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暖心消費助力扶貧

暖心消費助力扶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9 13:58:43

暖心消費助力扶貧(消費扶貧覓新機)1

滿載喀什特色農副産品的大卡車準備出發

暖心消費助力扶貧(消費扶貧覓新機)2

新出爐的烤馕香氣四溢

暖心消費助力扶貧(消費扶貧覓新機)3

優質農特産品吸引許多消費者購買

莎車巴旦姆、澤普駿棗、葉城核桃、巴楚留香瓜……好山好水好氣候,賦予新疆喀什農産品優良的品質,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長期以來,喀什農産品面臨産能不足、運輸不暢、銷售無門等困境。當地有所需,上海竭盡所能。近年來,為切實激活喀什當地内生動力,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以下簡稱:上海援疆前指)積極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以市場驅動提升産業能級,打造聞名全國的優質農産品品牌

“今年,我們成立了援疆前指消費扶貧推進專班,還與10多家優質企業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機制。此外,我們也注重發揮電商、網絡的獨特優勢,通過參加上海‘五五購物節’網絡直播、‘一縣一品’網絡直播等方式,進一步推動喀什農副産品深度融入上海大市場、全國大市場。”上海援疆前指總指揮侯繼軍說。在上海各方大力支持下,截至今年9月30日,上海援疆前指直接銷售、幫助銷售喀什地區對口四縣農副産品累計達到4.65億元。

“雙線九進”站上新台階 為喀什美味“搭好台”

2020年10月17日是第七個國家扶貧日。10月16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第三屆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如期而至。上海援疆前指會同喀什地區扶貧辦、農業農村局、商務局,組織12個縣市、20家農産品加工企業赴滬參會,受到上海市民的熱烈歡迎。

展銷會上,一台扶貧現磨飲料機成了消費者注目的焦點。新疆喀什紅棗豆漿、雲南的咖啡豆和紅糖、青海果洛的牦牛奶、貴州遵義礦泉水、西藏珠峰冰川水……上海對口幫扶地區的扶貧産品彙聚于這台機器之中。“市民隻要花上3.66元,就能喝到一杯新鮮豆漿,”絲露果香負責人阿依古麗·亞森介紹,“這台智能現磨飲料機是上海科技與扶貧産品融合的最新體現,每售出一杯,相關貧困戶就會獲得實際增收。過去,我們常常說‘新疆農産品要走出去’,可那時誰都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走。上海援疆幹部為我們出謀劃策,終于解決了難題。在上海各界的關心下,這台機器已經擺進了上海圖書館等地,為市民送去了好味道。”

說到“喀什好味道”,怎麼能沒有特色烤馕呢!在一旁的“馕坑”展台,上海消費者一邊觀摩傳統打馕手藝人精心烤制的過程,一邊品嘗着地道的新疆烤馕,還可以欣賞維吾爾族人民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奔放的舞姿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也讓上海市民對“絲路”風情有了更深了解。“綜合性體驗感非常好,導購們還為我們細心講解了每一款産品的功效和背後的扶貧故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喀什展區的創意和誠意。我已經等不及要‘買買買’啦!”上海市民張女士說。

想要“買買買”,得先覓好貨,“喀什伴手禮”閃亮登場了。伴手禮緊扣上海消費者“小而美”的需求,精挑細選喀什地區優質農副産品品牌,配合具有民族特色的獨立包裝進行集中整合展示,有别于紅棗、核桃等土特産大包裝銷售的傳統模式。“喀什伴手禮”一經推出,就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可。

據統計,10月16日至10月20日,第三屆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喀什展區累計銷售金額635.21萬元,咨詢洽談企業249家,并與72家内地客商簽訂10.29億元的農産品長期合作意向訂單。

事實上,展銷會上人頭攢動的場面是上海援疆前指為喀什美味“搭好台”的一個縮影。從2018年開始,上海援疆前指創造性地開展“雙線九進”項目,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将喀什特色農産品送到上海百姓的身邊。所謂“雙線”,即“線上銷售和線下推廣 宣傳 銷售”;所謂“九進”,即“進商圈、進社區、進菜場、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地鐵、進賓館、進銀行”。2019年,“雙線九進”帶動喀什特色農産品在滬銷售總量達13.5萬噸,銷售額超過11.6億元。

今年5月27日,由上海援疆前指主辦、上海援疆四縣分指揮部協辦的消費扶貧簽約儀式在莎車縣扶貧産業園舉行,讓“雙線九進”項目站上新台階。同時,現場還進行了上海消費扶貧農産品發車儀式,第一批上海援疆消費扶貧大禮包發車實現2000萬元銷售額。

