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評價詩仙李白

評價詩仙李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7:43:47

鏡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評價詩仙李白(他賦予了李白詩仙)1

天寶三年(744年),古老的長安城外,唐明皇李隆基親自率領滿朝文武百官為一位年邁老者送行……這老者是誰?好大的榮耀!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有‘詩狂’之稱的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由于生逢盛世,賀知章在官場上是官運亨通,除了官場,他在先唐的文壇也是享有盛譽!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詩詞佳句流傳至今,那好,就讓我們先來欣賞他的兩首詩句吧。

評價詩仙李白(他賦予了李白詩仙)2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在詩中,作者把楊柳化身為美人而出現,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随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襯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風姿;後面先是一個疑問句,誰人有如此巧手呢哦?随後把春風比喻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這首詩通過小河岸邊春風吹拂的楊柳生動活潑的描繪,向人們展示了春回大地,萬物生機勃勃一副大好景像!語言藝術的魅力可謂體現的淋淋盡至!

評價詩仙李白(他賦予了李白詩仙)3

再來欣賞下面這首:

《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是一首久居異鄉、緬懷故裡的感懷詩。詩一開始,點明離家與回鄉相距年歲之久、時間之遙,其中已蘊藏着很深的感慨。山河依舊,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與人生的多變作了鮮明的對照!語言習慣一經形成,雖經歲月磨砺也難以更改,既是故鄉在詩人身上打下的永遠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詩人親近故鄉兒童的因由,所以彌足珍貴;“鬓毛衰”本是離鄉數十年來宦遊奔波的必然結果,幸而葉落歸根,在白發飄蕭的垂暮之年,終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鄉,因而倍覺幸運。詩人這時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與激動參半。

評價詩仙李白(他賦予了李白詩仙)4

而後兩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為富于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隻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評價詩仙李白(他賦予了李白詩仙)5

唐天寶元年(742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裡。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觀紫客去浏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慕,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仙呀!”作為朝廷重臣,文學大師,德高望重的長者,李白受到他如此的稱贊,自然是受寵若驚,再加上李白本身的詩文傑出成就,這‘詩仙’經由賀知章之口便流傳下來,加上兩人都愛飲酒作詩,便成為忘年之交!賀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在文壇上後人也就以‘詩狂’稱之!至于經由他向唐玄宗的推薦,李太白到朝廷任官,那是後話。

評價詩仙李白(他賦予了李白詩仙)6

好吧,回到本文開頭,此時的賀知章已經八十多歲了,也沒有精力繼續為大唐效力了!為了感謝這位三朝老臣的突出貢獻,唐玄宗親自率領百官在長安郊外為他踐行,這位有才的唐明皇李隆基還特地為這位退休回歸家鄉的老人賦詩一首: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英怅别深。

評價詩仙李白(他賦予了李白詩仙)7

在同朝臣工們的挽留聲中,在大唐皇帝的詩歌朗誦聲中,這位為大唐鞠躬盡瘁了大半輩子的老者,他那消瘦的身影已經漸行漸遠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