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正楷隸字怎麼寫

正楷隸字怎麼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00:13:38

L6-14乙瑛碑5

4.6 草字頭和竹字頭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

「草」和「竹」兩個字的小篆是這樣的,都是象形字。「草」葉子向上長,「竹」葉向下垂。隸定一下這兩個字,把曲線都拉平,結果是一樣的,都是兩個十字。 我們讀書識字是從正楷字開始的,一看見兩個十字,習慣上把兩個十字當作草字頭。在隸書中,原本竹字頭的字也隸變為兩個十字,許多人就說,隸書中竹字頭變成草字頭了,其實隻是竹字頭隸變結果和草字頭一樣而已,并非竹變成草。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

《乙瑛碑》中這幾個字,看起來好像都是草字頭,這個講法是有問題的,其實這些草字頭表示的意思并不相同,有些跟草根本無關。所以我下面把兩個十字形稱之為橫爻勢,意義跟草、竹脫離,這樣比較中性,也比較科學。這五個字,可以分為三種情況,我來解釋一下。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3

第一種情況,本來是竹字頭,隸變為橫爻勢。如「等」字,本義是整理竹簡,所以為竹字頭,直到現在,你拿着幾本書或者一疊紙,在桌面上輕輕頓幾下排整齊,這就是等齊、等平;如果書本有高有低,那就是有等差、等次、等别。竹字頭在筆勢中稱為雙竹勢,但隸書用橫爻勢。

又如《乙瑛碑》「第」字,我們現在都寫竹字頭。 這個字的初文是「弟」,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4

「第」和「弟」兩字通用,如王福廠《說文部首》,「第一」就寫為「弟一」。「弟」加上竹字頭是後起字,本義是排次序,但隸書中「第」字不用竹字頭,都寫為兩十字橫爻勢。在漢簡中更是簡化為兩點一橫,變成豎筆勢。

智永《真草千字文》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5

隸法對後世真書有很大影響,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其中就有很多竹字頭換用橫爻勢,根據就是隸法,并非亂寫。但智永也用雙竹勢,不是全部改為橫爻勢。

《陰符經》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6

《陰符經》中沒有出現過雙竹勢,可能這本帖字少。它的「符」字,顔真卿《多寶塔碑》用了雙竹勢,而《陰符經》寫為橫爻勢。「篇」字同樣如此,竹字頭改用橫爻勢。這當然是特意的,所以我們說《陰符經》多隸法。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7

第二種情況,《乙瑛碑》中遇到真正的草字頭,用隸定。如「瑛」字,右旁是「英」,這是草字頭,《說文解字》:「英,草榮而不實者」,故「英」字在草部。隸字是依照篆字結構來的,秦簡上的寫法很明顯,八分繼承秦簡寫法而略作改動,把下面「央」中的「人」寫大了。這種寫法早在西周青銅器上就可以看到,并非新發明。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8

第三種情況,如《乙瑛碑》中的「若」字,現在歸入了草部,其實「若」字頭上本來不是「艹」。你看甲骨文「若」,是一個跪坐的人,舉起兩個手在理頭髪,意義是「順」。在小篆中,兩個手放在上面,很像是草字頭。頭髪降低在中間,腿腳訛變為「口」。八分上面那兩個手,絕對不能寫成「英」那樣的草字頭,它本身不是草字頭,是兩個手的隸變,《乙瑛碑》的書寫者,很有文字學根柢。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9

「若」字兩個手是上舉之形,還有下覆的手,在《乙瑛碑》「藝」字可以看到。《乙瑛碑》一共有三個「藝」字,其中兩個寫了竹字頭,還有一個似乎是兩十字,仔細看還是竹字頭。「藝」字還有一個特征,右下似乎是「幾」字,不像現在的「藝」字,右旁寫「丸」。這種寫法的「藝」字,查字典都查不到。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0

