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廣西興業縣城西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老鄉家園”裡,兩名小朋友在貼窗花。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攝
圖②: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鄉村現代農業基地一片繁忙。圖為村民正采收蔬菜。
張國榮攝(影像中國)
圖③: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新橋鎮億亨果園裡,柑橘趕在春節前上市。圖為工作人員直播推薦柑橘。
蔣友青攝(影像中國)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等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文武壩鎮涼舟村,蔬菜大棚與河流、綠樹、農房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秀美的新農村畫卷。
朱海鵬攝(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屋檐上挂起了火紅的燈籠,門廊上貼好了喜慶的春聯,桌子上擺着各式各樣的水果……濃濃的年味中,是越過越紅火的生活。春節期間,“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供應如何?年貨消費有啥新特點?鄉親們采購年貨有啥新方式?春節臨近,聽聽農民朋友講述的農村新氣象。
“米袋子”“菜籃子”供應充足,能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
眼瞅着快過年了,馬賀章依然閑不下來。
河北省固安縣渠溝鄉西辛莊二村,一場小雪飄飄揚揚,給越冬的小麥蓋上了一層“薄被”。馬賀章撥開地裡的麥苗,“你瞧,這就是主生蘖,冬前就長出來了,這決定了來年的畝株數。”
受到去年秋汛影響,這季冬小麥播種期比常年有所推遲,部分越冬苗分蘖偏少。不過,作為興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賀章對今年的收成仍然信心滿滿:“大寒見三白,可是個好兆頭。現在的小麥都是種肥同播,年後澆返青水時再追一遍肥,做好病蟲害防控,讓苗更壯實。”
固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維建介紹,目前,全縣在田冬小麥面積23萬畝,大部分晚播麥均已出苗生長,接下來要加強農技服務,及時促弱轉壯,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帶動小農戶适時開展統防統治,确保糧食豐收。
馬賀章介紹,除了經營流轉的400畝地,合作社還為鄉親們提供社會化服務。跟往年一樣,今年農戶關海建9畝半地全托管給了合作社,“從購買種肥、管理、收割到賣糧,一畝地能增加七八十元的效益。”
紮牢“米袋子”,拎穩“菜籃子”。清早,固安縣牛駝鎮門鐵營村還籠罩在一片靜谧中,盛世農合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的日光溫室裡,茄子肥厚、番茄紅豔,負責采收的農民早已忙開了。
“我們用的是土牆體大棚,最适合北方地區冬季保溫,正好供蔬菜生長。”生産管理組長姜玉華撸起袖子,把筐裡新摘下的番茄仔細碼了碼,“一個棚占地3畝,一年兩茬,采收期40天,每天能出好幾百斤。”
不遠處是合作社淨菜加工車間,60多名工人在流水線上依次将蔬菜清洗、分切、包裝。合作社負責人鄭立國說:“現在都講‘一産向後延,二産兩頭連’,毛菜加工後附加值能提高30%左右。城裡人買年貨也愛買這樣包裝好的淨菜,省事兒。”
這兩年,合作社不斷擴大設施蔬菜生産,還建立了淨菜生産、加工、配送全鍊條産銷體系,自營加菜農聯營合作,日産毛菜、淨菜達80噸以上,新鮮水靈的蔬菜24小時内就能端上京津冀市民的餐桌。
張維建介紹,作為京郊“菜籃子”,全縣不斷提升棚室水肥一體化、溫控、機械化作業等裝備水平,推動蔬菜增産提質,通過“農超對接”“農餐對接”“農食對接”等訂單經營模式,實現産銷對接。
從全國範圍看,今年冬小麥面積已經基本落實,跟往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蔬菜在田面積約8000萬畝,預計未來3個月蔬菜供應總量1.7億噸,同比增加350萬噸,加上冬儲蔬菜,可供每人每天約3斤菜。“綜合各方面情況看,今年春節期間,肉蛋奶、果菜魚供應總量充足,完全可以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說。
鮮花熱銷、剪紙忙,年貨新消費帶旺鄉村産業
江西省安福縣處處洋溢着歡樂喜慶的氣氛,大掃除、備年貨、寫春聯……人們忙着迎接新年到來。為新春“錦上添花”,購買鮮花綠植裝扮居室、饋贈親友成為當地老百姓過年的新時尚。
鮮花扮靓鄉村,見證富裕新年。這幾天,平都鎮李家村的花卉超市生意紅火,前來選購鮮花的客人絡繹不絕,超市老闆沈小榮笑得合不攏嘴,“你瞧,熱賣的蝴蝶蘭、紅橘都是周邊農戶種的,帶着露珠、冒着香氣,新鮮搶手!”
