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1:50

液壓泵是為液壓傳動提供加壓液體的一種液壓元件,是泵的一種。雖然不同類型的液壓泵的結構大不相同,但是在安裝、使用維護方面存在許多共同點,如果不規範操作的話,可能會導緻故障的發生。

液壓泵的功能是把動力機(如電動機和内燃機等)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的壓力能。輸出流量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的稱為變量泵,流量不能調節的稱為定量泵。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1

雖然液壓泵的結構大不相同,但是在安裝與使用方面存在許多共同點。

常用液壓泵的種類

一、按流量是否可調節可分為:變量泵和定量泵。輸出流量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的稱為變量泵,流量不能調節的稱為定量泵。

二、按液壓系統中常用的泵結構分為:齒輪泵、葉片泵和柱塞泵3種。

齒輪泵:體積較小,結構較簡單,對油的清潔度要求不嚴,價格較便宜;但泵軸受不平衡力,磨損嚴重,洩漏較大。

葉片泵:分為雙作用葉片泵和單作用葉片泵。這種泵流量均勻、運轉平穩、噪音小、作壓力和容積效率比齒輪泵高、結構比齒輪泵複雜。

柱塞泵:容積效率高、洩漏小、可在高壓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壓系統;但結構複雜,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價格貴、對油的清潔度要求高。

一般在齒輪泵和葉片泵不能滿足要求時才用柱塞泵。還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液壓泵,如螺杆泵等,但應用不如上述3種普遍。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2

液壓泵連接注意事項

一、液壓泵可以用支座或法蘭安裝,泵和原動機應采用共同的基礎支座,法蘭和基礎都應有足夠的剛性。特别注意:流量大于(或等于)160L/min的柱塞泵,不宜安裝在油箱上。

二、液壓泵和原動機輸出軸間應采用彈性聯軸器連接,嚴禁在液壓泵軸上安裝帶輪或齒輪驅動液壓泵,若一定要用帶輪或齒輪與泵連接,則應加一對支座來安裝帶輪或齒輪,該支座與泵軸的同軸度誤差應不大于Φ0.05mm。

三、吸油管要盡量短、直、大、厚,吸油管路一般需設置公稱流量不小于泵流量2倍的粗過濾器(過濾精度一般為80~180μm)。液壓泵的洩油管應直接接油箱,回油背壓應不大于0.05MPa。油泵的吸油管口、回油管口均需在油箱最低油面200mm以下。特别注意在柱塞泵吸油管道上不允許安裝濾油器,吸油管道上的截止閥通徑應比吸油管道通徑大一擋,吸油管四、液壓泵進、出油口應安裝牢固,密封裝置要可靠,否則會産生吸入空氣或漏油的現象,影響液壓泵的性能。

五、液壓泵自吸高度不超過500mm(或進口真空度不超過0.03MPa),若采用補油泵供油,供油壓力不得超過0.5MPa,當供油壓力超過0.5MPa時,要改用耐壓密封圈。對于柱塞泵,應盡量采用倒灌自吸方式。

六、液壓泵裝機前應檢查安裝孔的深度是否大于泵的軸伸長度,防止産生頂軸現象,否則将燒毀泵。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3

液壓泵使用注意事項

一、液壓泵啟動時應先點動數次,油流方向和聲音都正常後,在低壓下運轉5~10min,然後投入正常運行。柱塞泵啟動前,必須通過殼上的洩油口向泵内灌滿清潔的工作油。

二、油的黏度受溫度影響而變化,油溫升高黏度随之降低,故油溫要求保持在60℃以下,為使液壓泵在不同的工作溫度下能夠穩定工作,所選的油液應具有黏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的油溫特性,以及較好的化學穩定性、抗泡沫性能等。推薦使用L-HM32或L-HM46(GB11118.1—94)抗磨液壓油。

