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系虎符,現代人隻知道是傳統風俗。但其實,節氣的力量多強大,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
比如《紅樓夢》過端午節,就接連發生了許多怪事,先是金钏兒被攆出了榮國府,又是襲人被寶玉踢了一窩心腳,血都吐了出來,再是小戲子齡官兒,在地上不斷畫“薔”字。
這還不算,宮裡的娘娘元春賜出端午節禮,寶玉和寶钗的一樣,林妹妹的倒不和寶玉的一樣。
元春賜節禮,對寶黛婚姻來說,是緻命的打擊,對以還淚了情為己任的林黛玉,不啻于五雷加身的事件。
縱觀整部紅樓夢,端午節是一個關鍵節點,在此之前,大觀園都是一片風花雪月的祥和時光,在此之後,很快發生了金钏投井、襲人背叛、寶钗地位迅速趕超黛玉的事件。
那麼端午節到底有何力量,惜墨如金的曹翁下這麼大力氣,來寫端午之事?
其實筆者認為,端午節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特點——從傳統陰陽文化上來論,這一天是極陽之日。
陰陽之論講究陰陽變化,世界上大多數的事物都是,有陰有陽,此消彼長,才是常道。
但端午節卻是極陽之日。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端午節這天是極陽之日,所謂盛極必衰,端午過後賈家便走向了下坡路。
除此之外,因為端午是極陽之日,所以陰邪之物無處藏身,蛇蟲鼠害都被逼了出來。
比如金钏兒被攆出大觀園,始作俑者是寶玉的一再挑逗,金钏本不願和寶玉搭腔,可寶玉一會喂香雪潤津丹,一會摘墜子,金钏兒為了打發寶玉,才推說讓他去找賈環。
而王夫人沒有追究寶貝兒子寶玉,卻下死手打了金钏兒,并把她攆出了大觀園,最終導緻沒臉見人的金钏兒投井而死。
在此之前,王夫人在外面的名聲都是大菩薩,慈善人,而端午節這天,王夫人露出了兇殘的一面。
為何偏偏在端午節王夫人露出了僞善的面目,那是因為王夫人及寶钗等薛家人,就是被端午極陽之氣逼出了真面目的蛇鼠等五毒之物。
除王夫人外,襲人作為花家的姑娘,本來是賈母信任的人,所以派她到寶玉身邊做了大丫頭,而自這次端午節之後,襲人和寶钗勾連在一起,以為寶玉做女紅為媒,讓寶钗接近寶玉。
自這次端午節之後,襲人賢良的好名聲,算是保不住了。
本來黛玉和寶钗是有婚約的,種種迹象顯示,黛玉進榮國府之初,就是沒有公開的未婚夫婦。
因此,元春通過節禮賜婚寶钗和寶玉,本身就是一種對林家的背叛,這是其一。
其次,寶钗得到元春賜婚後,平時不愛花兒、粉兒的寶钗,立馬戴上紅麝香手串四處招搖,和平時判若兩人。
你看,過了一個端午節,存身在榮國府的蛇鼠之類邪祟,都露出了真實的面目。
齡官兒不斷在地上畫“薔”字,是為什麼?那是因為“薔”,是牆上之草,牆頭草,這個字,告訴人們金钏兒等紅樓諸芳的悲劇下場,都是因為寶玉等男子如牆頭草一樣,不能抗事,沒有風雨同舟的勇氣。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内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