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商走在前沿

電商走在前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7:10:32

編輯導語:每一個大的領域都可以細分,電商也不例外。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電商的發展,一撥又一波的人從這裡面分得了一杯羹。當這一領域逐漸飽和的時候,發現新的機遇就是行業的關鍵點,而興趣電商就是新的突破口。今天我們通過傳統電商與興趣電商的對比行文,為大家展示興趣電商的價值所在,一起來看看吧。

電商走在前沿(興趣電商與時間賽跑)1

在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中,并不存在什麼長期邏輯,大家似乎都在與時間賽跑。

興趣電商這個話題我最近其實寫過好幾次,所以就在這裡總體寫下我的想法。

“興趣電商”這個概念主要是抖音電商搞的,而快手呢,可能是覺得“社交電商”沒啥新意,就搞出了個“信任電商”。

不過個人感覺好像快手電商最近沒啥聲量,抖音倒是看上去想猛砸電商這塊了。

抖音電商搞了個FACT方法論,快手就搞了個STEPS方法論,其實在營銷行業混過幾年的人都知道所謂的方法論基本上換湯不換藥,沒啥新鮮的。

所以我有時候也是很佩服這些平台湊單詞的能力。

我對快手電商了解不太多,就不瞎說了,主要聊下抖音這塊的興趣電商。

抖音走電商這條路其實我認為是比較通暢的,而且抖音也在對社交等領域進行嘗試,我覺得會更加接近與線下的一種真實消費場景。

比如說線下用戶都喜歡逛街,但在線上,淘寶天貓這類的,“逛感”長期沒太構建起來,盡管近兩年阿裡搞了些算法推薦、内容生态啥的,有一定的成果,但整體來看還需要時間。

但阿裡電商的一個重要問題,其實在于社交聯系的缺失,這也意味着很難達到線下的那種真實程度。

當然,現在阿裡、騰訊之間的外鍊封禁正在拆除,可能會有一些新的影響,這塊我們下次有機會詳細說一說。

社交的重要在于,“逛街”很少會呈現一個單人的狀态,我覺得在線下場景中,很少人會沒事幹一個人出去逛街,基本上也都是社交活動驅動的,找點好友閨蜜之類的逛逛商場看看電影買買衣服啥的。

抖音這塊呢,雖然說做成微信那種重度社交狀态是沒啥指望了,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在短視頻的評論區互相@。

已經是有一些熟人社交鍊的存在了,這就給了整個抖音電商闆塊發展的想象空間。

而且一起線下逛街,很少發生在不太熟的人之間,基本上都是基友閨蜜情侶之類的。

這應該是與抖音上沉澱的社交關系鍊高度重疊的,如何讓這種社交鍊與電商業務糅合,可能是一個重要方向。

而另外的,逛街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内容體驗,逛的過程中刺激消費。

這點其實跟抖音電商的興趣電商邏輯很像,因此我是覺得抖音電商是未來長期最能夠模拟線下消費體驗的一個模式。

上面是比較宏觀角度的判斷,我們覺得抖音電商很多大的發展要素都具備,有比較大的潛力,下面我們稍微說細一點的東西。

傳統電商和興趣電商的對比,總結就這幾個點:

1. 傳統電商瞄準的确定性需求

比如用戶先有買冰箱的需求,再到淘寶之類的地方去搜冰箱。但興趣電商是在逛街、内容浏覽過程中激發消費欲望。

比如用戶看到一個短視頻裡的冰箱很好用,覺得自己家冰箱也該換了。

這種興趣激發的消費,對于商家是一個增量市場。

那麼進一步看,興趣電商這種增量市場的發展,一旦形成用戶習慣,會不會對明确消費需求的消費市場産生沖擊呢?

