香港一番年冠、兩個平番年冠,嚴格按主角定義,有兩部在内地破十億票房的電影,因為《澳門風雲3》算周潤發領銜的群星模式,并非多主角架構,故不計入,作品則包括《孤男寡女》、《無間道》、《無間道3》和《掃毒2》、《拆彈專家2》。
梁朝偉有一個香港一番年冠、兩個平番年冠,在内地有一部破十億票房的電影,計有《無間道》、《無間道3》、《色·戒》和《捉妖記2》。
古天樂的數據相對簡單,沒有一番的香港年冠,有一部二番的内地破十億票房,即《掃毒2》。
從頭部數據觀察,郭富城毫無疑問表現最強。
但争議也因之而來。
反方觀點認為,郭富城的高票房全是雙雄模式。
也将之嘲為“抱腿”。
而劉德華有4億票房的《拆彈專家》、13.14億票房的《拆彈專家2》。
古天樂則有票房一路上沖的《反貪風暴》系列,票房從第一部的9517萬到第四部的7.99億,最近一部口碑崩盤的《反貪風暴5》也達6.28億,此前一部單人領銜的《犯罪現場》也達2.5億。
他們将這種演員咖位結構類型稱作“單抗”。
但即便按這個邏輯來看,郭富城仍然手握《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西遊記之女兒國》和《秘密訪客》這三部非“雙雄”電影,票房分别為12億、7.27億和2.14億,其中2.14億的《秘密訪客》還并不屬于商業電影。
而他們仍然舉手,表示有話要講。
針對這個情況,他們殚精竭慮,“研發”出了一種新的說辭。
他們認為西遊系列是靠IP本身的号召力,換誰去演都能破十億,甚至将《西遊記之女兒國》沒能破十億的鍋扔到郭富城頭上。
那為什麼衆星雲集,偏偏隻選了甄子丹和郭富城這兩位,那麼多大咖都被無視?
孫悟空作為華語電影中最難演的角色,是誰都能演的?
這個問題,去翻翻影史上出現過的“正劇”形式的孫悟空,就知道什麼叫災難現場,無須讨論,用鄭保瑞的一句話結論,郭富城是飾演孫悟空的不二人選。
而《西遊記之女兒國》不破十億的原因是郭富城撐不住電影?
好好的孫悟空打妖怪,拍成一部戀愛向電影,該怪誰?
另外一個問題,三巨頭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則甚少見到有人去質疑甄子丹。
基于上述兩種邏輯,有人更進一步結論,認為郭富城的票房号召力就等同劉青雲、張家輝等演技咖。
所以他既沒有咖位,也沒有商業片票房的能力。
這個結論已經非常有趣。
而結合另外兩個數據,這個“有趣值”會呈幾何級數增長。
首先是香港雙雄式商業電影的目錄、演員陣容及票房表現。
慣例以四位演員為基點進行延展,先談劉德華、梁朝偉和古天樂三位演員。
劉德華有二十一部。
合作過的演員包括有梁朝偉、周星馳、譚詠麟、張國榮、梁家輝、劉青雲、鄭伊健、張學友、李連傑、金城武、甄子丹和古天樂。
其中與梁朝偉合作的《無間道》和《無間道3》奪得香港年冠,十二部進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另外七部反響普通,就内地票房而論,張藝謀掌鏡的《十面埋伏》1.53億,奪得當年内地票房年度亞軍,《掃毒2》13.12億、《追龍》5.7億。
梁朝偉有十四部。
合作演員包括張學友、劉德華、劉青雲、鄭伊健、任賢齊、金城武。
最好成績仍然是與劉德華合作的兩部《無間道》,有四部進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另外八部成績普通,内地最高票房是與金城武合作的《擺渡人》,4.83億。
刨除早期作品和抱團群戲,古天樂的雙雄電影有二十部。
合作演員有張家輝、劉青雲、鄭伊健、梁家輝、任達華、孫紅雷、吳彥祖和劉德華。
其中十二部進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内地最高票房是與劉德華合作的《掃毒2》,其餘票房表現普通。
接下來是郭富城的情況。
郭富城有六部雙雄式商業電影。
合作演員有鄭伊健、梁家輝、甄子丹和周潤發。
其中與鄭伊健合作的《風雲之雄霸天下》、與梁家輝合作的《寒戰》、《寒戰2》奪得香港年冠,《寒戰2》更成為打破影史紀錄的曆史票房總冠軍,與甄子丹、周潤發合作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内地票房10.44億,和與周潤發合作的《無雙》内地票房12.74億,隻有一部《風雲2》因口碑坍塌而票房折戟。
這六部電影全數進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
看出有趣之處在哪了嗎?
如果按照他們“誰都可以”這種邏輯。
劉德華與鄭伊健合作的《決戰紫禁之巅》、與梁家輝合作的《黑金》、與甄子丹合作的《追龍》,古天樂與鄭伊健合作的《蜀山傳》,梁朝偉與鄭伊健合作的《東京攻略》,是不是該參照上述郭富城電影的票房表現來判斷?
但結果是沒有年冠,也沒有内地破十億,特效大制作電影《蜀山傳》,甚至連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都沒進。
而商業電影數量最少、雙雄式商業電影也最少的郭富城,卻有着最強的票房爆發力。
所以究竟是誰“抱”誰的大腿?
這個問題請自行研究。
另外一個問題是商業大制作。
太早的曆史案例不用回溯,我們就拿最近十年以及待映的大制作情況來分析。
從2010年開始,有《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寒戰》、《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赤道》、《寒戰2》、《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追龍》、《西遊記之女兒國》、《無雙》、《掃毒2》、《拆彈專家2》和《怒火·重案》這麼十三部電影能算頂級大制作概念。
其中六部是郭富城的,周潤發、甄子丹和劉德華各自三部,古天樂一部,張學友和張家輝一部。
而待映的香港大制作電影包括《風再起時》、《風林火山》、《金手指》、《掃毒3》和《危機航線》、《明日戰記》,其中郭富城、梁朝偉和劉德華各自主演兩部,古天樂主演三部。
這也符合此前的判斷。
香港電影的資源,基本上就在向為數不多的這幾個大咖演員集中。
所以有幾大巨頭的概念。
行文至此。
關于商業票房和号召力的問題,應該已大緻厘清。
上述幾位演員,都是香港影壇的佼佼者。
也都是商業電影的扛旗人。
而商業與文藝,向來泾渭分明。
歡迎所有人參與該話題。
但讨論的前提。
是理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