據介紹,近兩年來,上海不斷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建立長效的農特産品供應體制和銷售機制,形成從種植上遊到銷售終端的良性産業循環,實現帶物拓渠道,幫扶帶産業,切實幫助貧困地區實現精準脫貧。上海援疆前指與京東、拼多多、叮咚買菜、蘇甯易購、上海蔬菜集團、西郊國際等10多家優質企業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機制,持續推進消費扶貧。下一步,上海援疆前指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産銷對接活動,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産銷關系,鼓勵貧困地區企業積極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各類展會,助力貧困地區企業走向國内外市場,使貧困地區的商品與上海消費市場進行有效對接,将辛勤勞動的成果換成真金白銀。

科技創新賦能産業發展 覓得消費扶貧新機遇

如何才能讓“喀什牌”産品獲得上海、乃至國内外市場的青睐?面對消費者對品質越來越嚴苛的檢驗,喀什地區出産的農産品必須進行創造性、高标準的深加工,喀什當地企業必須升級改造原有生産鍊。近期,喀什推出多款熱銷全國的“網紅”商品,背後都有着上海科技力量的托舉。一根“小小身材”的能量棒,一個被“吃幹榨淨”的核桃都浸透了上海援疆幹部的心力和汗水。

當巴旦姆遇上黑加侖、南瓜子仁和腰果,一股濃濃疆域“旋風”随着每一次咀嚼席卷口腔。喀什充足的光照、無污染的生長環境與巨大的晝夜溫差,讓每一次唇齒的翕動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輔以麥芽糖淡淡的香氣,能量充盈全身,健康又營養。“小小身材”的能量棒,現在已經成為了許多健身愛好者的不二之選,但真正賦予它“靈魂”的,卻是莎車人民的“新寵”——藜麥。這種原産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作物,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氨基酸,被古印加人民稱為“糧食之母”。然而,當前藜麥全球年産量不足13萬噸,與約100萬噸的需求量存在着明顯差距。

巨大的市場空白讓上海援疆幹部看到了機會。2018年11月,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藜麥種子被播撒在了莎車縣的土壤上。經過兩年的小面積測産,今年,藜麥春播擴展至疆内12個縣市,春夏兩季播種超萬畝,總體長勢良好,已陸續收獲。

全力推進藜麥産業發展,上海援疆幹部引入浦東企業閩龍達旗下“小蜂農業”,對藜麥進行深加工。考慮到藜麥具有高膳食纖維、低升糖指數等特性,“小蜂農業”瞄準了都市中高端消費人群的需求進行研發。在上海科技力量的幫助下,小小的藜麥能量棒,成為了撬動莎車縣當地産業和消費扶貧的“硬杠杠”。

近年來,為探索喀什當地發展新的增長極,上海援疆前指依托上海的優勢科技資源,通過産學研合作,全面升級喀什當地生産鍊。在創新的賦能下,喀什當地企業不斷豐富着自己的“百寶箱”,而新的增長點也帶動當地一批老百姓實現就業,獲得增收。

葉城縣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是新疆最大的核桃産區,被譽為“中國核桃之鄉”,葉城核桃也獲得了“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稱号。2012年,彭紅春通過上海産業援疆來到南疆,在葉城成立了新疆美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在深耕葉城的8年裡,美嘉食品在上海援疆幹部的助力下不斷提升科研能力。核桃油、核桃乳、核桃蛋白粉……一顆核桃在科研人員的鑽研下逐漸被“吃幹榨淨”,而産品附加值的提升與品類的增多也讓美嘉食品不斷擴大自己的生産規模,每年能收購核桃約3萬噸,占葉城縣核桃總産量的四分之一,年銷售産值4.5億元,帶動2.5萬戶農戶脫貧增收。

如今,美嘉食品正與新疆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合作,繼續深挖核桃“隐藏的寶藏”,核桃殼制成的活性炭和活性炭軟膠囊、核桃分心木加工成的保健茶正逐步向消費者走來。為進一步提升産品品質,在上海援疆幹部的“牽線搭橋”下,美嘉食品與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市質量和标準化研究院展開合作,提高産品的标準化、體系化生産能力。“之所以重視科研和創新,是為了更好對接上海市場,把喀什最優質的農産品帶給大家。現在,我們的産品在上海銷量非常好,感謝上海市和上海援疆幹部的大力支持!”彭紅春說。

因創新而生機勃勃的喀什,也吸引了上海“老字号”的目光。2018年,在上海市和上海援疆前指的推動下,上海百年老品牌南區老大房食品有限公司在澤普縣投資建設澤普縣闵疆食品有限公司。以上海科技為引領,以喀什高品質農産品為原料,闵疆食品在食品口味上大膽創新,生産了一批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炒貨休閑類零食。這些産品不僅獲得了國内市場的認可,還遠銷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現在,南區老大房還在探索将喀什農産品與老大房糕點相結合,讓糕點因更講究的用料和滬喀兩地濃濃深情而更加美味。

