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喬遇
近日,蔣仁生另一家企業重慶智翔金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祥金泰)遞交了IPO申請材料,計劃沖刺上交所科創闆,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均為海通證券。
提到蔣仁生,或許還有人比較陌生,但提到智飛生物(300122.SZ),知道的人便多了起來,智飛生物作為默沙東在我國境内指定的代理機構,統一銷售默沙東進口的四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五價輪狀疫苗和23價肺炎、滅活甲肝疫苗。
蔣仁生便是智飛生物的創始人兼實控人。蔣仁生出生于1953年,2002年,蔣仁生聯合吳冠江、劉俊輝通過收購創立智飛生物(300122.SZ),
由于國内HPV疫苗的爆火,2021年4月智飛生物市值達曆史最高點3607.20億元,連帶着實控人蔣仁生的身價暴漲,胡潤研究院發布《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智飛生物的蔣仁生以1700億的身價挺進前二十。
如今,69歲的蔣仁生又要推“二胎”智祥金泰上科創闆。據悉,智祥金泰此輪拟豪募40億元,是公司總資産的近4倍。然而,智祥金泰遞表前還沒有上市藥品。
智飛生物、君實生物、沃森生物老領導班子
智祥金泰由上海智翔設立于2015年。2020年,智睿投資以1.50億元增資入股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截至招股書發行前,智睿投資持有智祥金泰72.73%的股權,成為智祥金泰控股股東。
蔣仁生直接持有智睿投資90%股權,并通過其控制的智飛生物持有智睿投資10%股權。故蔣仁生可通過智睿投資控制公司股東大會72.73%表決權,為智翔生物的實際控制人、董事。同時,蔣仁生的另一個身份是千億市值智飛生物的實控人。
從智祥金泰招股書看,其餘多位高管身份均大有來頭。公司董秘李春生、監事範紅原為智飛生物領導班子。李春生2022年1月之前是智飛生物的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證券事務代表;監事範紅同時也是智飛生物的部門主管、經理、總監。
除智飛生物外,現任公司董事長單繼寬曾為君實生物的創始股東。不僅如此,智祥金泰還有部分高管曾在上海澤潤生物、上海衆合醫藥和上海複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相關職務。據悉,澤潤生物是醫藥龍頭A股企業沃森生物投資58.66%的子公司,君實生物董事長熊俊同時也是合衆醫藥實控人。
智祥金泰部分董監高具體任職經曆如下:
- 董事長單繼寬,2002年至2006年,曾任上海複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醫學部經理;2006年至2012年,任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醫學注冊部經理、醫學總監;2012年至2014年,任上海衆合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 董事、總經理常志遠,2006年至2014年,曆任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門主管、經理、總監;監事會主席楊佳倩2009年至2014年,曆任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專員、項目主管;副總經理戴力,2006年至2012年任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門主管。
- 首席技術官錢軍華,2012年至2014年任上海衆合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副總經理王威,2013年-2014年任上海衆合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純化部經理。
- 副總經理王炜,2004年至2018年任上海複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部門經理。
2億重大研發項目終止
智祥金泰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制藥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産與銷售,在研産品為單克隆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5個産品(8個适應症)進入臨床研究階段,臨床适應症涵蓋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等治療領域。
因此,智翔生物目前尚未有産品上市,無主營業務收入。
可以看到,智祥金泰産品管線進度還比較慢,最快的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GR1501和治療狂犬病被動免疫的GR1801産品最快也需等到2024年和2025年上市。
另處于臨床産品的研發還具有較大不确定性,2022年3月,智祥金泰終止了GR1405和GR1401項目的研發。其中GR1405是2014年12月上海智翔委托藥明生物進行分子開發,終止前研發已進入II期臨床實驗階段。
