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知為知。
——題記
自立秋起,威海陸續下了幾場雨,雨後涼風,炎熱頓減,早晚之間也能聽到幾聲“知了”,不同與夏日繁盛的合唱,些許的孤寂暗示了早秋的到來。
寒蟬,一名“知了”。它與佛家“禅”音相同,寓意“知了”:
“知”即智慧,“了”為覺悟。
知了,即是知道,明白,無可奈何又欣然承受。
可能每種生物的出現與離開,都是有含義的,所以才有不悔的廿載蟄伏,無盡等待;有一朝的揚眉吐氣,聲振林越;也有最後的寒聲銜淚,悲歌壯烈。
生命的每個階段都各有各的價值,不在于長短,在于你是否能找到堅持的意義,你得相信,每樣東西的出現,變化,離開都是必然,你要做的,是在這種必然中尋出穩定與安心,這樣才能看得到希望,才能有未來。
這個道理對物對人,都是如此。
于蟬,生,如此不易,所以才要朝暮銜聲,以成全當年的自己。
于人,活,如此艱難,更要奮鬥當下,同時好好愛自己。
所以,抛卻古人賦予蟬的所謂,“五德”,它也僅僅就隻是隻渴望陽光雨露普通的小昆蟲罷了,而你我也不過就是類似此般。
知了(le),知了(liao),究竟是什麼,大概隻有自己才明白吧。
我的小夥伴們,秋日安康,記得照顧好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