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葦 2021年第19篇
◆1◆
昨天終于把眼鏡定了。
周一上午去眼鏡店測視力、挑鏡片、挑鏡框,周二下午再次去挑鏡框、測視力,但由于太過疲勞,驗光師覺得當時的狀态不是最佳,就約了昨天上午再次測視力。
最後定了右眼100度,左眼175度,我對這個度數都詫異了,原來帶過300多度的,也帶過200多度的,現在175度,真的假的?還是我的度數真的降了?
确定度數是一件麻煩的事,挑鏡框也很麻煩,最麻煩的是我在單焦點鏡片和漸進式多焦點鏡片之間來回搖擺不定。
驗光師即老闆覺得漸進式多焦點是最适合我的,因為我右眼有點弱勢,再怎麼加度數1.0都看不太清,而且一天中我有大部分時間需要戴着眼鏡看近處,這時不需要太高的度數。我覺得他很專業,也符合我的情況,因為看書這麼近的距離确實不需要175度。
但是我之前沒聽過這種漸進式的,在網上查了查,很多人的反饋是沒用、頭暈、鏡片兩邊模糊,很多人不适應,而且主要針對青少年和老花眼。
◆2◆
我猶豫了,兩種眼鏡差不了多少錢,我就是害怕決定不好以後麻煩,光是驗光我已經夠夠的了,不戴眼鏡看那麼小的東西太累了,可能就像老闆說的,我總是偷懶,看不見的東西就不看了,不會逼迫自己使勁。
老闆比我有耐心,一次次不厭其煩地幫我測視力、散光、斜視、緊張度、恢複度,具體術語我忘了,反正就是這些意思。
他說他的專業就是有關視力矯正的,大學學的就是這個,又在醫院幹了很長時間,他最拿手的就是驗光,而驗光在配鏡中的重要性占80%。(這句話是我自己加的,總之驗光很重要)
我最終選擇相信他。還是選擇漸進式多焦點眼鏡,他說這是未來的趨勢。其實從一開始我就應該毫不猶豫地相信他,因為我周邊的人,他就是最專業的。
但是猶豫不決是我這個人的一大毛病,這樣很不好,特别不好。當你決定了要做一件事,隻有把它完成的時候才能心安,一刻不完成,一刻就要思考。所以有時候你看着是在休息,其實大腦還在高速運轉,這就是為什麼你休息了那麼長時間還是很累的原因。
◆3◆
當眼鏡的事塵埃落定,我突然覺得這是多大點事啊,有必要那麼糾結嗎?又不是要用一輩子,大不了再換不就行了。
猶豫不決、瞻前顧後這種病,怎麼治才有效?定下時間,比如用5分鐘來做決定,5分鐘結束,把所有方面對比完畢,最有傾向的那個就是你的選擇。一旦做好決定,就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無比的輕松。
很多時候,你并不是不能立即做決定,而是心理上覺得立即做決定太過倉促,總害怕帶來不好的結果。
◆4◆
因為飲水機的事,我決定買個養生壺和電動抽水器,這樣就再也不用因為飲水機生氣了。
在網上查了養生壺的資料,煮花茶的圖片是挺好看的,但我還是不能确定要不要買。家裡有兩個閑置燒水壺,一個是小米的那種普通不保溫燒水壺,一個是寶寶沖奶的恒溫壺。
這兩個壺與養生壺的區别是不能煮茶,煮開水都是一樣的。但我會天天煮花茶喝嗎?可能不會,因為洗壺很麻煩,但我還是喜歡那種花茶的情調,也許會愛上煮茶呢?
下過單之後,還在糾結。後來我用了不到五分鐘說服了自己:給自己買個壺怎麼了,閑置就閑置吧,反正就是喜歡這種養生壺,有這點糾結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去讀點書。難得有喜歡的東西,又不差那點錢。
我學習時間管理,學習怎麼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從來不學習怎麼省錢,因為我本來就是一個極簡主義和少欲望的人,很多時候對購物沒有興趣。買了一件東西,隻要用了,就值。
或者說,相對于生活中的刻闆規劃,我更喜歡偶爾的小歡喜。
◆5◆
治療猶豫不決和瞻前顧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給自己設定最後期限,在哪個時間點必須做好決定,然後不再想那件事,把注意力轉向其他該做的事情上。
不能總是恐懼不好的結果要付出代價,每一種選擇都是當下最好最有利的,未來沒來之前,任何想象都是一種假設。我們應該專注當下的事,而不是為未來擔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