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冰箱一周的蔬菜能吃嗎?“天冷了,要不要屯點吃的?”“米和油還好說,蔬菜放冰箱一星期,還能吃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放在冰箱一周的蔬菜能吃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天冷了,要不要屯點吃的?”
“米和油還好說,蔬菜放冰箱一星期,還能吃嗎?”
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态化,但不少朋友已經習慣了在冰箱裡“囤”點菜——那麼,肉和蔬菜是冷凍還是冷藏?多少度保存最合适?放了一星期還能不能吃?
肉要“冷”一點,蔬菜會“凍壞”
買回來的魚養着養着就不行了、蔬菜放到冰箱沒幾天就蔫巴了,拎回家的肉到底是冷藏還是冷凍……“囤貨”不僅讓老年人撓頭,年輕人也是一頭霧水。
“一般來說,各種食物的保存環境要求是不一樣的,全塞進冰箱肯定不行。”業内人士表示,在專業的大型商超中,各類食物的保存溫度都是相對固定的;消費者挑挑揀揀拿回家後一股腦都塞進了冰箱,往往食用的時候才發現變質。
“如果在夏天去麥德龍這樣的大超市,到了肉類售賣區可能還得帶件厚外套。”記者在麥德龍學到了不同食物的“最佳儲存溫度”:冷凍産品在-18℃~-22℃,冷鮮肉類0-4℃,魚類12-16℃,果蔬12-14℃;因此即使是夏季,售賣肉類産品的區域也十分“凍人”。麥德龍會員店負責人表示:“不同食物所要求的儲存溫度是不同的,隻有采取正确的溫控措施才能保障食品的新鮮和衛生安全。”
一般家用冰箱的冷凍溫度都在-18℃,冷藏室則在0-4℃,因此,買回家的冷鮮肉如果很快食用可以放在冷藏室,沒有必要冷凍;而現在的天氣,果蔬買回家則完全不必放在冰箱,常溫儲存盡快吃完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冷凍的食物,也盡量在90天内吃完;冷凍時間過長的食物即使沒有“變質”,風味和營養價值也會大幅降低。
全流程恒溫很重要,“化了再凍”不可取
肉買多了凍起來,吃的時候拿出來切一點,剩下的放回去行不行?答案是:不可以。
“冷凍食品在反複解凍、冷凍過程中,容易滋生細菌。”營養專家表示,有機構做過相關對比試驗,将同一塊肉冷凍、解凍4次,并且每次都進行細菌檢查,結果發現,每次解凍再冷凍後菌落總數都急劇增加,最後一次菌落總數是第一次檢查時的15倍。
究其原因,是因為食品進行低溫冷凍時會抑制細菌生長,但在解凍的過程中,随着外部溫度的升高,食物中細菌會迅速繁殖;當我們再次将食物放進冰箱冷凍時,低溫的環境雖然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卻不能将之前滋生的細菌“殺死”,當再次解凍時,細菌就會加倍。
“大超市能夠保證采購、分割加工、銷售區域的‘全程冷鍊’,但是往往消費者買回去後反而不在意,會導緻食物變質”,營養專家指出。因此,在麥德龍這種對肉類采取“全程冷鍊”的商超采購回家後,生鮮産品應該立即放進冷藏室,冷凍産品則第一時間放入冷凍室,保持“最後一環”仍然在冷鍊上。
如果一次吃不完,建議分成小塊冷凍,吃多少解凍多少。消費者無論是采購冷凍産品還是自行購買新鮮食材,冷凍後都盡量不要“二次解凍”為佳。 張洪梅
來源: 揚子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