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詞語?程門立雪這個成語講的是宋朝的楊時苦心求學的故事:楊時考中了進士,卻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颍昌拜程颢為師進行學習程颢死後,楊時又在洛陽拜程颢的弟弟程頤為師那時,他已經四十歲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勵志詞語?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程門立雪
這個成語講的是宋朝的楊時苦心求學的故事:楊時考中了進士,卻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颍昌拜程颢為師進行學習。程颢死後,楊時又在洛陽拜程颢的弟弟程頤為師。那時,他已經四十歲了。
有一天,楊時去拜見程頤時,恰逢程頤正在睡覺,而楊時與他的朋友遊酢為了不影響老師休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等候。外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等到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積了一尺多厚了。
古人對求學的态度尚且如此誠心,今人更需把握眼前良好的學習機會。
手不釋卷
三國時代,東吳有一員大将名叫呂蒙。年輕時,家境貧困,無法讀書。從軍後,雖作戰骁勇,常立戰功,卻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戰例經驗總結寫下來。有一天,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一員大将,掌權管事,更應該好好地讀一些書,增加自己的才幹。”呂蒙一聽主公要他學習,便為難地推托說:“軍隊裡的事情又多又雜,都要我親自過問,恐怕擠不出時間來讀書啊!”孫權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而隻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并堅持不懈,最後終于有了文化。
聞雞起舞
祖逖和劉琨都是晉代著名的将領,兩人志同道合,都希望能為國家出力,幹出一番事業。他們白天一起在衙門裡供職,晚上合蓋一床被子睡覺。當時,西晉皇族内部互相傾軋,争權奪利,各少數民族首領趁機起兵作亂,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祖逖和劉琨對此都很為焦慮。
一天半夜,祖逖被遠處傳來的雞叫聲驚醒,便把劉琨踢醒,說:“你聽到雞叫聲了嗎?”劉琨側耳細聽了一會,說:“是啊,是雞在啼叫。不過,半夜的雞叫聲是惡聲啊!”祖逖一邊起身,一邊反對說:“這不是惡聲,而是催促我們快起床鍛煉的叫聲。”劉琨聞言,跟着穿衣起床。兩人來到院子裡,拔出劍來對舞,直到曙光初露。後來,二人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懸梁刺股
晉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然而讀書讀到半夜的時候往往會打瞌睡,為了不因此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已的頭發上,另一頭綁在房梁上。這樣,每當想打瞌睡的時候,隻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發扯痛頭皮,他就會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孫敬終于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戰國時期的蘇秦也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并不多。他舟遊四方卻得不到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決心努力讀書。每當他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匡衡家窮買不起書,隻好借書來讀。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隻求人家借書給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隻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想要晚上讀,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着背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多了,他就借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