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冷水制冷機組參數

冷水制冷機組參數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5-04 07:22:51

循環水系統的運行參數

開機前應檢查冷凍水、冷卻水的進、出水的壓差,應在0.08Mpa~0.15Mpa之間。如進水壓力是04Mpa,其出水壓力就應為032Mpa~025Mpa之間。壓差過小,說明機組水流量不夠,這時,我們應檢查水泵運行是否正常、各閥門開啟是否正常、水系統是否有空氣、水系統上過濾器(Y格)是否堵塞等。确認供水正常後,才能開機。

如供水不正常,開機後時間不長機組就會因“低蒸發溫度報警而保護性停機。

冷水制冷機組參數(冷水機組運行參數參考)1

機組正常運行的過程中我們應注意觀察冷凍水、冷卻水的進、出水的溫差,應在3℃-5℃之間。如冷凍進水溫度是15℃C,其出水溫度就應為12℃-10℃之間。溫差過小,說明機組熱交換器熱交換效果較差,這時,我們應檢查水質是否正常、熱交換管是否有髒堵和結垢現象等;溫差過大,說明機組水流量不夠,這時,我們應檢查水泵運行是否正常、各閥門開啟是否正常、水系統是否有空氣、水系統上過濾器(Y格)是否堵塞等。時間不長機組就會因低蒸發溫度報警而保護性停機

我們應注意觀察冷卻塔的進、出水溫度的溫差,應在3℃~5℃之間。如冷卻塔的進水溫度是30(這裡指接近環境溫度),冷卻塔的出水溫度就應為250-27℃之間。溫差過小,說明冷卻塔的冷卻效果較差。另有一種情況,當冷卻塔的進水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環境溫度與冷卻塔的出水溫度的溫差,應不大于3℃。如環境溫度是34℃、冷卻塔的進水溫度是37℃時,冷卻塔的出水溫度在34℃左右。這時,高于我們機組正常工作溫度要求,我們不要認為是冷卻塔的冷卻效果不好,其實這是正常的。因為冷卻塔本身沒有降溫的功能,它隻是輔助冷卻水向環境空間散熱,所以,此時冷卻塔的出水溫度接近環境溫度,應是冷卻塔的最好工作狀态。

冷水制冷機組參數(冷水機組運行參數參考)2

制冷系統的主要參數我們應注意觀察冷凍水、冷卻水的出水溫度與蒸發器冷媒溫度、冷凝器冷媒溫度的溫差,應不大于25℃。如冷凍水的出水溫度是10℃,蒸發器冷媒溫度就應為8℃-10℃之間;冷卻水的出水溫度是30℃,冷凝器冷媒溫度就應為28℃~30℃之間。其溫差越小,證明機組熱交換器熱交換效果越好;溫差過木,說明機組熱交換器熱交換效果較差,這時,我們應檢查水質是否正常、熱交換管是否有髒堵和結垢現象。

三、制冷系統的主要參數

制冷系統的調試就是把系統運行參數調整到所要求的範圍内。制冷系統運行的參數主要有:

蒸發溫度和蒸發壓

冷凝溫度和冷凝壓力

壓縮機吸和排氣溫度

壓縮機吸和排氣壓力

油濾網壓差

油溫

這些運行參數不是固定的,而是随外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在制冷裝置調試時,必須根據外界條件和裝置的特點,調整各個運行參數,使它們在合理、經濟和安全的數值下運行。

1、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

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是根據用戶的要求确定的。裝置運行的蒸發溫度,應根據被冷卻介質的溫度要求及工作特點來确定。

對壓縮機的制冷量來說,當冷凝溫度一定時,蒸發溫度越低,其制冷量越小,由于冷量不足,從市使被冷卻介質溫度降不下去。而溫差變小,則傳熱效果差,壓縮機制冷量雖然增大,但蒸發器熱交換不充分。因此,我們應根據制冷設備的不同形式,合理地選擇溫差。

根據我國JB/4329.97容積式冷水(熱泵)機組标準規定冷水機組的名義工況為冷水進口水溫為12℃,出口水溫7℃,冷卻水進口水溫30℃,出口水溫35℃

由于提高冷水的出水溫度對機組的經濟性十分有利。運行中,在滿足空調使用要求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提高冷水出水溫度。如果實際使用中機組長期運行的冷水出水溫度不是7℃,訂貨時應在合同上注明所需要的冷水出水溫度要求。因此,在機組的實際操作中,應根據空調對象的具體要求,可将冷水的出水溫度提高或适當降低。