走進花卉超市,陣陣花香撲鼻而來,幾名顧客正細心挑選心儀的綠植花卉,不時詢問價格及種養方式。“每年過年我都會買些盆栽花卉放在家裡,圖個喜慶吉祥。”村民周榮華陪老伴轉了一圈,相中一盆長壽花,“年貨、新衣都置辦齊了,再添些花卉打扮庭院。”
為了保障節日供應,沈小榮提前一個月就備好了貨。說話間,他的手機響個不停,不少老顧客通過電話、微信下單。“這些是要送貨上門的,白天人手緊,等晚上抓緊送過去。”沈小榮說,訂單連接基地,直采送貨上門,銷售量長了一大截。一個多月來,他已經賣出了500多盆花卉和綠植,收入2萬多元。
訂單另一頭,安福縣洋溪鎮田裡村苗木基地内,鄉親們正在挖苗、裝袋、裝車,物流車來往送貨,多肉大棚經營戶劉鵬正帶領大家趕訂單,“正值銷售旺季,我可得抓住這好商機。”在劉鵬的帶動下,周邊鄉鎮有820家農戶從事多肉、蘭花等培育、銷售,300多名村民就地就業,“美麗經濟”鼓起村民口袋。
春節到,剪紙俏。大巴山深處的四川省通江縣有貼窗花的習俗,進入農曆臘月,傳統節日剪紙開始走俏,鄉親們用紅紙剪成各種圖案張貼在自家門窗上。
“大家加把勁,手腳麻利點。”通江縣“巴山剪紙”工作坊負責人李亞雪說話間手起紙落,剪刀飛快穿花,不一會兒,指頭輕撚,碎紙落下,栩栩如生的“福虎”呈現在眼前。
虎年即将到來,“虎造型”成為工作坊剪紙的熱門主題,展架上擺放着上百種“虎造型”剪紙,除了商場、賓館等訂單,還有不少易地搬遷群衆前來預訂。“剪工精細,虎虎生風,格外喜慶。”諾江鎮65歲的張開州老人一眼就相中一款生肖虎剪紙。
巧手“剪”出美好生活。李亞雪說,近幾年,村民物質條件富裕了,精神生活不斷豐富,剪紙作為傳統民俗,越來越受大家歡迎。在政策支持下,2014年,李亞雪成立工作坊,幾年來創收100多萬元,帶動200餘名村民增收。
門店銷售、網上售賣……年關将近,李亞雪每天都能收到200張以上的訂單。如今,經過8年探索,“巴山剪紙”已成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非遺進校園”“剪紙培訓班”等活動已開展600餘場,培育剪紙技藝骨幹人員300多名。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通江不少人學會剪紙技能,吃上“手藝飯”,在家門口掙錢增收。
鄉村也是李亞雪的創作之源,在她的巧手裡,家鄉諾水河、銀耳特産、脫貧故事等風土人情都成了剪紙藝術作品。“下一步我想利用這個工作坊,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展現家鄉發展變化,同時帶動更多鄉親增收緻富,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說起新年願望,李亞雪話語裡充滿堅定。
線上年味兒濃郁,更多農産品“飛”出鄉村
春節臨近,線上年味兒也愈發濃郁。“雲上”大集市、電商年貨節等火熱開啟,田間連上了“雲間”,更多農産品“飛”出鄉村,消費品連通城鄉。
“三峽人家出好茶,走親訪友少不了,優惠力度大,大家快來下單呀。”直播間裡,望華鑫溫杯投茶、注水沖泡。一壺葉綠湯清的好茶引來訂單不斷。鏡頭外,分揀、打包,茶葉禮盒正運往全國。
“茶葉‘搬’到網上,客戶搶着買。春節消費季連着早茶上市季,這段時間訂單不用愁。”讓家鄉的茶走出大山,是望華鑫的心願。家住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許家沖村,她家的茶園就坐落在三峽庫區。高山雲霧出好茶,可過去賣不上價。在外闖蕩多年的望華鑫返鄉創業,蹚出新路子。
一根網線,串起一條産業鍊。望華鑫成立合作社,吸納600多名社員,發展早春茶等新品種,建設标準化茶葉生産線,打造“三峽茶姑娘”品牌,從賣“原字号”變成賣精品茶。“既要種出好産品,也要找到好銷路。茶園裡的農活、生産線上的烘炒技藝,都成了直播畫面,早春茶每斤能賣到1000元以上。”如今望華鑫的合作社年營業收入達上千萬元。
“農村電商高效對接産銷、精準匹配供需,打通農産品上行通道,促進農民增收。目前全區的茶葉、柑橘等特色産品正走向全國。”夷陵區商貿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張祖德介紹,截至2021年底,夷陵區農産品網絡零售額突破9.6億元,網商總數超過7000家。
流量變成“新農資”,直播成了新農活。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農産品網絡零售額3043.9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比前8月加快0.9個百分點。
電商火熱,同樣讓優質消費品下沉。動動手指、年貨到家,成了不少農民消費新趨勢。
“前幾天,我在網上買了個冰箱,‘大家夥’送到家門口,擱以前哪敢想。”山東省夏津縣香趙莊鎮宗莊村村民宗兆嶺的話裡透着得意,“網上品牌多,任意選,還能便宜不少。”
“魚挺新鮮的、蔬菜還沾着泥、雞蛋能便宜幾毛錢……年貨快準備齊當了。”宗兆嶺細數起來,“過去,就盼着那幾天集市。如今電商、微信群裡天天有促銷,啥時候都能買,質量有保障。”
離宗兆嶺家200米遠,就是村裡的快遞電商綜合服務中心。這幾天,工作人員李秀英忙得腳不着地,“到年根了,快遞多起來,每天能有200多件。”說話間,取件的村民們進進出出。
“快遞進村,激活了大家的消費熱情。”李秀英感慨,“過去到鎮裡取快遞,少說5公裡,不僅費事還搭上油錢。”去年,鎮裡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夏津分公司合作成立服務中心,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讓農民在家也能收快遞。
截至去年底,全國行政村實現快遞直投的比例超過80%。2021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9265億元,增長12.1%。“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農村物流持續補鍊,農村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為暢通國内大循環提供堅實基礎。”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介紹。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8日 第 18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