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本小說裡的中國史》之《山海經》
據統計,《山海經》短短三萬字,卻一共記載了4830種怪獸,但這些怪獸的形象都成為了後世文學小說戲劇裡的豐富素材,比如我們很熟悉的上古四兇,混沌,梼杌,饕餮,窮奇,還有什麼帝江、青鳥、天狗、九尾狐、應龍、刑天啊,這些怪獸都長得稀奇古怪,比如腦袋長得像屁股的能歌善舞的帝江,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頭羊身并且腋下長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窮奇”以及人頭虎腿長有野豬獠牙的“梼杌”。
這些怪獸是否在曆史上存在過,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本文就不向大家重點介紹那些子虛烏有的怪獸,而是講講兩種後世被證明完全存在,而且屢屢亂入曆史的“怪獸”。
第一種“怪獸”,叫彘zhì,根據山海經的描述,彘形狀像老虎卻長着牛的尾巴,發出的叫聲如同狗叫,能吃人。彘在《山海經》中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種怪獸,翻翻《山海經》,裡面有“彘”的生理特征的英雄人物,總數多達一二十位,在上古時期,有人誇你長得像彘的話,一定是誇獎你的意思,不是在罵你。
《山海經·海内經》就記載,說在大沙漠的東邊、黑水河的西邊,有兩個國家,一個叫朝雲之國,另一個便是司彘之國。當年黃帝娶了老婆雷祖,生了個兒子叫昌意。昌意又生了韓流,那麼韓流長什麼樣呢?長長的腦袋小小的耳朵,羅圈腿、麒麟身,最值得注意的便是他的嘴巴,大家都說,簡直就跟彘長得一模一樣嘛。
韓流的兒子,就是華夏民族的祖先颛顼,而且古書說,他的外貌特點是圓頭胖臉,換句話說,就是也有點“彘”的意思。
《山海經.海内經》又說,在竹山之上,還存在一種雌雄同體的毫彘。它的特點就是長得跟普通的彘一樣肥,卻多了一身白色的硬毛,硬得就好像是刺猬身上的刺,甚至還可以當作箭一樣射擊,瞅你不樂意了一甩身子,就紮你一臉刺——所以這種奇葩的彘,實在是很可怕的。
還有一種長着魚腦袋的彘,也生活在山上,會發出像海豚一樣的叫聲,而且隻要它一叫,必然會發生全球性旱災!
甚至還有一種長着一前一後倆腦袋的彘,叫做屏蓬。而且兩個腦袋的想法從來不會統一,所以這種怪物的一生,都在左右矛盾中度過。
至于苦山上的彘形怪獸山膏,唯一的特長就是喜歡沒事找事罵人,看見一次罵一次,罵完就跑,跑一段路看見你不追了就接着罵,你舉起弓箭它就又跑了,放下弓箭它一回頭,又開罵了。
這種奇葩生物,幾乎可以說是可招人恨的彘了。上古時,帝喾出遊,曾在山林中遇上一隻,這異獸出口即罵,帝喾的獵犬盤瓠也不含糊,追上去一口便将其咬死,當成了美餐。
對“彘”這種奇特生物的崇拜,一直延續到西周。當時的山西霍州一帶,還有一個諸侯國,幹脆以“彘”為他的國名。
結果後來這個諸侯國出名了,出名的原因是在西周的時候,西周國都鎬京發生國人暴動,西周第十代國君厲王抱頭鼠竄,最終居然竄到了彘國,并在此度過了他的餘生。
當然這個彘國,其實是霍國的别稱而已,開國之主是周武王的弟弟叔處,最終的滅亡,是在公元前661年。出手滅他的,是同樣姓姬的晉國。
那麼,講了半天的彘,這玩意究竟是啥呢?很簡單,其實就是一頭大野豬。毫彘,也就是我們現在仍然常見的毫豬
野豬兇猛,但對古人卻說不算啥,也不算多稀罕,真正厲害的,還有一種你們從所未見的生物,叫做兕(sì)!此物出現在《山海經.海内南經》。說兕這種動物出現在安葬大舜的地點東面,湘水的南岸。它的形狀有點像牛,渾身上下蒼黑色,有一隻角。
《史記》上提到有一位周昭王,也就是和西王母約會那位周穆王他爹,司馬遷說他也是個愛玩的浪蕩子,經常到南方去巡視遊玩,好幾年都沒回來。怎麼不肯回來了呢?是貪戀南方的美景與美女麼?原來他是死了,而且是死在江上,大家都不肯說,是為了什麼呢?就是因為作為一代君王,他實在死得不光彩,所以周朝的史書都有些忌諱難言。
問題是堂堂周王朝的天子,怎麼會有這種下場呢?後來曆史學家們在《竹書紀年》裡找到了答案,《竹書紀年》記載:“(周昭王)伐楚荊,涉漢,遇大兕。”
原來這位愛玩的天子,南下卻不是為了遊玩大好山川,人是有正事的,那就是讨伐楚國。隻可惜啊,這位雄心勃勃的天子,卻在漢水邊遇到了一群“大兕”!
