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野生蘑菇中毒症狀?醫生:勿憑"經驗"判定野生蘑菇是否有毒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吃了野生蘑菇中毒症狀?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醫生:勿憑"經驗"判定野生蘑菇是否有毒
最近幾天陰雨連綿,空氣潮濕,山上田間的野生蘑菇開始瘋長,部分市民憑借經驗采摘野生蘑菇食用,卻給自身健康帶來了隐患。近日,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市民,所幸發現及時,該患者并未出現生命危險。"每年6-7月是誤食毒蘑菇中毒的高峰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張勇提醒,許多毒蘑菇和食用蘑菇長得十分像,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市民千萬不要憑借經驗随意采食野生蘑菇,"最好是不采、不食、不買、不賣,以防中毒。"
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曾巧
有此一例
一碗野生蘑菇下肚,6旬老人住進了醫院
野生蘑菇因其味道鮮美,備受食客追捧。日前,61歲的市民彭先生發現離家不遠的一處山坡上長了不少蘑菇,便摘了一些回家炖湯食用。
可到了下午,彭先生出現了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家人連忙将他送往了當地醫院就診。
急診醫生對彭先生采取了催吐等急救措施,經初步診斷,彭先生的症狀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所緻。
随後,彭先生被轉往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接受治療。
“根據其形狀和顔色等特征來看,應該是大青褶傘。”張勇介紹,大青褶傘呈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幼時長得有點像雞枞菌,喜潮濕環境,常見于春秋季。食用後會引起嚴重的胃腸道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是造成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較多的毒蘑菇之一。
“經過仔細比對,患者正是食用了這種蘑菇,好在食用的量不算太多。”張勇說,彭先生屬于胃腸型蘑菇中毒。入院後,醫務人員立即對彭先生進行了洗胃等對症治療。經過住院治療,彭先生的病情明顯好轉,目前已經出院。
醫生提醒
不采不食不買不賣野生蘑菇
“目前已經進入誤食毒蘑菇中毒的高峰期。”張勇表示,近期持續的雨水天氣,給野生菌類生長創造了極佳條件,一些野生蘑菇具有較強毒性。
為預防彭先生這類中毒事件再次發生,張勇建議市民最好不采、不食、不買、不賣野生蘑菇,“非專業人員僅憑經驗,靠形态、氣味、顔色等外貌特征來辨識,是很難準确識别毒蘑菇的,因此市民極易誤采誤食。”
市民一旦誤食野生蘑菇後出現疑似中毒症狀,應盡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在家中可以進行緊急處理,若神志清醒,可以立刻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然後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胃腸對毒素的吸收。”張勇表示。
如出現精神差、嗜睡、抽筋等症狀,一定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攜帶剩餘蘑菇樣品或者蘑菇圖片供醫生參考,以利于後期鑒定及針對性的救治。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如果要食用蘑菇,最好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如到大型超市、菜市場購買平菇、茶樹菇、猴頭菇等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不要購買未知菌類,更不要自行上山采摘。
知多點
關于毒蘑菇這些認識有誤區
很多愛吃蘑菇的市民喜歡根據經驗去辨識,但這樣很容易陷入認識誤區:
1.鮮豔的蘑菇有毒,顔色普通的蘑菇沒有毒。
錯!根據顔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别蘑菇是否有毒,雞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紅菌等顔色鮮豔、美味可口;而灰花紋鵝膏、緻命鵝膏等劇毒蘑菇,其顔色則為灰色或白色。
2.長在潮濕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錯!大部分蘑菇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用。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歡生長在糞便上,如盔袍傘和花褶傘中一些有毒種類;但是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生長在松林中。
3.蘑菇跟銀器、生姜、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顔色不變則無毒。
錯!蘑菇毒素不能與銀器等發生化學反應,不能使其産生顔色變化,如鵝膏毒素。
4.生蛆生蟲的蘑菇沒有毒。
錯!許多劇毒的蘑菇成熟後,同樣會生蛆、生蟲。
來源:浏陽日報
【來源:浏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