比如說用戶有買冰箱需求了,就習慣在抖音上搜一搜冰箱的視頻?繞過淘寶了,這不好說,有可能,但即使如此也沒這麼快。

2. 展示模式的問題

淘寶之類的商品展示還是以圖文為主,抖音嘛,因為最早就是個短視頻平台,現在又在搞直播,反正在直觀的商品展示上肯定是更好的,這個相信沒人有疑問。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不是所有東西、所有維度都适合視頻展示。

比如奢侈品我個人覺得就未必适合,因為普通視頻很難做出高級感,而做出高級感的視頻又很貴,而直播我感覺就從來沒搞出高級感過,總之還要不斷摸索吧。

3. 傳統電商的搜索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興趣電商的個性化推薦能夠一定程度上突破這種局限性。

比如說你想買個連衣裙,就淘寶搜一搜連衣裙,然後估計各種妖魔鬼怪的産品都出來了,你要在海量的、亂七八糟的連衣裙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一件,這其中的成本是巨大的。

産生這種巨大的篩選成本,在于語言本身的局限性,就算你知道自己想要的風格,你可能很難描述出來.

比如說“波點”,你在不知道這個專有名詞的時候,你可能都不知道怎麼用語言去描述它,可能會搜一些“很多圓點”之類的吧.

反正這種語言上的局限,導緻了搜索效率的降低,搜索引擎做的比就是語義的理解嘛,你可以試試不用“波西米亞風格”這個詞來描述這種設計風格,很麻煩的。

興趣推薦其實繞過了語言的局限性,你不用想怎麼去描述一種風格、一種功能了,通過機器的數據邏輯,你的偏好能夠被系統理解了,并進行精準推薦,提高了商品和用戶的匹配效率。

4. 其他平台很難實現高反應速度和通暢的用戶消費閉環

由于抖音本身是個内容平台,是一個互聯網文化的陣地,很多全民級的“梗”都來自于抖音裡面。

甚至直接來自于抖音内容運營、視頻道具功能的更新,抖音内容加上電商闆塊,可以迅速地把這些流行趨勢商品化,更具有優勢。

而其他的平台就很難實現這麼快的反應速度和通暢的用戶消費閉環。

5. 大衆消費升級的時代下,産品是個性化表達的途徑

目前是大衆消費升級的時代,産品已經不再是階級身份的标簽,而是個性化表達的途徑。

比如說以前穿貴的大牌,可以顯示出自己很有錢之類的階級意味,但現在完全不是。

産品供給過剩了、中産群體崛起了。

大家整體從産品功能需求遷移到個性化表達需求上,現在的情況往往是沒那麼有錢的人喜歡穿大牌,真正有錢人喜歡穿沒牌子的對吧,反而是穿一些小衆潮牌可以表達自己獨特品味了。

反正消費個性化、圈層化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了,那麼這對于商家來說,用戶分散了,商品匹配難度、匹配成本增加了。而在這種用戶分散的局面下,興趣電商算法推薦就更有優勢了。

當然,我前面寫的興趣電商主要就是說抖音電商,傳統電商主要就是說淘系電商。

不過現在抖音電商還處于一個初期階段,在一些新品上市之類的地方優勢會更容易展現。

但商家的大盤顯然還是在淘系電商這塊,這個局面短時間内不太可能改變。

抖音電商最近兩年是動作比較大的,我是感覺可能目前很多東西還沒太跑通,還在不斷嘗試。

要形成用戶習慣和品牌商家信任其實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容易。

如果靜态的來看,根據上文的邏輯我是比較長期看好抖音電商的。

但是我們還要考慮大環境的變化,比如說最近這個外鍊封禁解除會帶來什麼影響,目前一時還說不太清楚。

比如說抖音這個産品的生命周期到哪了、VR之類展示形态會不會淘汰短視頻、5G普及後出現新的國民級應用會不會替代現有的APP,都些都是不确定因素。

所謂的“長期邏輯”可能随時被大環境改變變成“短期邏輯”。

所以抖音電商看上去非常急于發展、快馬加鞭也可以理解,畢竟電商是個非常龐大複雜的系統,搭建運轉成熟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投入,而如果動作慢的話,等抖音電商成熟了世界有沒有變天、“長期邏輯”存不存在還不一定呢。

說白了,在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中,并不存在什麼長期邏輯,大家似乎都在與時間賽跑。

主題已經升華了,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

作者:鄭卓然,“傳播體操”(ID:chuanboticao)

本文由 @傳播體操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