“大兕”是什麼?根據山海經的文字描述和插圖,一般認為,兕就是母犀牛。《詩經》裡有這麼一段:“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禦賓客,且以酌醴。”“小豝”就是小母豬,兕也是母的,卻是母犀牛。射死這邊的小豬,射殺那邊的大犀牛,宰了給客人們吃,一起喝着美酒吃着好菜多歡樂!
楚國的大詩人屈原,他也評價過周昭王南巡遇“大兕”這事。他說:“周昭王是這麼死的。當時楚國的莊襄王要獻白雉給周昭王,周昭王那個高興啊,就帶着人馬駕臨楚國。好嘛,結果他回來的時候卻莫名其妙死掉了,哎呀,實在是對國家沒有一點利益可言啊!”
是這樣麼?
事實上,當時的湖北,有個美妙的原始生态園地,叫做“雲夢澤”,據說地上都是犀兕麋鹿,水裡都是魚鼈鼋鼍,後來戰國的墨子就曾贊譽說:“江漢之為天下富。”墨子是個老實人,這個想來不會太假。
但也有人推測,攻擊周昭王的野獸未必是犀牛,倒很可能是揚子鳄,在南方江湖中,那才是水裡潛伏着的兇猛野獸。你可以想象另一種場景,就在周天子大駕光臨,過江河走過水中央的時候,那橋不早不晚,偏偏就在這時候坍塌了,這橋一坍塌,揚子鳄就來了,東張西望看看有什麼吃的沒,結果看見了一周昭王,大國的天子,保養得應該是膘肥體壯的,揚子鳄一瞧,好啊,來頓大餐嘢!
問題是,這事跟楚國有關系麼?你能說是楚國人事先把橋給弄壞了,好,證據呢?
公元前659年,齊桓公率中原諸候南下伐楚,當年的迷案再度擺上台面。
【齊桓公】當年我大周天子昭王南巡你楚國,卻在你雲夢澤地遇害,這麼多年了,你楚國一直沒有給周天子,給天下的諸候一個交待,恐怕說不過去吧!
【楚國使臣】呵呵..昭王南巡沒回家那件事啊,我楚國上下也不知道是啥回事啊,據說是遇到一群發瘋了的大兕的襲擊,要不,齊公你去問問那蒼茫的漢江水!河伯也許會告訴你答案”。
楚國人真的是不知道麼?也是那本《竹書紀年》,寫得分明:“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
“大曀”,就是日食,這倒也罷了,關鍵是後面,整個周王室的“六師”都在漢水中被滅了,這可不得了啊!所謂“六師”就是周天子的皇家專屬兵團,一個師有一百乘,每乘有甲士十人,六千精銳的部隊,一群母犀牛或是幾隻揚子鳄吃得了一個周昭王,但可吞并不了周王朝整個南巡軍團。
于是以下的情節便很順理成章,當年,帶着大隊人馬嘎嘎南下的昭王,正在橋上東張西望、賣弄風情,忽然之際橋便塌了,可憐的周天子,連人帶車落入江中。前後的禦林軍将士們,正在忙亂喊着救駕,卻一時也無人上前之際,他們聽到了巨大而狂亂的獸步聲伴雜着水花巨響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一大群瘋狂的大兕襲擊了大周的禦林軍部隊,而後面是一群散發着殺氣的部隊——楚軍
一頓厮殺,結局便是那句話“喪六師于漢”。
大周王朝的顔面,在這一刻,已然丢在了《山海經》中的這頭怪獸大兕的手裡。
而若是從神話文學的角度而言,其實古書裡把邊遠地區的那些猛獸寫得如此奇葩兇殘,無非也是為了證明那些邊遠蠻族的野蠻,因為猛獸,往往就是這些蠻族的圖騰或象征。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司馬路
《100本小說裡的中國史》是今日頭條年度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與喜馬拉雅曆史類最佳主播大九丸攜手精英有聲制作團隊萌音工作室聯合打造的500集大型曆史有聲劇,3月28日起喜馬拉雅有聲在線,夜狼文史工作室圖文同步
《100本小說裡的中國史》有聲在線收聽:「鍊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