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與東北,一個南方一個北方,生活習慣上自然存在許多差異,這裡沒有評判哪裡好哪裡不好的意思,隻想分享一下東北人初到上海生活會有哪些不适應,以及兩地之間的差異!
我本人就是東北人,來上海生活工作已經二十年了,初到上海确實感覺到有許多方面不适應,當時我迫使自己盡快适應這裡的生活。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到你們。
一、氣候差異
上海是臨海城市,到了夏天高溫時間長,38、39攝氏度的高溫經常出現,悶熱又潮濕,即使到了夜晚,溫度也降不了多少,必須開空調才能入睡。
而在東北,夏天極端高溫天氣也就持續一周左右,空氣比較幹爽濕度不大,白天再炎熱到了半夜也會涼爽下來。
相對于夏天,冬天的上海才是最不适應的。
上海冬天陰雨連綿,體感濕冷。
而東北的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室内由于有暖氣的原因,卻是溫暖如春。
所以初到上海的東北人覺得冬天特别難熬!有些東北人甚至在家裡安裝了地暖。
而上海人冬天到東北也不适應。
我有個上海朋友到東北出差 ,由于房間裡的暖氣無法調節溫度,空氣過于幹燥,連續流了幾天鼻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得一點兒沒錯!
小貼士:
冬天可以購買歐式電熱爐,實際上就是電暖氣升級版,開啟後幾秒鐘就熱了。
與空調耗電量差不多,但比地暖便宜,無需安裝。放在房間裡暖烘烘的,與東北暖氣有異曲同工之妙,還可以晾些内衣襪子 ,一個晚上就幹了,熱乎乎的。(純分享 ,不是廣告喲)
二、飲食文化差異
在飲食文化方面
東北的菜量較大,而上海講究量少,菜樣豐富。
問題來了
東北人在上海餐館吃飯,感覺一道菜未吃幾口就沒有了,不盡興。
而上海人在東北餐館就餐,感覺兩三道菜就飽了,想品嘗更多卻吃不下了。
在飲酒方面
東北以白酒、啤酒、紅酒為主 ,對黃酒不感冒,喜歡幹杯一飲而盡。
而上海人習慣喝黃酒,講究慢酌細品。
回老家時,我給我老爸帶了兩瓶石庫門,結果我老爸實在喝不慣,無奈隻能用來做菜了,真是浪費!
小貼士:
上海各個地方口味的餐館飯店都有,這點無需擔心。
三、語言差異
上海人說話平翹舌、前鼻音後鼻音講得差不多,而且語速較快。
我初到上海時,聽不習慣,咋一聽以為在說上海話,細細分辨才知道原來說的就是普通話。(這裡指的是有些上了年紀的上海人)
而東北人說話更有意思,自認為自己說的就是普通話,實際上東北土話與标準普通話傻傻分不清。
我當時每天跟着廣播學上海話,每天同事還教我幾句,不到一年我不但能聽懂上海話,而且還能說上幾句。
同時我的東北普通話也在改進,什麼“隔路子”、“忽悠”、“扒瞎”基本也用别的詞代替了。
小貼士:
姑娘:上海指老公的妹妹;東北指女兒
姥爺:上海叫外公
姥姥:上海叫外婆
菜花:上海叫花菜
饅頭:上海叫淡饅頭
肉包子:上海叫肉饅頭
小籠包:上海也叫小籠包,不叫小籠肉饅頭
四、穿着方面
東北的冬天下雪,但無需打傘,進屋前拍打掉身上的雪,衣服就不會濕掉,因此在東北我的大衣、羽絨服基本都是長款,長度到小腿。
上海的冬天經常下雨,一手撐傘,一手拽大衣特别不方便,因此穿的短一些會比較方便。
上海雖然屬于南方,但冬天體感溫度還是較低的,穿羽絨服還是需要的。
我剛到上海時,傻傻的隻帶了件大衣,冷的實在受不住了,才想着該買羽絨服了!
說了這麼多,不知哪些對你們有用?
你們剛到上海時遇到了哪些狀況?
可以在評論區講講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