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乳房對于孩子來說,不光可以填飽肚子獲得獨一無二的營養和免疫保護,還能得到生存必須的安全感和溫暖守護。這是孩子從離開媽媽子宮後的又一個親密鍊接,乳房接替了子宮,保護孩子們去适應這個全新且充滿危險的新世界。
對于一個新生命而言,生存不止于吃飽穿暖睡足,還要确保自身是安全的、被愛的。在确定自己的需求被看到被回應後,孩子便與值得信賴的照顧者逐漸建立安全的依附關系。我們能夠提供給予孩子的這些便是生命之初的紮實根基。
守護的目标是陪伴到他們可以獨立、可以離開、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最終的他們可以海納百川于當下、廣袤滋養于未來。而對媽媽的需求逐漸減少,或者說換成了其他更為含蓄的形式,曾經那個獨一無二的糧倉、無處不好用的安撫神器也要慢慢和孩子說再見。
說到再見,難免傷感,除非是兩廂情願,毫無遺憾。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很難當斷即斷,不吃了依然想要摸摸、抱抱、親親,孩子們的再見是轉身再見,再轉身回見,你還是我的,它也還是我的,隻是換了種方式陪伴。
這時媽媽會擔心這樣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将來戒不掉怎麼辦?都很大了還要摸着neinei睡覺怎麼辦?總摸着neinei會不會産生依戀影響心理健康!
孩子都不吃奶了為啥還要摸着?
媽媽們都有共鳴,寶寶小時候邊吃邊抱着乳房,再大一點,又會吃一個玩着一個,在孩子眼裡這個神器真的不光能吃,能哄睡,還能解悶。小時候玩就玩吧,知道你稀罕兩天就過去了。
離乳後,如果孩子長期想要抱着乳房睡覺,或者非乳房不可,給其他方式孩子都不要甚至還鬧情緒,媽媽就更加擔憂這種習慣會不會造成什麼不利影響。
該如何引導孩子慢慢的不再抱着neine睡覺。
想要讓孩子不摸着neinei睡覺,我們先了解孩子為啥喜歡抱neinei睡覺。首先,離乳後孩子頻繁摸neinei的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因為孩子還沒有适應這種分離,這是從喝奶到斷奶的過渡表現,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畢竟越是美好的東西越是需要時間淡忘。
我曾經有一條褲子大概穿了好幾年,由于太喜歡,天天穿,長褲穿破了,改成短褲接着穿,最終短褲也磨破了,還是壓在衣櫃許久也不舍得扔。
人是情感動物,人對物都是如此,更何況人對人呢,媽媽的neinei對于孩子來說并非隻是個人體器官,而是孩子對媽媽依戀的原始起點。
母乳喂養原本就包含着親子之間的鍊接保障,小時候母乳無可替代,大了這種營養逐步被其他食物轉接。
而乳房對于滿足孩子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不可以能一下子改變,在孩子逐漸學會了表達,掌握了更多的情緒安撫方式,和媽媽有了更多的互動方式後,逐漸就可以僅靠依偎在媽媽懷裡就天下太平。
但是這些變化都需要時間,更需要結合孩子的自身氣質特征和适應性。不要把重點放在吃和不吃、摸和不摸、給和不給上面,而是關注親子間互動模式的改善,注意孩子情緒表達和情感需求的疏導。
離乳後摸neinei入睡跟哺乳時長無關,跟之前是不是奶睡無關;奶瓶喂養的孩子睡前需要安撫奶嘴安撫;在父母和孩子分開睡覺的國家,孩子通常會對柔軟的玩具或毯子産生依戀,将其作為安撫物。
所以需要安撫是孩子小時候的必經階段,而不是需要即刻糾正的問題。
總這麼摸着我别扭怎麼辦?