“商旅文”深度融合 挖掘在線新經濟潛力

一台電腦、一支麥克風、一個工作席構建端口;依托網絡架起橋梁,聲音往返穿梭;此時此刻,無論身在沿海地區還是偏遠山村,都能聽見喀什的熱忱——這裡就是澤普縣智慧呼叫功能區。長期以來,喀什地區缺少完善的物流網絡,更别說規模化的呼叫中心。原先有許多本地企業擔心産品賣不出去,可一旦市場需求出現,卻出現物流鍊跟不上的窘境。

為破除桎梏,在上海援疆前指、滬疆兩地經信委、喀什地委行署的支持與推動下,新疆智慧呼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并啟動了南疆首個全國性信息服務平台項目——“物流彙”全國呼叫中心。考慮到澤普縣擁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能夠輻射莎車、葉城兩縣的市場并帶動就業,公司在澤普開設子公司澤普智慧呼叫,為助力澤普鞏固脫貧成果、優化産業結構調整增添新動能。如今,在呼叫中心的“穿針引線”下,喀什地區的物流網絡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喀什産品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與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見面。

物流網絡走向成熟的背後,也離不開在線新經濟的崛起。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傳統發展模式受到嚴峻挑戰。不過,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在線新經濟橫空出世,成為許多商家轉危為機的“法寶”。

喀什正在積極行動着,在澤普縣,直播培訓班應需而生。直播帶貨并非主播的單打獨鬥,還需要客戶服務、品牌宣傳、産品遴選、攝影攝像等專業人員的綜合配合。因此,在澤普縣的直播培訓班裡,不僅有8位主播,還有12位專業運營人員同步參與培訓。截至目前,這些主播已成功帶貨200餘噸澤普冰糖心蘋果、50萬元棗夾核桃,并樹立了喀什地區産品的品牌形象。“在以往的消費扶貧行動中,許多電商平台為扶貧産品開設專門的點位并推流,但這種幫助往往是短暫的。消費扶貧要真正落到實處,發揮更大功效,需要長久專業運營。”上海滬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超表示,開設直播培訓班有助于形成消費扶貧的長效機制,在提升當地就業率的同時,進一步疏通産品的線上銷售渠道。

與澤普深度挖掘直播各環節的潛力不同,巴楚縣在拓展直播内容與方式的廣度上持續發力,尋求創新性轉型。2017年,先行先試的巴楚縣就已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縣”,并在上海援疆前指的支持下重點推出了巴楚留香瓜、巴爾楚克羊肉、巴楚蘑菇、紅棗、核桃等特色農産品。2019年,留香瓜銷量達5000餘噸;2020年,在直播帶貨的助力下,巴楚留香瓜再掀消費熱潮,截至9月底已銷售超過6000噸。然而,巴楚縣想做的遠不止“賣貨”。10月18日,巴楚縣與上海市直播電商聯盟達成合作,未來将通過雙向聯通聯動機制和多方合作,抓住直播電商的紅利窗口,采用“直播 文旅農特産品”“短視頻 文旅農特産品”等模式,從内容、表達方式等方面不斷強化創新,促進上海産業幫扶從“當地所需、上海所能”向“上海所需、當地所能”方式轉變。

“直播電商是促進消費的‘助推器’,也是扶貧戰場上的一支‘輕騎兵’。我們的主播不再是流量明星,美食家、設計師甚至普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從交易型直播電商向内容型直播電商轉型,實際上給了我們一個講好産品故事的新機會。通過資源整合和産業鍊聯動,西部地區的産品将真正與上海消費市場的标準、需求對接,消費也将在更深更廣的層面助力脫貧攻堅。”上海财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帼齡說。

最近,一款“網紅産品”棗夾核桃風靡上海,好口感和“高顔值”吸引了不少食客,而“‘棗’想‘核’你在一起”的創意IP(知識産權)則賦予它全新概念,包裝袋裡暗藏的情詩“彩蛋”更讓消費者愛不釋手。“新疆朋友常常給我捎帶一些土特産,它們的口味出衆但包裝有點樸素。我一直想通過自己的專長幫助這些優質産品改變品牌形象,賦予它們更多内涵與故事,使其符合當下青年的審美品味。”該産品設計師陳婷說。

據了解,為了把更多“好東西”變成“好産品”,上海援疆幹部針對更廣闊的國内市場,對産品分門别類做了設計和優化。引入專業團隊後,喀什産品在物流運輸、包裝設計、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當前,上海援疆前指還嘗試通過“商旅文”深度融合,将内容電商與文旅項目相結合,以電商促文旅,以文旅提銷量,深化消費扶貧内涵,進一步為當地百姓帶去增收。借力大型綜藝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的熱播,上海援疆前指打造了“沿着明星足迹,打卡喀什網紅點”精品旅遊線路,通過旅遊包機“引客入喀”,為喀什旅遊産業提供穩定客源和廣闊市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