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傳說中的七夕節又叫乞巧節

傳說中的七夕節又叫乞巧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16:04:26

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于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曆7月7日)。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内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随着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

傳說中的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夕節又名乞巧節)1

七夕

七夕節的來曆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的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還有明代羅颀《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并無後面的故事。直到漢代,其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系起來,并且正式成為屬于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

各地習俗

江南

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張力将針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哪一個波紋最複雜,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詩人林傑的詩《乞巧》說:“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西南

染指甲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年輕姑娘們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這樣可以年輕美麗,對未婚女子而言還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2]

膠東

膠東地區則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婦女們穿上新裝,歡聚一堂、盟結七姐妹;少女們則制作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馍食品,稱巧餅,用來祭祀織女。

廣東

在廣東,人們六月便開始準備,把稻谷、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等待發芽。臨近七夕便紮糊起一座鵲橋,還會制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七夕之夜,人們在廳堂中擺放八仙桌,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紅巧物。

閩南

在閩南,當地人把織女稱為“七娘媽”,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紅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

河北(内丘)

農曆七月七内丘縣城廟會,作為祭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設的廟會,在全國非常罕見。廟會祭祀的重頭戲是拜天棚地棚,在玉皇廟前展開天棚地棚,在周圍擺放龍轎、龍袍、彩衣彩鞋等供品,香客們不分晝夜,在天棚地棚前焚香朝拜,并敲打樂器念唱他們自編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俗曲。廟會期間最有人氣的要算是唱神戲,輪番演出傳統愛情劇目《擡花橋》、《西廂記》、《打金枝》、《八件衣》、《對花槍》等,一直演5至7天,七月初七晚必唱《天河配》,又稱《牛郎配織女》。等刹戲後,焚化所有祭品,稱落棚,廟會結束。

香港

現時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于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七姐衣”,于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在坪洲及西貢,分别有兩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台灣

七月七也是“七娘媽”的誕辰,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床母是幼兒的保護神,台灣人有拜“床母”的習俗,有幼兒的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除了在台南、鹿港還保有做十六歲成年禮,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台灣已日漸式微,但在廟方宣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民衆參與七夕民俗活動。

現今七夕大多被商人炒作,變成商業化的七夕情人節,汽車旅館成為約會的熱門去處。

日本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便把農曆七月初七改為公曆七月七日慶祝。陰曆的七月七日被稱為“舊七夕”。

朝鮮半島

朝鮮時代的風俗是孩子們以牛郎和織女為素材作詩,另外亦有向北鬥七星祈求長壽與幸福。

相關謎語

謎語題目:婦女曝水于日下,繡針投之看工拙(打一七夕習俗)

謎語解析:該習俗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通常是用面盆準備鴛鴦水,然後在七夕節的那天中午将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蔔女之巧。

謎語答案:投針驗巧

謎語題目:金簪劃銀河,隔岸對相望。不忍兩分離,喜鵲把忙幫。(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喜鵲不忍兩分離,搭起鵲橋來相助。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月露良宵拜魁星,老牛慶生也不遲(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在這天夜裡人們往往會在天井裡擺上“拜魁星”香案,希望“魁星點鬥,金榜題名”。老牛慶生也是七夕的習俗之一,是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蘭夜一過喜鵲散(打一成語)

謎語解析:蘭夜是指七夕節的夜晚,當牛郎織女在銀河會完面後喜鵲也會散去,那時鵲橋也就沒有了。

謎語答案:過河拆橋

謎語題目:葡萄架下聽情話,喜鵲秃頂把橋搭(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傳說七夕節的夜晚在葡萄架下能能聽到牛郎織女的脈脈情話,他們相會役使喜鵲做橋梁從它們頭頂走過去,所以喜鵲頭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銀河會面訴衷腸,蘭夜過後寄相思(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牛郎織女在銀河會面說了無數的心裡話,蘭夜是指七夕節的夜晚,蘭夜過後牛郎織女又要分别,隻能通過思念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投針驗巧得天工,種生求子宜子祥(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投針驗巧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種生求子是七夕節中舊時的習俗,實際上是生育信仰之一種。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二人相見淚沾襟,願在鵲橋度此生。(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互訴衷腸連淚水都打濕了衣服,不忍踏上回去的路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在鵲橋的這一刻。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對月穿針求姻緣,喜鵲搭橋不空閑。(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在七夕節的夜晚姑娘對着天上的明月穿針是為了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而喜鵲趕着要去為牛郎織女搭建相見的鵲橋沒有空閑。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鵲橋相會度良宵,奈何一别又一年。(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相傳,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無奈時間太短,要想再相見還需等一年。

謎語答案:七夕節

謎語題目:姑娘月下擺瓜果,祈求收獲好姻緣。(打一節日)

謎語解析: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謎語答案:七夕節

傳說中的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夕節又名乞巧節)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