一般情況下,蒸發溫度較冷水出水溫度低2-4℃,則控制蒸發溫度在3~5℃範圍。對于冷卻液體介質的蒸發器,它的蒸發溫度應比被冷卻液體介質溫度低4~6℃。調整蒸發溫度與被冷卻介質溫度的差值,實際上就是調節節流閥的閥孔開度。

目前常用的節流閥有手動節流閥,熱力膨脹閥,恒壓膨脹閥、浮球閥等。我們在調試運行時,主要靠觀察蒸發壓力的變化來判斷膨脹閥的開度是否适中。如果閥開度過小,供液量不足,則使蒸發壓力和蒸發溫度下降壓縮機吸氣過熱,排氣溫度亦升高;而供液量過多時,則蒸發壓力和蒸發溫度都升高,過量的液體,還會使壓縮機産生液擊事故。

所以正确地控制節流閥的開啟度是運行中調節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當冷卻設備負荷和壓縮機的容量不變,若蒸發器熱交換面積設計過小或内外表面有污垢,則使蒸發溫度降低;如熱交換面過大,則蒸發溫升高。

冷水制冷機組參數(冷水機組運行參數參考)3

2、冷凝溫度和冷凝壓力

制冷系統的冷凝壓力為高壓表所指示的壓力,在一般情況下,冷凝溫度比冷卻水進口溫度高5-7℃,比強制通風的冷卻空氣進口溫度高10-15℃。

當蒸發溫度不變時,冷凝溫度升高,冷凝壓力也升高,壓縮機的壓縮比增加,輸氣系數減小,壓縮機制冷量降低,而耗電量卻增加。此外,冷凝壓力升高,壓縮排氣溫度升高。如果排氣溫度過高,則使壓縮機潤滑油變稀,影響潤滑、當排氣溫度與潤滑油門點接近時,将會使部分潤滑油炭化并積聚在排氣閥門中,影響閥門的密封性,此外,對閥片、端蓋彈簧等均有影響。

運行過程中,冷凝器内表面有油膜、水垢或系統内有少量空氣等不凝性氣體,均可使傳熱熱阻增加,使制冷劑蒸氣不能及時冷凝。通常處理方法是定期放油、放空氣井根據水質情況定期清除水垢。出來清洗和清除水垢,降低冷凝溫度措施有兩個方面降低冷凝器冷卻水的進水溫度加大冷卻水量

3、壓縮機的吸氣溫度和吸氣壓力吸氣溫度高,排氣溫度亦高,制冷劑被吸入時的比容大,此時壓縮機的單位容積制冷量變小;相反,壓縮機吸氣溫度低時,其單位容積制冷量大。但是壓縮機的吸氣溫度過低,可能成制冷劑液體被壓縮機吸入,使往複式壓縮機産生液擊現象。

壓縮機吸入管道的長短和包紮的保溫材料性能的好壞,對過熱度的大小,也有一定影響。吸氣溫度制冷裝置的吸氣過熱度為5-10℃,在設回熱熱交換器的氟利昂系統吸氣過熱度為15℃比較合适。回此在機器運行操作中,必須注意壓縮機吸氣溫度的控制,通常是用調節熱力膨脹閥的調節螺杆來調節過熱物機的排氣溫度與壓力

壓機的排氣溫度是制冷劑經過壓縮後的高壓過熱蒸氣。由于壓縮機所排出的制冷劑為過熱蒸氣,其壓力和溫原之間不存在對應關系。壓縮機的排氣溫度可從排氣管路上溫度計讀出。

排氣力一般稍高于冷凝壓力,而排氣溫度較冷凝溫度高得多。排氣溫度除與制冷劑種類有關之外,主要與吸氣溫度、壓力及壓力比有關,并随着它們的增大而提高。冷凝溫度和排氣溫度過高對壓縮機的運行都是不利的,應予防止

5、油溫

機組正常運行油溫一般在45℃-68℃之間。如油溫過低,大量的冷媒就溶于油裡面,會引起機組回油困難,大量的油在蒸發器和冷凝器,影響傳熱效果。這時我們要調整油冷卻器供液(水)閥,以保持适當的油溫。如油溫過會降低油的粘度,失去應有的潤清作用,縮短機組零配件的使用壽命。這時,我們要檢查油冷卻器供液(水)閥開啟是否正常或油冷卻器供液(水)管道是否堵塞,進行排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