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十而立的你是否還在命苦而為

三十而立的你是否還在命苦而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21:38:46

三十而立的你是否還在命苦而為(恕我直言你理解的)1

2019年80後最後一批生人邁入30歲門檻,90後也行将面臨即将來到的“三十而立”。在一次朋友聚會上,朋友酒後滿面愁容感慨道:三十歲,而立之年,而事業未竟,家庭社會壓力與日俱增,頓覺前途堪憂,不知未來何在。當時我問他你如何理解“三十而立”呢?友人回答:“财務自由,家庭美滿”即可。

我很理解我那位朋友,在我們漢語的語境中三十歲不僅代表年齡,其背後還有事業、家庭都應該有所小成的含義。這讓當今衆多到30歲依然起早貪黑奔波于生計,終生大事仍未解決的人不免心存竭慮:“是不是我的一生就止步于此,不會在有什麼建樹了呢”

三十而立的你是否還在命苦而為(恕我直言你理解的)2

那麼,“三十而立”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其真正内涵果真就是代表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從此走上人生巅峰麼?

我們都知道“三十而立”這個成語源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他晚年的時候總結了他一生的修養過程。我們中國的文化在有别于西方文化,西方的思想家們在提出一個觀點時總會不厭其煩去論證他的觀點,而孔子留下這一段話并沒有做任何解釋,這使得後人在理解時難免出現多種含義。

南北朝時期著名經學家皇侃認為,“立”指的是已經将五經學完了。古代的人三年學一經。十五到三十剛好十五年,可以學完五經。皇侃認為貫通五經就是孔子認為的“立”。(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經之業,所以成立也。)

三十而立的你是否還在命苦而為(恕我直言你理解的)3

皇侃

南宋哲學家朱熹認為:“立”指的是可以将自己的志守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志于學”的那個階段。(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

清朝的宋翔鳳就認為選擇三十歲是因為“壯而有室”,就是說有了妻子兒女,要肩負起社會責任。但是這一點顯然有問題。孔子講的“立”如果是成家立業的意思的話,那他自己是在19歲結婚,20歲有孩子的。那豈不是應該說“二十而立”?

已故台灣作家李敖先生在談如何閱讀中國古籍時曾提出一個觀點,叫“以書解書”就是從書本中的内容去尋找書中所提出的觀點。那我們就從《論語》一書中來探尋究竟。

三十而立的你是否還在命苦而為(恕我直言你理解的)4

在《論語》中孔子曾說過:“不知禮,無以立也。”孔子還說“立于禮”。(即為語言和舉止得當)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的含義,意思是到30歲時,人們應當懂得行事為人的準則。

孔子十五歲志于學,這裡所說的“學”并不是我們今天意義上的增長知識,而是“志于道”孔子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裡說所的道,含義是“道路”或“真理”。“十五而有志于學”意思是孔子從年少時開始懂得了立志學道,然後厚積薄發,融會貫通。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在剛開始志于學的的時候,我們要謙虛地取法于其他人。但是如果一味地聽從和學習别人,而沒有自己的篩選、整理和思考,就會陷入迷惘(學而不思則罔)。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思考,我們才能夠形成一套自己對于世界、對于人生的看法,有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和價值觀,能夠獨立地做出選擇和判斷,而不是人雲亦雲。這種獨立做出選擇和判斷的能力,要靠從“志于學”到“而立”之間慢慢的學習和思考來培養。這才是我們到30歲真正應該懂得的道理。

三十而立的你是否還在命苦而為(恕我直言你理解的)5

圖片來源于網絡

觀察孔子的一生,也是在三十歲以知禮聞名。所以“三十而立”本不應是表達事業有成,成家立業之意,隻是被後人所曲解了。

“三十而立”在乎修心,與歲無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