公司表示,終止該藥物的研發是由于GR1405為抗PD-L1單克隆抗體藥物,而PD-1/PD-L1通路單抗藥物競争激烈,最早在2018年6月百時美施貴寶的歐狄沃用于局部晚期/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适應症就已在中國獲批,至2021年PD-1/PD-L1通路單抗藥物已有13家企業有對應商品得到中國獲批,并且國内還有多個D-1/PD-L1通路單抗藥物處于不同研發階段。
GR1401為抗EGRF單克隆抗體藥物,其終止原因同樣與國内市場競争激烈有關。
截至2022年3月底,智祥金泰對GR1405産品累計投入為1.59億元,GR1401項目累計投入為5310.04萬元,由于研發項目的終止,前期超2億資金投入打了水漂。
這似乎意味着,能否搶先一步上市,成了藥品能否商業化成功的關鍵。因為每晚一步,面臨的都是激烈的市場競争。
目前公司進度最快(臨床三期)的為GR1501抗IL-17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截至2022年5月31日,國内已有三款進口廠商的同靶點藥物上市。此外,國内該在研産品中處于III期臨床階段的公司有3家,還有6家處于II期臨床階段,1家處于I期臨床階段。
智飛生物蔣仁生能“養”多久
智祥金泰2019年至2021年共進行三輪增資,2020年11月一輪增資中智睿投資投資1.50億元,2021年5月智睿投資以8元/注冊資本的方式認繳5000萬元注冊資本,合計出資4億元;2021年9月公司第三次增資2500萬元,14家機構以1元注冊資本24元的價格認繳,公司共獲得6億元。
經統計,2021年智祥金泰通過融資獲得10億元。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智祥金泰流動負債賬上其他應付款大幅減少,2021年為551.88萬元,但公司2019年、2020年的其他應付款金額分别為3.91億元和4.29億元。
這部分其他應付款的變動便是此前靠智睿投資、宸安生物(智睿投資持股85%的公司)和蔣仁生“養着”的證明。報告期初期,智睿投資、宸安生物和蔣仁生還在借錢給公司。2019年初,智祥金泰還欠着智睿投資3.15億元、宸安生物4000萬元借款未歸還。
2019年,公司又向智睿投資借入2.16億元,向宸安生物借入100萬元,向蔣仁生借入5350萬元,該年歸還了蔣仁生和宸安生物該期及2019年以前的全部借款,但隻歸還了智睿投資1.72億元借款,還欠3.86億元。
2020年,2021年智祥金泰向智睿投資借入2.20億元,歸還1.80億元;2021年借入7332萬元,合計共欠智睿投資4.99億元,這部分欠款最後通過公司融資歸還。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公司貨币資金和理财資金(非交易型金融資産)合計2139萬元,占當期流動資産7349.66萬元的比例約為29.10%;2020年智祥金泰貨币資金與理财資金合計5626.83萬元,占當期流動資産1.07億元的比例約52.69%。2019年、2020年,公司流動比率分别隻有0.17和0.22,資産負債率分别高達157.61%和175.29%。
通過股權融資并歸還部分負債後,2021年,公司賬上還剩貨币資金和理财資金共4.41億元,占流動資産5.29億元的83.36%,公司流動負債合計8600.99萬元,該年流動資産6.15%,資産負債率68.89%。
另一方面,公司僅有的部分收入靠智飛生物“養着”。
公司目前收入主要來源為其他業務收入,主要是技術服務收入、轉授權收入和少量原材料銷售收入等非持續性收入。
2019年至2021年,智祥金泰收入分别為3.13萬元、108.77萬元和3919.02萬元。這僅有的收入還主要是靠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公司貢獻的。2020年,智飛龍科馬貢獻50萬元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5.97%;2021年智飛龍科馬更是貢獻了3900萬收入,占當期智祥金泰收入的99%。
智飛龍科馬正是智飛生物的子公司,主要經營疫苗的研發、生産、銷售。
2019年至2021年公司淨利潤還是分别為-1.57億元、-3.25億元和-3.22億元,累計虧了近8億元。截至2021年低智祥金泰的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94億元。
在産品上市後商業化之前,維系智祥金泰運作的隻能依靠外部力量,10億元融資額也難填研發投入的洞,公司賬上長期借款金額增加沒有停止,從2019年2.49億元增至2020年3.50億元,進一步增加到2021年的5.36億元,主要為向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借入的研發項目貸款和固定資産貸款。
本輪上市,智祥金泰拟募集40億元資金,近20億用于産業化基地項目、12.32億元用于藥物研發,還有8.4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現有産線上,智祥金泰2017年啟動抗體産業化基地建設,2019年完成一期工程的第一階段建設并獲得《藥品生産許可證》,具備4,200L規模(2*2,000L和200L)的原液生産能力;公司已經建成兩條制劑生産線,預充針生産線産能為182萬支/年;西林瓶灌裝生産線的産能為500萬支/年。
本次募資将在産業化基地項目上新增20,000L産能的抗體原液生産線,建設8×5,000L不鏽鋼反應器和4條灌裝線。
未有上市産品的智祥金泰,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無疑潛藏着巨大風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