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特約專欄作者吳明毅
這其實是一篇“遲來的文章”——去年的12月中旬,因上海出差回程期間有1小時的間隙,差不多能探訪一個項目,我幾乎沒有多想,就直奔本文“主角”——剛開業不久、備受矚目且存在一定“争議”的港資項目——前灘太古裡。
之所以如此幹脆,因為對于港資項目一直有一種由衷的“親切”,相較于其他國内商業體系,港資項目是真正有其理念、價值觀、願景、耐心與堅持的。這并不是說國内非港資項目沒有,隻是沒有那麼純粹,更多愈發以财務指标為導向,又急于求規模與布局罷了。
雖然在标準化體系建設方面“(陸資體系)不知甩港資多少條街”(特指項目複制),但在商業、人文、生活理解與前瞻方面陸資卻又“不知被港資甩了多少條街”…這兩條路線極像《笑傲江湖》中-華山派的“劍宗與氣宗”之争,當下尚無法斷定誰對誰錯,但可以判斷的是——在對于消費者深刻理解與洞察方面,陸資項目與港資項目的差距是極大的。換而言之,在“内功修為”方面差距并非一星半點。
下面正式進入本次“前灘太古裡的探訪之旅”。
一、項目部分
據相關介紹—該項目是“街區式購物中心”,建築形式是“開放式、裡巷交錯”,個人實地感受其實就是“街區 盒子”。隻是融合得很不錯,并沒有強行拼湊感,動線設計也較合理。
雖整體體量較大、建築較多,但方向感還是很清晰的,既讓人“不迷路”,又營造了一種“探索感”,且将内景與外景進行了一定關聯,強化了整體空間感、自然性與打卡性。
▲向外眺望視角
在“審美”方面,私以為“永遠可相信港資”,那種大氣、貴氣與時尚感是自然而然、撲面而來的。那是一種“整體感”,單看某一座建築物并沒有太多相關元素,但就是呈現出了一種别樣的氣質,淡然地高雅,好似真正文人那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并沒有什麼“富麗堂皇的裝點”,但着實有一種“天生的高級感”讓人印象深刻。
▲街區俯視圖(非常具有層次感)
▲項目整體VI色——深棕色(咖啡色)與白色,一切圍繞這兩種顔色系統展開
▲探訪時恰逢“聖誕”,入口處放置了迪奧的一個大型美陳,周邊廣場規劃一處“打卡空間”,将自然與美陳有機結合,形成較具品質且高級、唯美的打卡點。
▲聖誕美陳空間内部照,調性與品質值得參考、借鑒
▲廣場階梯。當下無論在室内室外,各大項目都非常喜歡設置這樣的“大階梯”,究其根本還在于“消費者洞察”,大型階梯不僅具備功能性,還兼備昭示性、打卡性與人文關懷(休息、發呆),一舉多得。
▲街區扶梯下部DP點,特别指出的是——前灘太古裡非常注重“自然”氛圍的營造及相關元素的應用,其美陳造景較為系統與合理,追求與周邊環境的結合與融合,值得借鑒。
▲另外一點較為值得借鑒的是其街區外擺的規劃——整體系統、格調一緻而又“一店一色”,共同構成了一種惬意、品質生活的氛圍。
▲外擺照——太古裡對于“自然”方面的诠釋尤為值得借鑒。在探訪過程中,我總是在思考——為何會如此講究“自然感”?我的理解是:人到商業項目實質是為了放松,最讓人放松的就是“大自然”,所以這兩點是通的。
▲在探訪過程中遇到的一位“騎行老者”,這在我所在的城市是從未見過的。這讓我不禁感歎——或許正因此(一種意識與氛圍),上海才被稱為“魔都”吧。
▲商戶外擺——自然風。
▲街區店鋪導視。前灘太古裡街區導視分為兩種——露天的(一層)以及非露天的(如二、三層),露天的是燈箱式的,非露天的是LED類電子導視
▲扶梯旁樓層導視(露天類)