三、油液必須潔淨、不得混有機械雜質和腐蝕物質,吸油管路上無過濾裝置的液壓系統,必須經濾油車(過濾精度小于25μm)加油至油箱。

四、 液壓泵的最高壓力和最高轉速,是指在使用中短暫時間内允許的峰值,應避免長期使用,否則将影響液壓泵的壽命。

五、液壓泵的正常工作油溫為15~65℃,泵殼上的最高溫度一般比油箱内泵入口處的油溫高10~20℃,當油箱内油溫達65℃時,泵殼上最高溫度不超過75~85℃。

更換液壓泵後的注意事項

随時注意異常現象的發現

異常聲音、振動或監視系統異常信号等,必定有其原因,一發現有異常現象時,即刻找來回路圖,按圖索骥,小心觀察異常現象是否為一時錯誤所造成。評估需不需要停車處理。舉凡壓力、負荷、溫度、時間、起動時、停止時都包含了可能産生異常現象之原因。平時即應逐項分析研讨。

液壓泵起動後勿立即加給負荷

液壓泵在啟動後須實施一段時間無負荷空轉(約10分鐘~30分鐘),尤其氣溫很低時,更須經溫車過程,使液壓回路循環正常再加予負載,并确認運轉狀況。

觀察油溫變化

注意檢查最高和最低油溫變化狀況,并查出油溫和外界環境溫度的關系,如此才能知道冷卻器容量、儲油箱容量是否與周遭條件,使用條件互相配合,對冷卻系統的故障排除也才有迹可循。

注意液壓泵的噪音

新的液壓泵初期磨耗少,容易受到氣泡和塵埃的影響,高溫時潤滑不良或使用條件過荷等,都會引起不良後果,使液壓泵發出不正常的影響。

注意檢查計器類的顯示值

随時觀察液壓回路的壓力表顯示值,壓力開關燈号等振動情形和安定性,以盡早發現液壓回路作用是否正常。

注意觀察機械的動作情況(對于改裝泵)

液壓回路設計不當或組件制造不良,在起始使用階段不容易發現,故應特别注意在各種使用條件下所顯現出的動作狀态。

注意各閥内的調整

充份了解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和方向控制閥的使用,對調整範圍和極限須特别留意,否則調整錯誤不僅損及機械,更對安全構成威脅。

檢查過濾器的狀态

對回路中的過濾器應定期取出清理,并檢查濾網之狀态及網上所吸附的污物,分析質、量和大小,如此可觀察回路中污染程度,甚而據此推斷出污染來源所在。

定期檢查液壓油的變化

每隔一、二個月檢查分析液壓油劣化、變色和污染程度的變化,以确保液壓傳動媒介的正常。

注意配管部份洩漏情況

液壓裝置配管良否,于運轉一段時間後即可看出,檢察是否漏油,配管是否松動。

新機運轉的三個月内應注意運轉狀況

在新機運轉期間内,應把握運轉狀況檢查,例如機件的保養,螺絲是否有松動,油溫是否有不正常升高,液壓油是否很快劣化,檢查使用條件是否符合規定等。

液壓泵功率損失原因

液壓泵工作時存在的功率損失有兩種,一種功率損失是容積損失,另一種是機械損失。

造成機械損失的原因

①.液壓泵工作時,各相對運動件,如軸承與軸之間、軸與密封件之間、葉片與泵體内壁之間有機械摩擦,從而産生摩擦阻力損失。這種損失與液壓泵的輸出壓力有關,輸出壓力愈高,則摩擦阻力損失愈大。

②.油液在泵内流動時,由于液體的黏性而産生黏滞阻力,也會造成機械損失。這種損失與油液的黏度、泵的轉速有關,油液越黏、泵的轉速越高,則機械損失越大。

由于上述原因,使泵的實際輸人功率大于理論上需要的功率。液壓泵的理論輸入功率與實際輸入功率的比值稱為機械效率,它表明功率損失的程度。液壓泵的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稱為液壓泵的總效率。

造成容積損失的原因

①.容積式液壓泵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在泵内雖然被隔開,但相對運動同總是存在着一定的間隙,因此泵内高壓區内的油液通過間隙必然要洩漏到低壓區。液壓油的黏度愈低、壓力愈高時,洩漏就愈大。