我來一步一步探索「藝」字的演變,先講幾個準備知識。「人」在甲骨文中是這樣一個字,人的側面形狀,站着,身體、大腿和小腿組成一曲線,前面下垂的是手臂。《說文》:人「像臂胫之形」,「臂」是手臂,「胫」是小腿,也就是四肢,「人」這個象形字,重點是身體和四肢,肢體為主。金文寫法差不多,人體形狀有點向前傾倒,當然金文寫法很多,不全是這樣的。小篆的「人」俯身角度更大,手臂撐在地上。注意我這裡畫個人的樣子,隻是便于記憶,實際上金文、小篆的發展隻是為了書寫方便,逐步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1

變動,并非真的叫個人來做這種動作,由此而設計字形的。如果根據小篆隸定,會得到這樣一個字,字形像「幾」,其實是「人」。我們現在寫的「人」字,是隸變的結果。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2

這裡又有一個「人」,複雜一點,是一個跪坐的人,舉起兩個手。剛才的人沒有畫手,而這裡畫出了手,這是重點。金文寫法差不多,發展到小篆就看不大出是人舉起手了。現在正楷字中還有這個字,讀音是ji3。《說文解字》解釋說,這個字的意思是「持也」,又說「持,握也」,伸手抓住,握住。《陰符經》中的「執」字右旁,就是這個字。以前裡面是寫兩點的,因為是兩個手,後來真書中簡化為一點,總之有點就是手。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3

這就說到「藝」字了,「藝」初文比較簡單,上面沒有草字頭,下面沒有「雲」,隻有中間這部份,這就是早期的「藝」字。《說文》:「埶,種也」,「藝」本義是種植。在甲骨文、金文中可以看到,「藝」是一個跪坐的人,雙手抓住一棵小樹,就是「木」,正在種植。有些金文樹下還加了土,「土」字我們學過的。小篆就有點看不出右旁人伸出兩個手的原樣了。

回過頭來看《乙瑛碑》中的「藝」字,右下是「人」,注意中間沒有兩點,有手臂沒手掌。兩個手呢?「手」移到了上面,上面不是竹字頭,跟竹沒有任何關系,是握持小樹的手移寫到了上面。甲骨文中也有這樣移動的例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4

子,如這個「藝」字,兩個手不是上舉,而是覆手,即爪,爪抓住「木」,木下那個圓圈,就是「土」字。所以《乙瑛碑》「藝」字上面竹字頭,其實是兩個「爪」字。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5

《乙瑛碑》中還有「漢」字,正楷字右上角是「廿」字形,但隸書中卻寫為兩個十字,橫爻勢,看起來好像草字頭。最後不是撇捺兩點,而是四點,你跟篆字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四點的來曆。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6

「廿」字頭在隸書中寫為橫爻勢是隸法之一,《乙瑛碑》還有「謹」字,右上的「廿」也寫為橫爻勢。看看《說文解字》小篆,右上還是「廿」,秦簡全部拉平為橫,看起來橫筆很多。八分是秦簡寫法的簡化,行草書中就更簡單了。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7

其他如「革」字,上面也有「廿」,當然也可以寫成橫爻勢,兩個十字的橫可以連寫,如《衡方碑》就是這樣寫的。

現在來小結一下,以《乙瑛碑》為主講隸法:

原來的竹字頭,隸法寫為橫爻勢,如《乙瑛碑》中的「等」字,其他八分碑帖中大多這樣寫。

原來的草字頭,《乙瑛碑》中用隸定,其他八分碑帖中,有用橫爻勢的。

原來向上的兩個手,隸變為橫爻勢,如《乙瑛碑》中的「若」字,其他碑帖中也是這樣寫。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8

原來向下的兩個手,可用雙竹勢,如《乙瑛碑》中的「藝」字,其他有用橫爻勢的。

原來的「廿」字頭,可寫為橫爻勢,《乙瑛碑》中有「漢」字、「謹」字,也可以寫成一橫兩豎,似乎是草字頭,其實不是。

簡言之:

