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17:04:52

題記:胡辣湯是河南早餐的名片,都知道周口逍遙鎮和漯河北舞渡的。其實河南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胡辣湯,中部、西部、東部、北部地區,東、西部還都向外省有延伸。内容各不相同,調子基本一樣,“胡、辣、湯”,但在河南卻很少提到南部胡辣湯。淮河以南的潢川縣光州胡辣湯,和全省各地完全不同,具有鮮明的江淮特色。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為什麼跟河南胡辣湯不一樣)1


胡辣湯從哪裡來的

——胡辣湯起源于“湯”。

從人類發展史可以了解到,人類飲食文明起于火,源于湯。有了火才有了真正意義的食物,不再是茹毛飲血,直接吃食材。食物的根本表現是湯,有了湯才叫食物。或者說,把食材變成食物,主要通過湯來體現。我們通過伊尹的一個故事,來感受湯在華夏文化中的位置是多麼重要。

伊尹是我國第一名廚,公元前18世紀末出生于夏朝有莘國的空桑(今河南杞縣)。他是個廚子,做飯能做到通曉“一鍋融通天下”道理。就是說,他把做飯和治國的内在規律融會貫通了。所以名聲遠揚,被商國成湯王欣賞,三番幾次親自帶着重金去有莘國禮聘伊尹,有莘國王一直不答應。後來成湯王想個絕招,娶了有莘王的女兒,把伊尹作為陪嫁廚子,才得到他。伊尹本色不變,走的時候把熬湯的大鍋,叫做“鼎俎”的,打包背到商國。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為什麼跟河南胡辣湯不一樣)2


用現在的話說,伊尹的修養已至臻境,清楚知道商湯王要他的目的,是為了統一國家得天下。于是有了曆史上一場著名的君臣對話,也是“治大國若烹小鮮”名句的出處。就在伊尹到達商國後的歡迎儀式上,伊尹當庭擺放着背來的湯鍋,君臣二人圍繞鼎俎說了起來。這段話被記在《呂氏春秋·本味》:

湯得伊尹,祓之于廟,爝以火,釁以犧。明日設朝而見之,說湯以至味。湯曰:“可對而為乎?”對曰:“君之國小,不足以具之;為天子然後可具。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者臊,草食者膻。惡臭猶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禦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哝,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

意思是:商湯王得到伊尹,第二天就以最隆重的儀式,在宗廟歡迎他。湯王就請伊尹從做湯說起治國的道理。伊尹侃侃而談道:做湯要用到很多食材,目前商王您的國還小,沒有那麼多,但是得到天下後,就不是問題了。炖湯用的食材,主要三大類動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和水裡遊的。可是,水裡的魚腥,吃肉的動物味臊,吃草的動物味膻。平和這些味道,主要靠水用酸、甜、苦、辣、鹹和水、木、火來改變不好的味道。其中的火候大小,熬煮長短,調料多少,配合陰陽四時轉化,才能做出你所需要的美味湯來。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為什麼跟河南胡辣湯不一樣)3


——湯分支出“羹”。

根據史書記載,到了周朝,各式肉羹已經很豐富了,《禮記·内則》裡有詳細内容。單從“羹”字就可以看出,羊羔熬出的湯羹味美的狠。但是羹和湯,互不缭纏,各具特色。主要原因是:

湯是食物,但有食材性質;羹卻是食物,不能像湯那樣還可以加工成其他食物。譬如胡辣湯,是在骨頭湯的基礎上做成的,但是不可以把胡辣湯再做回骨頭肉湯。

所以,古人一般都吃的是羹,而不是湯,即把湯加工成羹再享用。《史記》裡說公元前2000多年的五帝時期,黃帝就能做羹,《神仙傳》說“彭祖善養性,能調鼎,進雉羹于堯”。唐朝王建的《新嫁娘》詩句更傳神: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賢惠的小媳婦我也想要。

——胡辣湯是羹的延伸。

從古籍了解到,最早的羹分兩大類:肉羹和素羹。王者肉羹,百姓多素羹。這是因為周朝定的規矩,百姓不能随便吃肉,隻好做素羹吃。所以,至少在唐代以前,全國人都吃羹,就像如今的吃飯配湯,餐餐不離。隻是那時候還不叫胡辣湯,從北宋起,才有了胡辣湯。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為什麼跟河南胡辣湯不一樣)4


宋朝有了胡辣湯

——北宋皇帝醒酒開胃是大事。

北宋皇帝一族和以前曆代皇家比,有個顯著特點,文人氣質濃厚,思想敏感,就體質羸弱。大白話說,想得太多了,身體跟不上。尤其是經濟發達,錢花不玩條件下,皇帝也是人,成天花天酒地,像水浒裡說的,挖地道也要出外幽會美女李師師。豐富的夜生活,身體消耗過大,早起害酒影響上朝。怎麼辦,一幫子太監随從想辦法。當時皇帝早起主食有肉粥,就是傳統的羊肉羹,羊肉連骨頭一起熬了,吃肉喝湯。

