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了,雨下了
荞葉落了,樹葉黃了
春去秋來,心緒起伏
時光流轉,歲月滄桑
不要怕,不要怕,無論嚴寒或酷暑
不要怕,不要怕,無論傷痛或苦難
不要怕,不要怕 ……”
這是在行知樓521教室一堂普通的《家庭教育》課前,為了活躍上課氣氛,一位叫吉極麼英紮的同學主動跑到講台上,把這首好聽的彜族民謠《不要怕》唱給了老師和同學們聽,唱完歌後,英紮還不忘微笑地給大家深鞠了一躬,感謝大家的傾聽。
特别愛笑,這是英紮留給老師和同學們的印象。今年23歲的英紮來自涼山彜族自治州布拖縣的大山裡,是樂山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2019級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的學生。也許很多人都不會想到,眼前這個活潑、樂觀、愛笑的彜族女孩,卻過早地經曆了太多的生活苦難,而她的勵志故事也感動着身邊的老師和同學。
1歲多的時候就失去了媽媽,12歲的時候又失去了爸爸。英紮靠着自己平時在校園内做兼職和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不僅解決了自己讀書所需的費用,還供養着自己的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讀書,而且英紮的每門功課成績都很不錯,順利地拿到了教師資格證。
幾場春雨過後,飄落的樹葉和花瓣灑滿了通往百果苑宿舍的小徑。旁邊的油炸店裡,身穿格子襯衫和黑色休閑褲,紮着馬尾辮,小麥色的臉上挂着笑意的英紮正在忙活着。削土豆、切菜、串菜、下鍋油炸……她的動作娴熟而流暢,一看就知道是店裡幹活的扛把子。
除日常學習之外,英紮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兼職 除日常學習之外,英紮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兼職
英紮一邊忙着手中的活,一邊熱情地和記者打着招呼。英紮告訴我們,她在店裡做兼職已經快到3年了,每個小時10元錢,每天她可以幹2個小時左右,賺到的錢就夠她一天的生活費了。同時,她還會幫一些在圖書館裡準備考研的同學送餐,每一次辛苦費5角錢到1塊錢不等。
“課不多的時候,每天中午和晚飯時段我可以送十幾盒,往返跑二十幾趟。”英紮笑着說,但确實也比較辛苦,因為圖書館到百果苑食堂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有時候考研同學還會專門點武伽山食堂的飯菜,不過這也沒什麼,就當作是鍛煉了身體。
經過和英紮一上午的接觸,我們也慢慢熟絡起來。忙完手裡的事,英紮與記者聊起了自己的成長。當記者問她為什麼那麼愛笑?
“因為你笑的時候,别人看到了也會開心……”話還沒說完,英紮胖嘟嘟的臉上就露出了兩個小酒窩,哈哈地笑了起來。
“我相信,愛笑的女孩,運氣一定不會很差。”過早失去雙親的英紮接着說道。
“愛笑的女孩,運氣肯定不會差”
英紮說,媽媽去世的時候,當時1歲多的她正趴在媽媽懷裡找奶吃呢……沒過多久,爸爸重新組建了家庭,搬到了離家幾十裡遠的另一個地方去了。留下年幼的英紮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從來沒有怨恨過阿達,其實他也挺不容易的。”英紮仍然記得,離家的爸爸每年總是會抽空回來看她幾次的,帶給她很多好吃的。她說,那是最開心的日子。可是讓英紮料想不到的是,12歲那年,爸爸病逝了。停頓了許久,英紮說,“我知道阿達生病了,但沒想到會這麼嚴重。”爺爺不想因爸爸的病耽擱她的學習,便一直瞞着沒告訴她。“後來阿普也很後悔,誰也想不到阿達的病情惡化的那麼快,沒能讓我見到阿達最後一面。但我并不怪他們。”命運似乎從來沒有眷顧過這飽經磨難的女孩,爸爸走後的第三年,英紮的繼母也撒手去世,卻留下了不滿9歲的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要靠她來拉扯。
英紮和爺爺奶奶、弟弟妹妹的合影
雖然生活的苦難一個接着一個,但是英紮說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她的爺爺奶奶非常愛她,每次她放假回家,他們都會給英紮做很多好吃的。尤其是爺爺奶奶一直鼓勵着英紮,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好好讀書。隻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隻有讀書才能讓她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英紮的爺爺拿老照片給鄰居看
英紮的家在大涼山腹地,山高路陡,地勢險要。從家裡要走4、5個小時的山路,才能走到學校。為了安全也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讀書,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英紮就成為住校生,自己照顧自己了。
英紮暑假兼職為孩子們講繪本
“讀小學一年級,當看到别的同學都有阿姆,我也會經常想,我的阿姆到底長什麼樣子呢?”英紮說,她的記憶裡不知道媽媽長什麼樣,隻是一直聽奶奶說她和媽媽很像。
直到2021年,英紮的姨媽吉地麼子則在修繕老房子的時候,發現了英紮媽媽懷孕時留下的唯一一張相片。雖然相片有些泛黃了,但媽媽年輕時候的樣子還是清晰可見。“那是我第一次在照片上看見了阿姆的模樣,阿姆還挺漂亮的。”英紮說,“我是1999年出生的,21年了,我才第一次從照片上看到了阿姆的模樣。”說着說着,英紮聲音哽咽起來,她别過臉去,淚水順着麥色的臉頰滑下。