· 中國曆史悠久,地域廣大,

· 各地八分寫法不可能完全一緻。

就算現在,信息這樣發達,是否所有人寫字都很标準呢?還是做不到。八分隻能選一些重要的碑,研究它的書寫規則,(而孔廟《乙瑛碑》是隸法規範。)

· 孔廟《乙瑛碑》是隸法規範。

4.7「徒」和「走」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19

《乙瑛碑》一開頭,「司徒臣雄」的「徒」字怎麼寫?這本字帖有四個「徒」字,有兩個的右旁,「土」字一豎看起來穿過下面一橫,然後寫撇捺。

「徒」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0

還有兩個「徒」字,上面是「土」,一豎不穿底,而下面是點撇捺三筆。這兩個寫法究竟那個對?都對。但哪一個是基本寫法?哪一個是基本寫法的變化呢?

這就要看看「徒」這個字的來曆,它由三個部分組成: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1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2

甲骨文中,上面圓錐狀一圈是「土」,下面是人腳「止」,表示有人在走路,左右兩旁有些小點,表示塵土。「徒」的本義是走路時揚起塵土,到現在還有「徒步」這個詞。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3

金文「徒」的三部分有點變了,「土」和「止」還在,「土」這個字我們篆書課程學過,金文中用了肥筆。那些灰塵不寫了,變成寫「彳」,上次說過「彳」就是「行」的一半,表示道路。

小篆「徒」保持這三部分,但「止」移在左下,這一來左偏是「辵」,右旁是「土」,《說文》:「步行也。從辵,土聲。」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4

秦簡隸書「止」移到了右下面,跟「土」結合,看起來很像「走」字,但「走」上面是「夭」不是「土」,三級課程21課中詳細講過,忘記的同學請複習一下。「止」的寫法在秦簡中,隻用三筆,《乙瑛碑》八分繼承了這一寫法,這是有來曆的标準寫法。

《袁安碑》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5

東漢《袁安碑》是很少見的漢代篆書碑,裡面的「徒」字是這樣寫的,右旁的一豎直通到底。這寫法跟《說文》小篆大為不同,漢篆不同于秦篆。《袁安碑》立于公元92年,《乙瑛碑》153年,晚六十一年,所以我推論,《乙瑛碑》一豎直下的寫法很可能來之于漢篆。《西狹頌》中也有這樣寫法,一豎穿底,這是公元171年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6

作品,比《乙瑛碑》隻晚十八年。所以,《乙瑛碑》中這兩個「徒」字是标準寫法,而一豎直下穿底的兩個「徒」字是變化寫法。明白了這一點,你臨帖時可以自己掌握。

「徒」和「走」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7

因為我們從小學正楷字,容易誤會「徒」字的右旁就是「走」。而且在有些印刷黑體字中,這個「走」字中間一豎穿底,跟下面三牽绾的豎筆連在一起,其實應該如楷體字分開的。「徒」的右上角是「土」,「走」的上面本來是「夭」,完全不同。屬于「走」的那些寫法,不能移用到「徒」字上。

現在坊間講隸書的書,隻講筆法不講隸法,是個大缺點。寫古代文字,如篆字、隸字,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不能套用正楷字的寫法,這要提醒學生注意。我年輕時也犯過這樣的錯,深切感受到學習研究的重要。《乙瑛碑》是一本好字帖,其中的隸法講了三堂課,隻講了一部分,希望各位掌握研究方法,自己分析。

謝謝。

本節要點:

■隸法中的草字頭和竹字頭。

■上舉的手和下覆的手,廿字頭。

■「徒」和「走」。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8

複習思考:

■「藝」字下面後來加了「雲」,查查這「雲」是怎麼來的?

正楷隸字怎麼寫(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29

■伊秉绶《虞仲翔祠碑》中有兩個「徒」字,請說明這兩個字的來曆,下面這個「徒」字秦漢隸書作品中有人寫過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