有說是小太監,對皇帝每日早起害酒上了心,四處覓來方子,肉羹裡加入香辛料和醋,喝了辛辣發汗,爽口醒神,極是解酒。還有說是禦廚想的醒酒方子,也是肉羹裡加入香辛料。靠譜的依據是當時流行的一種肉羹做法,被收入到一本藥書裡,這本書叫做《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不管怎麼說,宋朝皇宮對羊肉羹的改造是不争的事實。再說皇宮有的是條件,最好的香辛料是外來的胡椒,再珍貴也舍得用。此前多少年,國産香辛料都是茱萸、蓼草、花椒之類,那時還沒辣椒。于是,羊肉羹加胡椒和醋,成了大宋皇族離不開的醒酒羹。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為什麼跟河南胡辣湯不一樣)5


——大宋皇帝的開明。

經濟越發達,社會越文明。宋朝皇帝有好吃好喝的不瞞着百姓。這個醒酒羹喝過一段後,感覺尤其好,就說給文武百官,任由他們傳了出去。很快的,街肆就有了羊肉羹賣。當時汴梁城裡,食肆集中在大相國寺周圍。都知道是皇帝愛吃的羹,生意就格外的好。市民百姓可沒那麼文绉绉的,叫它什麼羹,看着面糊糊一樣,還又香又辣,幹脆的口語化,叫它“胡辣湯”。于是,胡辣湯問世。

——胡辣湯的流派。

後來有傳說,北宋亡了,宮裡伺候皇上那個太監回老家逍遙鎮,把胡辣湯帶了去,開個胡辣湯店,在當地生根開花。其實以當時宋朝皇族的影響,胡辣湯早已流傳到各地,并對其傳統的羹湯,有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就目前來看,除了山東、江蘇一帶的sá湯還保持自己特色,但也構成胡辣湯的一大流派,特點在于内容。再就是豫南信陽潢川胡辣湯,總計三大流派:

●以逍遙鎮和北舞渡為特色的胡辣湯,湯濃稠特點,包括陝西河北一帶;

●以山東江蘇一帶的sá湯,湯的濃稠程度輕些,主要蛋花表現。這個羹,還是古東夷流傳下來的,曆史以來沒變化。

●豫南潢川胡辣湯。特點是胡辣湯往南到此為止,不再往縱深發展。湯就帶着南方特色,不像北方的那麼“糊”,稠而不糊,不是牛羊肉,是豬肉,純粹的胡椒辣。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為什麼跟河南胡辣湯不一樣)6


豫南胡辣湯

——來自古代百姓的素羹。

如同豫東的sá湯,潢川胡辣湯也保持着本來的模樣,沒受到多少外來影響,就是日常的飲食,羹。還是素羹的底子,普通百姓吃的。所以,不是肉湯,也沒有用骨頭熬湯。也不很辣,稍微有點辣味,不酸,就是比較香,還不是香味料調制出來的香,是食材本來的鮮香。吃過農村大席的熟悉這個味道,純食物的香,引人垂涎。

——潢川胡辣湯的特點。

三個顯著特點:

●不勾芡。不像北方的胡辣湯,要用面粉或澱粉勾芡,潢川胡辣湯依靠粉條和滑肉裡的澱粉,自然成芡。所以,看似有芡實際沒芡,湯有稠度也有通透亮度,典型的羹。

●不用肉骨頭湯。隻要水,按程序直接放進食材,然後成湯。

●隻要胡椒粉,不要任何香味料,包括味精雞精。再就是基礎的蔥姜鹽油老抽醬油。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為什麼跟河南胡辣湯不一樣)7


——潢川胡辣湯的做法。

核心訣竅在于肉面疙瘩的制作。把少量的豬肉切很薄還小的片,然後打雞蛋,加面粉,兌水和成面團,軟硬稠稀為炸油條的面差不多。主要功夫在和面,不是揉,也不是搓,是“拁(當地念jiǎ)”。動作是兩手五指分開,分别抓滿面團,使勁捏握,把面團從指縫擠出去。然後周而複始,把面團拁上勁道,算是完成。

第二個主要材料是粉條。豫南産綠豆,最好的粉條是綠豆粉條,不是紅薯粉條。把粉條泡發好,放入湯鍋水裡。燒開後,揪扯成小面團,逐個放入水裡。每個面團就調羹大小,形狀不規則。抓緊一氣揪完。

然後煮着,煮的中間,綠豆粉條和面團淅落的澱粉,自然使湯羹糊化,所以得到稠而不黏的效果,喝着清爽。大約煮10分鐘的時間,湯羹已經糊化好了,加老抽上色,加鹽調好鹹淡。最後放胡椒粉,拌勻即成。

潢川胡辣湯哪家正宗(為什麼跟河南胡辣湯不一樣)8


營業性質的胡辣湯,在煮的時候,适當放入一些海帶絲、金針菜和豆腐絲,成湯時撒蔥花,盛碗滴幾滴小磨香油,就着燒餅或油條、小籠包等,都好吃的不得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