沒過多久,從悲傷中平複過來的英紮笑着接着說道:“我說得沒錯吧,愛笑的女孩運氣一定不會太差的。你看我從小一直有阿普阿瑪疼愛,現在我也終于知道阿姆的樣子,而且我還有三個很懂事的弟弟妹妹,他們都非常聽我這個姐姐的話。”
英紮弟弟(左)在學校獲獎
英紮和妹妹(右一)與兩個堂妹在老屋前合影
“因為我是姐姐啊”
繼母去世那一年,兩個弟弟剛剛讀小學,妹妹隻有7歲,自己剛滿15歲。為了減輕爺爺的撫養負擔,周末放假回來,懂事的英紮都搶着上山去幫爺爺放牛,照顧弟弟妹妹……初中畢業後,英紮考上了中專,自那以來,英紮就很少伸手向爺爺奶奶要生活費,所有的生活費基本都是她靠寒暑假外出打工賺來的。“我一個人還去過廣州、惠州,進廠做工。一個假期下來,我基本上可以賺足自己的生活費,還能給弟弟妹妹一些零花錢。
英紮(第二排右二)與布拖縣木爾鄉中心校寄宿制學生的合影。他們大多是單親家庭或者孤兒,家庭貧困。
2019年,英紮“專升本”考入樂山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成為了村裡為數不多的本科大學生。為了來樂山讀書,英紮的爺爺奶奶忍痛賣掉了家裡最值錢的種牛,加上親戚的幫襯,為她湊夠了學費錢。“按照國家政策,當時我是可以申請大學生助學貸款的,可阿普阿瑪說不想讓我一畢業就背負貸款,不想讓我有太大的壓力。”看着日益蒼老的爺爺奶奶 ,還有三個正在讀書的弟弟妹妹。“我不能再跟阿普阿瑪要錢了,而且我還要幫着他們一起供養弟弟妹妹。”英紮說,忙完新生入學報到後,她就在校園周邊找兼職賺當月的生活費。“在校園内送外賣、周邊餐館打零工,無論活有多髒、有多累,我都認真地做。”英紮笑着說道。
英紮在給孩子們講繪本
“英紮每天都是我們寝室最早一個出去的,最晚一個回來的,後來知道她每天都在外面做兼職解決自己的生活費,就特别地佩服她。”英紮的室友楊露說。
老師和同學們知道了英紮的情況後,大家幫助她申請了助學金。每年4500塊錢的助學金,也一定程度上幫了英紮很大的忙。“我的學費基本上夠了,現在國家的政策非常好,弟弟妹妹們上學的學雜費都是全免的,但是吃飯穿衣等必要的生活開支還是要靠自己承擔。我自己可以湊合着生活,但我不想讓弟弟妹妹們有這些顧慮。因為我是姐姐啊,我就要成為他們的依靠,哪怕這肩膀并不寬闊。”
英紮(中)在綿陽參加樊登小讀者閱讀培訓
每個月英紮都會把自己兼職打工賺來的錢按時寄給弟弟妹妹,有時候也會寄給爺爺奶奶一些,幫助貼補家用和看病藥費,而自己卻從來舍不得買一件新衣服。“經常會有同學約我一起逛街,我就說我沒有時間,另外我的錢真還有大用途。”英紮苦笑着說。
英紮(中)和同學一起唱歌
“這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女生,經常看到她在校園裡送外賣盒飯掙錢,父母早已不在,她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艱辛,除了養自己,還要養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但是她仍然堅強、仍然陽光、仍然相信自己能改變家庭的命運。”任課老師張濤被英紮的勵志故事感動道。
“聽!那是花開的聲音”
自打上學開始,英紮就特别勤奮,她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無論生活再困難也不能放棄學習,這是阿普對我的期望,也是我可以改變家庭的唯一出路。”英紮說,從布拖縣特木裡鎮小學到交際河中學,從涼山民族師範學校到樂山師範學院,是知識讓她變得更加勇敢。
英紮(第一排右一)正在上課
無論平時打工有多忙、兼職有多苦,英紮總是想着法子努力學習,從不忽略自己的學業。“我中午不睡午覺的,我會利用零碎的時間去學習,學習自己不懂的知識,做兼職的時候我也會把手機放在面前,一邊幹活,一邊看網課。”晚上10點,結束一天的學習和兼職,早已疲憊不堪的英紮仍會翻開課本,再溫習一下功課。
入學以來,英紮先後獲得2019-2020樂山師範學院校設綜合二等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被評為校級“優秀班幹部”,獲得樂山師範學院“迎新杯”籃球賽第一名、《樂山師院報》青春主題文學作品征文競賽三等獎,順利拿到了普通話二甲、幼兒教師資格證和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
“阿普一直是我的偶像,他是黨員,年輕時還當過村支書呢。”英紮自豪地說,“阿普房間裡有許多紅色書籍,他和阿瑪都鼓勵我讀書,努力追求進步。”大二那年,她向學院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如今已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的英紮
“去年回家鄉做頂崗支教的經曆,對我觸動很大,家鄉學校還很缺老師。”英紮說,畢業後她想回到家鄉學校去當一名老師,幫助山裡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這樣也可以照顧到年邁的爺爺奶奶,也可以更好地督促弟弟妹妹們學習。英紮告訴記者,不管以後的路有多難、有多遠,她都會供養弟弟妹妹們讀書,讓他們都能讀上大學,有幸福的未來。
英紮在支教過程中與學生的合影
下了好幾天春雨的樂山終于放晴了,久違的陽光透過玻璃斜射在英紮的臉上,這個愛笑的女孩也起身和我們告别。英紮笑着說:“我現在還沒到享受陽光的時刻,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要走,但我始終堅信,風起了,雨下了,不要怕,之後一定會迎來陽光!”
店外的索瑪花正簌簌盛開,微風拂來,清香四溢。
來源:樂山師範學院黨委宣傳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