▲非露天類導視—LED電子屏。非常提升品質感與科技感,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這讓我不禁感歎——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往往就在這些不起眼細節的微創新上,值得思考。
▲戶外街區扶梯。值得一提的是“led燈帶”,雖白天并不十分明顯,但當發現是常亮led燈帶時還是有一點“小贊歎”。
▲“天花”,整體是木質格栅式,用色是深棕色(咖啡色),内嵌暖光led燈帶,較具品質感。
▲垃圾桶。統一VI色,這種咖啡色非常具有品質感。
▲廣場中央的“LV店”,一襲雪白,在草坪的映襯下,尤為亮眼;再加之流線型設計,更是無比吸睛。
▲“近照”。非常藝術與自然,最棒的設計-本身就是打卡點。
▲俯視圖。不得不佩服高端奢侈品牌的整體設計,不僅是藝術性與高端感,細節方面亦是無可挑剔。
▲一座較具想象空間的“連橋”
▲“橋上”
▲好像是一處“過道多經”,非常有品質感,巧妙的空間利用,毫無違和感。
▲相關吊旗及觀光梯大型牆面貼應用(在探訪過程中,我對于該項目的品質把握尤為佩服,但就是這種街區吊飾的“明線”,确實有點影響整體格調與品質,略顯低端…不知現在街區有無更好方式解決,略感“美中不足”)。
▲街區吊飾,挺有創意——随着陽光的照耀,“一閃一閃亮晶晶”,但品質感方面,感覺與整體有點不搭。
▲這麼看是不是更明顯些……
▲為強化整體空間感與藝術感,前灘太古裡還設置諸如此類的吊飾,但“管線問題”确實挺影響的。
▲将頂層整體規劃成了“天空步道”,成為了一處集休閑、運動、攝影、打卡等多重屬性于一體的休閑空間。
▲中心“大型藝術雕塑”
▲拍照者絡繹不絕,俨然成為了一處“景點”
▲抓拍。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你在拍攝美景之時,你也成為這美景中的一部分”。互動,才有持續的打卡性。
▲“震撼點”來了——這是一排大型綠植牆,但着實有點震撼到我,因為——
▲全是“真!綠植!”這麼大面積的綠植應用得多大的成本投入(尤其維護費)!由此可見——港資項目對于理念有多麼的堅持與舍得投入。
但不得不講,也許因為剛剛開業或開業後快速調整,前灘太古裡開鋪率着實不高,許多區都是大面積空鋪。
▲整個區域都是空鋪
▲由于空鋪數量較多,所以圍擋及門貼也随之水漲船高。這讓我記住了該項目的Slogan—“Let’s ____ well.用心好生活”。但憑心而論,在整體空間營造方面,他們确實較好地诠釋了其Slogan,值得借鑒。
▲該項目形式是“街區 盒子”,“購物中心”部分中規中矩,品質與調性在線,整體風格與街區保持一緻,大氣、高端但又讓人沒有太強距離感,隻是好像目前仍在調整中,空鋪率同樣較高。
▲這張照片有“三組關鍵詞”——天花風格(網狀鐵藝)、空鋪率及“室内香薰”。這個項目的香薰可用“淡雅、自然而令人愉悅”形容,如若未接觸過香薰方面亦或挺難發覺,但就是讓人很舒服、甚至有點“愉悅感”。在我看來,這恰恰驗證了“香薰的最高境界”——自然而然、點到為止。
▲室内導視屏,與室外(非露天部分)保持一緻
二、衛生間
熟悉我探店風格的朋友應該知道,我較為關注“衛生間”,因為在我看來——“衛生間”不僅是顧客的必經之地,且許多細節能反映出整個項目的細節管理與關注點所在。此項目的衛生間給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衛生間外部客休區——“一座難求”,這也展現出“該項目客休設施有點少”,或許目的是“進店消費入座”?
