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化指什麼

文化指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5:28:29

文化指什麼(文化的含義)1

《辭海》1999年版對“文化”有三種解釋:

1、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産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财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産能力和精神産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意識形态,有時又專指教育、科學、文學、藝術、衛生、體育等方面的知識與設施。

2、泛指一般知識,包括語文知識。

3、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總稱,這算是中國學術界對“文化”一詞的現代通俗诠釋。

“文化”一詞,是中國語言系統中固有的語詞,最初它是“文”和“化”兩個概念。“文”的本義是各色交錯的“紋理”、“花紋”,又引申為禮樂儀制、文章、書籍、美德、善、柔和、華麗等多重含義。“化”的本義指改易、變易、感化、轉變,後來又演變為教化。

兩字放在一起使用最早見于《周易•贲卦•象辭傳》:“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日月星辰往來交錯現象,也即天道自然規律,“人文”即觀察人倫秩序,用來教化天下的老百姓。

漢代劉向在《說苑•指武》裡首次使用“文化”一詞:“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所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這裡已經是明确的“以文教化”思想了。

“文化”獲得現代含義是在19世紀中後葉的“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大規模譯介西方學術,其間多借助漢字詞意譯西洋術語,而選擇“文化”對譯英語及法語詞Culture便是一例,故“文化”等詞語在近代經曆了中、西、日之間的概念旅行。

西方多用“culture”來表示文化,本義為培養、種植、栽培、飼養,後引申為人類能力的高度發展、文明、文化等含義,包括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類現象,但二者所涵蓋的曆史内容又有差異:“文化”的本質内涵是“自然的人化”,人通過有目的的勞作,将天造地設的自然加工為文化;“文明”則是文化發展到較高階段,或泛指對不開化的克服,或指超越蒙昧期(舊石器時代)和野蠻期(新石器時代 )的曆史階段。

文化或人文,是和自然或天文相對而言的。當人仍然處在被動地受制于自然的條件下時,那隻是自然的一部分,沒有什麼文化可言。當人對自然進行改造、讓自然成為人的一部分的時候,即人化自然的時候,文化也就開始産生了。

所謂“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或者是人化自然,也是超過人的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産品。人類在人化自然的過程中,自身也得到了進化和升華,從而創造出了精神文化。因此,文化有自然的文化和精神的人化兩重含義,隻有具備了這兩個條件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文化人,否則就是一個半截子的文化人,或者隻能說是個有知識的人。

從文化的外延出發,人類文化可以劃分為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意識文化三大體系,彼此相互交叉與滲透,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