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營養價值高,人們離不開雞蛋,但不少人對食蛋存在誤區。
誤區一:吃生雞蛋更有營養
有些人覺得雞蛋煮熟後營養成分就被破壞了,以為生吃比熟吃補身體,這種吃法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雞蛋由雞的卵巢和洩殖腔産出,而它的卵巢、洩殖腔帶菌率很高,所以蛋殼表面甚至蛋黃可能已被細菌污染,生吃很容易引起寄生蟲病、腸道病或食物中毒;生雞蛋還有一股腥味,能抑制中樞神經,使人食欲減退,有時還能使人嘔吐;生雞蛋清中含有一種叫抗生物素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妨礙人體對雞蛋黃中所含的生物素的吸收。
雞蛋煮熟後既可将雞蛋内外的細菌殺滅,又能破壞抗生物素。最新研究表明,若長期大量吃生雞蛋,生雞蛋清内的抗生物素蛋白與體内生物素結合成一種穩定的化合物,使生物素不能被腸壁吸收,則可導緻精神倦怠、肌肉酸痛、毛發脫落、皮膚發炎、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生雞蛋經過腸道時,容易發酵變質,有時可能産生亞硝基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緻癌作用。
因此,雞蛋一定要煮熟吃,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吃生雞蛋。
誤區二:紅殼蛋比白殼蛋有營養
蛋殼有紅、白之分,有些人主觀地認為,白殼的雞蛋看上去就好像人蒼白的臉,有營養不良的感覺,所以一般會有意識地挑選蛋殼顔色較深的或者是紅殼的雞蛋。
事實并非如此。蛋殼的顔色主要是由一種叫“卵殼卟啉”的物質決定的,而這種物質并無營養價值。
紅殼蛋與白殼蛋的區分主要是雞的品種不同以及喂養的飼料不同。
經過對紅殼蛋與白殼蛋成分的測定,幾種主要營養素的含量互有高低,相差不大,營養價值基本上無優劣之分。
誤區三:雞胚蛋有益健康
雞胚蛋即孵化小雞而沒出的蛋。因溫度不适或感染病菌,胚胎死于蛋殼内而停止發育。有人認為這種死胎蛋營養價值高,而且可以治多種病,實際上沒有科學根據。
因為這種蛋内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都已發生變化,絕大部分被胚胎利用和消耗了,所剩養分甚微。
經測定,死胎蛋内幾乎100%含有病菌,如大腸杆菌、葡萄球菌、傷寒杆菌、變形杆菌等。這些病菌對人體有害。食用這種蛋可能會發生食物中毒、痢疾、傷寒、肝炎等疾病。主張“
誤區四:雞蛋不要和豆漿一起吃
雞蛋不要和豆漿一起吃”的人說:“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比如雞蛋中)在人體内的消化和吸收。
問題是,沒有人喝生豆漿,我們都喝熟的,豆漿加熱之後,胰蛋白酶抑制物就被破壞,不起作用了。所以雞蛋和豆漿一起吃沒有任何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