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1:05:39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某直播間内,聽來這樣一段介紹。

“這款馬肉的最大特點是香氣,高揚而銳利,桂花香馥郁,桂不可擋,前段1-3泡香氣高揚,中段4-6泡,岩韻有顆粒感,後段7-8泡清甜甘冽,尾水有餘香……”

這番話乍一聽不對勁。仔細琢磨一番,更是感覺不對。

對肉桂這樣的主流品種來說,最大優點永遠不是香氣。

馬頭岩這樣核心山場出來的肉桂,山場風味更值得一提。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2

畢竟,馬頭岩旗下的小山場衆多。

不同小山場出來的馬肉,風味的确會有差距。

不可否認,部分經典岩上山場的“馬肉”,比如,開山坪、磊石岩、貓兒石等,它們的香氣的确會更馥郁,桂皮香更有穿透力。

但比起香氣,更值得一提的是茶味與茶湯。

茶水入口,就能嘗出湯水中裹挾着一股剛勁,犀利的桂皮香,沉沉地落入水底。

啜入數口茶湯,嘴巴感覺又甘又香,有着一股暖洋洋的感覺,蕩漾在喉間。

不過,更讓人感興趣的話題,在于一泡岩茶的前段、中段、後段區分。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3

按對方的介紹,那泡馬肉在不同沖泡次數下,整體茶味層次豐富。

但麻花卻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詞彙——顆粒感。

講真,顆粒感就不該出現在一泡好岩茶裡面。

茶湯有顆粒感,與湯水柔和細膩,本就是矛盾關系,不可兼得。

如果一杯茶讓你喝入口,感覺口感不順,質地粗糙。

那分明是糟糕透頂。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4

《2》

武夷岩茶的岩韻,是不是顆粒感?

非也,兩者間不能畫上等号。

在武夷山喝茶時,關于什麼是岩韻?曾經特意請教過那些老前輩。

最終聽來的說法,五花八門。

茶友們平日在網上搜索相關答案時候時,估計搜到的結果,答案各異。

這其實不奇怪。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5

關于岩韻是什麼?本就是一個主觀題。

一千個觀衆眼中,能看出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千位茶客心裡,能體察一千種不同的岩韻。

有人說,岩茶的岩韻,實則是指茶湯的醇厚程度。湯感越厚實,茶味層次越豐富,喝茶之後回味越持久,越能代表這款正岩茶的韻味很正。

也有人說,韻不在于茶味本身,而是喝茶之後的感受。岩韻突出的優質正岩茶,喝茶之後,仿佛身心得到洗禮,身體感覺很放松,心情很是愉悅。口腔内留香持久,喉嚨間生津回甘,泛起陣陣清涼。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6