應對孩子的需求,我們不僅要考慮孩子,也要考慮媽媽的心理接受度。大多數哺乳的媽媽都能夠理解孩子的這種需求,主要擔憂孩子摸着摸着再想要吃奶怎麼辦,或者将來戒不掉怎麼辦。
心裡可能别扭或者不自覺地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如果媽媽當下果斷拒絕态度生硬,反而會增加孩子的焦慮,增加孩子想要跟媽媽的乳房親近的心理需求。
如果媽媽本身是可以接受的,可以慢慢幫助孩子過渡,從抱着neinei到抱着胳膊,或者摸一下說晚安,抱着其他安撫物,選用兩個人都接受都更加舒服的方式入睡。
如果媽媽确實接受不了,可以考慮逐步減少和限制,改成媽媽可以接受的讓孩子窩在懷裡入睡,或者其他孩子也能接受的方式,如果孩子表現的非常不安,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選一個她喜歡的安撫物替代。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孩子的适應性,逐漸減少抱着neinei的時間,或者隔着衣服,然後逐漸減少次數和時間。
為什麼孩子需要睡前安撫?
入睡前是孩子一天當中安全感最低的時候,很多孩子會抗拒入睡,或者較難安撫自己入睡,孩子并不能像成人一樣躺下就能自己睡着,需要使用一些安撫行為幫助自己安定下來,這種需求往往需要數年時間的成長和适應。
除了天生的吸吮反射,當孩子焦慮煩躁時,可以通過吸吮幫助緩解情緒壓力,所以吸吮媽媽的乳房不隻可以填飽肚子,還可以獲得自我安撫,而這個安撫神器是最适合孩子的,因為媽媽乳頭的形變量非常大,在孩子的口腔内基本不會占據什麼空間,不會對孩子的面部結構發育造成任何影響,反而是一些早期吸吮需求未被滿足的孩子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了吃手/吃安撫奶嘴。
吸吮在生理和情感上都是愉快的,是孩子獲得舒适感和營養的途徑,吸吮刺激分泌唾液,其中含有幫助消化食物的酶,吸吮也會激活胃腸道分泌激素和腸蠕動,尤其是這些消化激素會增加寶寶的飽腹感和促進睡眠。
吸吮可以幫助孩子安靜,很多媽媽都感慨為啥吃上我的奶就開始迷糊,好像吃了安眠藥一樣。哈哈!這個天然神器的各種作用勝過了各種民間大招兒(抱、拍、噓、晃),卻被太多人視為大敵,沒得機會物盡其用反而置之高閣。
每個孩子的吸吮需求不同,大部分孩子吸吮需求在出生後頭三個月比其他時候都強些,所以正确看待孩子的吸吮需求并給予滿足是在促進母嬰雙方順利喂養及建立親密聯結。
因為吸吮不止于幫助孩子,同時吸吮激活媽媽泌乳素的釋放,促進乳汁分泌,從而産生鍊接,随着吸吮和動作的持續,催産素就會釋放,促進母親的母性保護本能。
早期的吸吮需求被充分滿足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進步後,因為有了穩固的親子關系,輕松自然的養育氛圍,安撫需求的轉換也就變得自然而然。
安撫物的介入是必須的嗎?
無需刻意引入安撫物,有孩子最喜歡的,沒有誰會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其他物品。
我家妞妞26個月離乳後還是摸着neinei入睡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面我跟她商量:“你這麼摸着媽媽不舒服,我們摟着胳膊睡好不好”,她也欣然接受。偶爾看到了會笑眯眯地說:我的neinei~然後摸一下或者親一口。
剛離乳的那段時間問她要不要選個玩具陪她一起睡,她選了一個從小就有的提拉米兔,不過稀罕沒兩天就不知扔哪去了,還是媽媽的胳膊香,她說喜歡肉肉的感覺,然而現在,我早已不記得她什麼時候開始了不再抱着胳膊入睡了。
現在妞妞6歲了,我們依然相擁而眠,講完繪本各自安睡。
我很珍惜她還願意讓我陪伴她的日子,每天撫摸她的頭、摩挲她的後背陪她入睡,醒來從來都沒有起床氣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最常跟我說的就是:媽媽,今天又是最好的一天!
你看,無論是糧倉還是安撫神器都有退休的一天,而這個日子誰說了都不算,因為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塊磚,有能力往上爬沒人喜歡原地踏步,最重要的是攀爬的過程是否穩固和安全。
作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