②.液壓泵在吸油過程中,由于吸油阻力太大、油液太粘或泵軸轉速太高等原因都會造成泵的吸空現象,使密封的工作容積不能充滿油液,也就是說液壓泵的工作腔沒有被充分利用。

由于上述原因,使液壓泵有容積損失。

但是,隻要泵的設計正确,使用合理,其中的第二種原因造成的損失是可以克服的,即可以減少泵的容積損失。

然而,液壓泵工作時因洩漏所造成的容積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泵的容積損失可以近似地看作全部由洩漏造成,使液壓泵的實際流量總小于理論流量

實際流量與理淪流量的比值稱為容積效率,它表示液壓泵容積損失大小的程度。液壓泵的容積效率表示液壓泵容積損失大小的程度。

我們再來看下液壓缸。

液壓缸是一種執行機構,就是将液壓動力轉換為 往複直線運動或者擺線運動,以此來完成某些動作要求液壓缸。它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用它來實現往複運動時,可免去減速裝置,并且沒有傳動間隙,運動平穩,因此在各種機械的 液壓系統 中得到廣泛應用。液壓缸輸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積及其兩邊的壓差成正比;液壓缸基本上由缸筒和 缸蓋 、 活塞 和 活塞杆 、密封裝置、緩沖裝置與排氣裝置組成。緩沖裝置與排氣裝置視具體應用場合而定,其他裝置則必不可少。

液壓缸包含幾下幾種,我們以動态圖展示其原理。

一、差動液壓缸

液壓缸的差動原理,就是兩端同時接供油管路,一端由于活塞杆作用面積要小于另一端,利用差動原理實現運動。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4

差動連接是在不增加液壓泵容量和功率的條件下,實現快速運動的有效辦法。

二、 單杆液壓缸

單活塞杆液壓缸隻有一端有活塞杆。用它來實現往複運動時,可免去減速裝置,并且沒有傳動間隙,運動平穩,因此在各種機械的液壓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特點:

(1)無杆腔進油,有杆腔回油。

(2)有杆腔進油,無杆腔回油。

(3)差動連接—左右兩腔接通,且都通壓力油。

單杆缸三種比較,如下圖所示: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5

三、單杆式活塞缸

單杆活塞缸的活塞隻有一端帶活塞杆,由于單杆活塞缸左、右兩腔的有效面積不等。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6

四、 雙杆式活塞缸

雙杆活塞缸兩端的杆徑通常是相等的,因此活塞兩端的有效作用面積也相等。

雙杆液壓缸是活塞的兩側都有活塞杆的液壓缸,一般為雙向液壓驅動,可實現等速往複運動。

特點:

(1)無杆腔進油,有杆腔回油。

(2)有杆腔進油,無杆腔回油。

(3)差動連接,左右兩腔接通,且都通壓力油。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7

五、 氣液增力缸

氣液增力缸也稱氣液增壓缸,一般簡稱增壓缸。氣液增壓缸是結合是氣缸和油缸優點而改進設計的。

應用範圍:壓印标記、彎折型材、模具沖孔、沖切鋼材、型材碰焊、擠模成型、壓平校直、鉚接鍛壓、整型钣金、緊密裝配、鉚合連接、金屬沖壓。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8

六、伸縮液壓缸

伸縮式液壓缸是可以得到較長工作行程的,具有多級套筒形活塞杆的液壓缸,又稱多級液壓缸。常用于工程機械和其他行走機械,如起重機、翻鬥汽車等的液壓系統中。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9

七、柱塞缸

柱塞缸是液壓缸的一種結構形式。單柱塞缸隻能實現一個方向運動,反向要靠外力。它特别适用于行程較長的場合。另外柱塞缸又有徑向柱塞缸和軸向柱塞缸之分。

液壓泵原理及結構圖(液壓泵和液壓缸原理動态圖)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