類似聽音樂,欣賞文藝作品等,“境在物外”。

真正能打動人心的音樂,能“繞梁三日不絕”,聽完之後,腦海間能引起共鳴。

而不是那種口水歌,聽過之後,空空如也,留不下任何值得細品的内容。

正岩茶的岩韻也是如此,是一股說不上來,但又讓你喝了還想繼續再喝的力量。

還有人說,正岩茶的岩韻,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綜合體。

清幽雅正的茶香,醇厚飽滿的稠湯,回甘生津持久的回味。

喝茶時,才下喉頭,卻上心間。

以上的說法,都有一定合理性。

若是缺乏美好本質,岩韻本身根本沒有任何吸引力。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7

《3》

再反過來看顆粒感。

帶顆粒感的茶,入口是不順滑、不細膩、甚至有阻礙感的。

就像做烘焙時,為了确保更好的口感。

面粉需要經曆多次過篩,防止結塊幹擾。

最終做出來的絲絨蛋糕、千層糕等,才能有入口一抿則化的質感。

如果這杯茶,喝入口中,讓你感覺不細膩。

湯水當中,仿佛藏着細沙那樣,讓人喝了後有一股毛躁感。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8

這背後,很多時候是澀感太強引起的。

澀味重的食物,入口之後,體驗感都不是很好。

比如,生澀的柿子。

比如,沒焯水的竹筍。

又比如,沒熟的酸澀青杏。

咬入一口,一股名為“單甯”的物質,會澀得讓人瞬間舌頭發麻, 泛起褶皺感。

而好茶的茶湯,入口卻很柔潤。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9

按老茶客的話來形容,絲滑得像是綢緞。

連喝兩、三杯茶湯,會感覺舌頭都變滑。

啜入一口熱茶,先不急着吞下。

茶湯包裹着唇齒時,熨帖感極好。

就像穿絲綿、真絲類的親膚衣物,湯水滑滑的、稠稠的、香香的,能組成美妙的舌尖盛宴。

如果是澀口的茶湯,入口之後,舌面泛起褶皺。

這種帶顆粒感,茶湯粗粝,質感不細膩的茶湯,和正岩茶的稠漿質感,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顆粒感,不能代表岩韻,也不能代表湯感醇厚。

真正的好茶以柔滑為上,不該出現這麼粗糙的口感!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0

《4》

岩茶圈内,對于馬頭岩肉桂的風味注解。

江湖内一度有着不少謠傳。

覺得“馬肉”的滋味就是刺激的、沖勁強、入口就像讓人咬到花椒,沖極了,風味很霸氣很兇,茶湯顆粒感強。

認為“馬肉”作為岩上茶,茶湯不能和柔滑二字沾邊,而是橫沖直撞的。

這樣想,大錯特錯。

正岩茶,不論岩上茶,還是坑澗茶。

不論山場日照充足,相對向陽開闊,還是半陰半曬,水汽充足。

正岩大環境背景下,得益于風化岩的滋養,通透且富含養分的土壤,加上正岩景區内極好的生态環境示範,産出來的正岩茶,湯感清一色是醇厚稠滑的。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1

隻不過,岩上茶的香氣,相對更馥郁,明媚。

而坑澗茶香氣清幽,茶湯更清潤細膩罷了。

它們隻是風格的不同,不能代表本質改變。

正岩好茶,離不開香清甘活。

香清甘活,出自清朝梁章钜梁前輩的評語。

他在寫《歸田瑣記.品茶》時,特意作出論述。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2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3

香,清,甘,活”這4個層次的重要性,按前人的書寫習慣,從右到左,依次遞減。

岩茶最基礎的要求是“香”,再上一層是“清”,風味清晰。

再上一層,要求“甘”,入口甘潤,回味甘甜。

最後,最高境界是“活”,即韻味出色,持久回味。

由表及裡,層層遞進。

若是喝起來粗糙、有顆粒、不順滑,算什麼好茶?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4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5

《5》

再回到開篇。

那段關于馬頭岩肉桂的風味概述裡,茶湯有顆粒感,算是最大槽點。

但說到,頭三道茶湯裡香氣特别高揚,也不對勁。

畢竟,岩茶是風味底色,重水求香。

不論前三沖、四五沖,還是後續再次續水沖泡。

泡出來的茶湯,清一色以湯感為重。

再說,岩茶在加工時,經曆了揉撚。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6

岩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就是4-6沖時會有顆粒感)17

揉撚成粗眉毛那般的條索狀後,有不少茶味附着在幹茶條索表面。

沸水一沖,茶味即發。

喝岩茶的頭道茶湯,會感覺湯水是清甜柔滑的。

與此同時,還充盈着不少被沸水激發出來的焦糖香、花香、果香等。

香氣與湯感的表現,齊頭并進。

不存在,前3沖茶湯裡,隻有高揚茶香為主一說。

再說了,好岩茶的香氣,不在于高香。

而是看香氣沉穩,茶香清雅,香型豐富。

茶香能沉入茶湯裡面,讓茶水入口瞬間,又香又滑,才更難能可貴!

更多關于岩茶的知識

岩韻是什麼?焙火越高,岩韻越明顯?岩茶中的岩韻,沒你想的複雜

高香小品種岩茶的焙火不足,不配體現岩韻,岩韻得喝肉桂?

正岩茶、半岩茶、岩區茶,都是什麼意思?這些岩茶秘辛聽過嗎?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滿口煙味?村姑陳給你支支招

武夷岩茶新手入門,該選擇喝貴的山場岩茶,還是便宜的口糧岩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