▲整體風格大氣、高端,标識較具有藝術感
▲母嬰室标識及自動門,非常具有品質感
▲一以貫之的大面積綠植應用
▲洗漱台
▲處處見細節
▲便池區
▲坐便區——空間雖小、一應俱全
總而言之,前灘太古裡衛生間是我所探訪過的所有項目中,高品質與高标準代表之一,無論環境、維護、規劃、細節管理等都值得業内學習與借鑒。
三、其他細節
▲創意櫥窗
▲空鋪圍擋
▲鐵馬
▲展陳細節标牌
▲會員相關介紹
四、茑屋書店
一直久聞“茑屋書店”大名,我是首次親臨,尤為期待。之前也查閱過諸多相關資料,感覺茑屋書店實質是當下一衆國内網紅書店的“祖師爺”,故為之更增添了一層層“偶像光環”。那探訪之後究竟感覺如何?話不多說,看完再論——
▲室外入口
▲室内扶梯口,絕對主力店待遇
▲樓層拍攝——融入式空間設計,扶梯旁環繞式書架,一下就被吸引與代入了。
▲開放式入口
▲“茑屋書店”絕對是前灘太古裡人氣最旺之所,不負“主力店”之名與重任
▲室内動線有點類似“宜家”,略“強動線”
▲相關“場景搭配”展區照片。在我看來—他們的核心特色在于場景打造與生活方式提案(場景融入式陳列與銷售),其實這與宜家真的很像,隻不過一個是以“家具”為主要載體、一個是以“書”為主要載體
▲内部場景櫥窗
▲小飾品區
▲相關書架照片
實話實說,整體看完茑屋書店之後,我是略失望的——因為就陳列、裝修、模式等方面初步來看,與國内一衆網紅書店是沒什麼差異的,甚至不及某些國内新興網紅書店前衛、大氣。
但書店是做文化的,文化是需要投入時間、用心體悟的,像我這種走馬觀花隻能看到表象,而茑屋書店的特色其實是在“精神内核”方面,故有此感覺也屬正常。期待青島的茑屋書店早日開業,屆時一定拿出時間靜心感受并與各位交流、分享。
結語
此次探店給我的最大感觸在于“港資商業項目對于理念的堅持、诠釋、投入與追求”。
在我看來,前灘太古裡相較國内其它商業體系而言,最大差異在于“核心關注點”方面——ta好像不太在意“階段性的開鋪率”。若在國内其它體系,以其整體開鋪率而言,幾乎是不可接受的、是要問責與追責的、是達不到開業标準的、是會“死人”的…但從這個項目來看,卻感覺沒那麼“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們對于商業的理解與理念——有如曾經的精品百貨,需要給予一定時間“培養”,欲速則不達;
進而言之,這反映出港資與陸資對于商業整體理解的巨大差異——港資的理解是“長線”,在于圍繞定位構建一類“産品”,通過“産品”的整體性、系統性植入并不斷強化基于定位的認知與印象,且在過程中不斷打磨産品,找到“志同道合”(真正匹配定位)的品牌與合作方,使産品更加精準與統一,從而不斷培養并強化到達習慣,煥發持久與強大的生命力;
而内陸商企則更為追求“快速變現”,由于近年來的主導實質是地産,思維其實是“地産思維”,講究快速變現、财務回報,聚焦于諸如出租率、開鋪率、租金收繳率等關于财務回報方面的指标,所以其“産品模型”就是基于以上指标的實現構成的。
滿鋪是追求,究竟怎麼搭配、匹不匹配定位是次要的;租金收繳率是要求,所以品牌的未來發展(能不能長久)并不重要,能按時交租最重要;租金的不斷提升是核心,因此除了所謂“具代表性且對于營收保證有助力的品牌”外,其他都在調整區間内,唯一标準就是“能否滿足日益增長的租金回報要求”。
所以,無論品牌構成、營銷與員工理念等,都透着一股“錢與焦慮的味道”,“産不産品”不重要,因為隻有能快速賺錢的,才是“産品”,其他都被定性成“虛頭巴腦”。
還有是對于“生活及消費者心理需求的理解與洞察”。或許香港人早已适應了激烈的競争與繁快的節奏,所以在“人對生活内在渴求方面有了更深入及透徹的内在理解與外在诠釋”。他們是真正圍繞消費者的内在需求打造産品的,所以他們的産品才更具生命力與持久性,可謂“曆久彌新”。
最後,想說一句心裡話——雖然當下國内各大商業體系紛紛轉向以“财務指标”為核心導向,但似乎已發違背商業的客觀發展規律——商業是需要“養”的,是人與人的一種交互與理解,是對大衆需求的理解與解決。
當下國内各商業體系确實過于急功近利了,從業者都疲于奔命,沒有人有時間思考,也不給予機會去試錯…長此以往,或許能造就一個個“标準化網紅”,但均是昙花一現、難以持久。可再看看當下的網紅圈——有幾個長久呢?着實值得反思。
在當下這個MALL模式紅利已開始消退的時刻,或許“攤子鋪得越大、最後輸得越慘”,因為一旦革命性的産品出現了(如mall之于百貨時代),船大真的難掉頭,看看那些曾經獨占鳌頭的百貨大鳄們的現狀或許就明白了。
望有啟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網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