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組裝電腦真的合适嗎,和品牌機區别在哪?
如果你對電腦不熟悉,說真的買個品牌機省心省力,不用擔心電腦配件之間的兼容問題,就算是真的出現問題廠家也可以保修,不用擔心售後問題,購買品牌機和自己組裝電腦主機相差最重要的就在這兩個問題點上。
組裝電腦和品牌電腦差在價格上,一般購買4000以上的品牌電腦,自己組裝同樣的配置起碼可以節省1000元左右,還有組裝電腦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挑選合适的配件,如果你隻是辦公和家庭娛樂,不需要搭配太高的配件,這樣既能滿足需求又能節省費用,如果組裝電腦是用來玩遊戲的,那就要特别地注意了,大型遊戲對電腦配置是有相對應的要求的。
如果你懂電腦就買組裝的,像小編純仔一樣愛動手的朋友可以購買配件自己組裝。畢竟花更少的錢得到更高的性能這才是組裝電腦的本質(DIY)。
這裡不跟你說那麼複雜。購買這些配件就能組裝一台心儀的電腦了,機箱、顯示器、電源、主闆、内存、硬盤、CPU、顯卡、鍵盤鼠标,可選的有耳機/音箱、固态硬盤、光驅、獨立顯卡(有些主闆自帶集成顯卡)、打印機。
1、CPU處理器與主闆:CPU處理器是整個電腦的核心,玩大型遊戲的朋友起碼要挑選四核I5(四核A8)以上的處理器,主頻最低要達到2.5G,這樣才流暢;用來辦公和看電視劇電影的朋友可以适當的降低要求,挑選I3的處理器就行, CPU和主闆針腳數特别的重要,一定要相對應的針腳數,分775針、1155針、1366、2011針等,其中775針的CPU已經很落後了,基本沒多少人在用,奔騰、賽揚、酷睿的處理器都是775針的,搭配的也是老的不能再老的主闆了,775針主闆有G31、G41、P43等主闆。目前用的最多的是1155針的CPU和主闆,價格也相對便宜,想要文件傳輸速度快點的可以搭配B75主闆,B75主闆搭載USB3.0的USB接口,是目前文件傳輸最快USB接口,其次就是1366針的X58主闆了,即使過了好幾個年頭,即使已經有新的主闆代替它了,X58主闆的價格還是這樣居高不下,X58主闆的價格雖然有點高,但是和它匹配的1336針CPU的價格卻出奇的低,應該屬于價格互補吧。
2、内存條:說到内存條首選要了解的是主闆支持多大的内存,支持什麼類型的内存條,再者就是主闆上面有多少個内存槽,了解這些可以使我們少走許多彎路,比較老點的内存條有DDR2,現在比較多人用的是DDR3,一般看電影和辦公用4G的DDR3内存條就行了,如果是遊戲可以選擇8G内存或者是16G内存,這樣運行起來速度更快,當然内存越大緩存就越大,相對應的就是處理反應速度越快,不過内存越大花費的錢就越多。
3、顯卡:顯卡分兩種,一種是集成顯卡,另一種是獨立顯卡,集成顯卡占用内存,玩不了大型遊戲,不過平時看下電影和辦公室完全沒有問題的,遊戲玩家組裝電腦的時候一定要挑選獨立顯卡,挑選獨立顯卡不是顯卡越大就越好,比如G630 1G獨立顯卡和B75主闆的集成顯卡是相差不了多少的,完全沒必浪費這個錢。挑選顯卡的時候主要是看跑分,不看顯卡G數多大,其次就是有些顯卡需要獨立供電的,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到這一點。
4、散熱器,常見的散熱器有風扇和水冷,風扇和水冷都是用來降低CPU的溫度的,一個好的降溫系統可以延長CPU和主闆的使用壽命,優點就不說了,來說說缺點,風扇有噪音,而水冷降溫緻命的危害就是漏水燒壞整個主闆,其次就是價格問題,達到同樣的效果,風扇比水冷相差200元左右。這個要看自己的情況選擇。
5、硬盤:硬盤是用來儲存東西的,就好比如手機的内存卡,現在常用的有機械硬盤和固态硬盤,機械硬盤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内存也大,但是和固态硬盤還是有些差距的,好的固态硬盤開機隻需要10秒左右,玩遊戲緩存速度是機械硬盤的好幾倍,基本是秒機械硬盤,缺點在于價格太貴了。
6、電源:電源就好比整個電腦的心髒,一般要求在250W以上,最好不要超過400W,一個好點的電源可以穩定的提供電源,這點玩遊戲的玩家深有體會。
7、機箱:機箱就好比如一個妹子,雖然妹子不打扮也可以出門,但是兩者相差甚大,雖然機箱可要可不要,但是機箱起到美觀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機箱可以保護裡面的配件。
顯示屏等配件那些就需要自己購買了,組裝的時候需要特别的注意接口,主闆上的每一個接口都有它的功能,不要接錯了喲。你最主要的是要搞懂,電源的接線,因為很多條,這個弄清楚了。其他都不是問題。
組裝好電腦好就需要給電腦裝上系統了,常用到的系統工具有CD和U盤兩種工具,現在很少用CD光盤了,都是用U盤制作的系統盤,可以用木雨林風和大白菜兩個軟件制作系統盤,具體的可以關注以後的教程。
組裝電腦主要你遵循一點就行,不要盲目的追求配置,不是配置越高的配件組裝的電腦就越好,要看各個配件之間的兼容性,這個才是重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